天開園:科研儀器開放共享 助企業“輕裝上陣”
今年以來,天開園建設逐漸升溫,已經成為(wei) 創新創業(ye) 者們(men) 關(guan) 注的目標。瞄準天開園“科技服務資源集聚區”的功能定位,天津各類科技服務機構和平台摩拳擦掌,為(wei) 天開園構建一體(ti) 化的協同創新體(ti) 係獻策出力,為(wei) 創造良好的創新創業(ye) 生態搭建平台。
目前,天開園7.14平方公裏核心區集聚了大學、科研平台共152個(ge) 。包括4所高校、17個(ge) 中央駐津及市屬科研院所、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家海河實驗室,形成了密集的創新資源體(ti) 係,共同為(wei) 高校師生創新創業(ye) 賦能。
在南開區科研西路4號,坐落著一個(ge) 低調的科研機構──天津市計量監督檢測科學研究院。天津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的決(jue) 定,為(wei) 這個(ge) 擁有93年曆史的計量機構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走進計量院,這裏的科研實力和發展成果讓人眼前一亮:建有天津市社會(hui) 公用計量標準350項,具備各類檢定、校準能力和檢驗檢測能力近兩(liang) 千項,擁有兩(liang) 個(ge) 國家級產(chan) 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6個(ge) 國家型式評價(jia) 實驗室……
天開園建設規劃方案出台以來,計量院副院長田昀一直在研究如何深度融入天開園建設。“計量是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是所有測量結果的‘根’和‘源’,服務範圍涉及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各行各業(ye) ,以及貿易結算、醫療衛生、安全防護、環境監測等多個(ge) 民生領域。為(wei) 了給天開園創業(ye) 企業(ye) 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men) 正在抓緊建設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公共服務平台項目。”田昀向記者透露。
據田昀介紹,該項目將集聚市市場監管委直屬的市計量院、市質檢院、市特檢院、市標準化院的優(you) 勢資源,在天開園申請設置“一站式”服務窗口,構建協同服務網絡,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造優(you) 質的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體(ti) 係。
“這四個(ge) 單位,過去都要企業(ye) 挨個(ge) 跑,需要跑半年。未來我們(men) 要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務,有專(zhuan) 人對接,一對一服務企業(ye) 。” 田昀告訴記者,“我們(men) 將不斷優(you) 化辦理流程,企業(ye) 隻管提需求,我們(men) 專(zhuan) 人陪著跑,爭(zheng) 取將流程縮短到10個(ge) 工作日。”
融入天開園,計量院籌劃帶著“國家光纖傳(chuan) 感產(chan) 業(ye) 計量測試中心”項目入駐。該項目由市計量院牽頭,聯合天津大學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共同籌備,將申請計量領域“國字號”重大平台。“這個(ge) 平台將麵向天津乃至全國光纖傳(chuan) 感產(chan) 業(ye) 提供計量科技研發、測量測試技術應用和產(chan) 品質量評價(jia) 服務,助力天開園形成科技服務資源集聚區。”田昀對天開園未來充滿信心。
據了解,天津大型科研儀(yi) 器開放共享平台目前已聚集可共享科研儀(yi) 器設備3356台套,為(wei) 本市科技企業(ye) 尋求科研儀(yi) 器設備提供了可查找、可比較、可谘詢、可委托的服務窗口。初創企業(ye) 可在平台自主查詢篩選科研儀(yi) 器共享服務、與(yu) 儀(yi) 器管理單位快捷溝通、免費發布儀(yi) 器使用需求,完成線上對接,有效降低了企業(ye) 的資源對接時間和成本,幫助創業(ye) 者邁出創業(ye) 第一步。
共享平台年訪問量由2013年的0.3萬(wan) 人次增長至2022年的60萬(wan) 人次,目前日訪問量0.17萬(wan) 人次,總訪問量突破160萬(wan) 人次。利用天津市大型科研儀(yi) 器共享平台尋求儀(yi) 器服務已成為(wei) 本市企業(ye) 常規操作。
大型儀(yi) 器設備少則幾百萬(wan) 元,多則幾千萬(wan) 元,是橫在眾(zhong) 多創業(ye) 者麵前一道非常高的門檻。推動科學儀(yi) 器、試驗設施等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是天開園打通創新創業(ye) 瓶頸的一個(ge) 重要突破口。
天津市科技局基礎處處長湯桂蘭(lan) 表示:“通過推進大型科研儀(yi) 器開放共享,破除稀缺資源壟斷,讓高校師生能夠找得著、用得上最先進最高端的科研儀(yi) 器,盡快將科研思路轉化為(wei) 科研行動,進而形成科研成果。”
近日,天津出台了扶持天開園發展的34條措施,支持在津高校院所和海河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創新平台將科學儀(yi) 器和實驗設施麵向園區企業(ye) 開放服務。支持園區依托本市大型科研儀(yi) 器開放共享平台組建檢驗檢測聯盟,推進更多優(you) 質創新成果走出校園、紮根津城、落地開花。
推開南開大學生物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實驗室的大門,一股寒氣迎麵襲來,牆上的電子溫度計顯示,此時室溫是16攝氏度。
“冷凍電鏡的運行對環境要求非常高,南開大學按照儀(yi) 器運行所需的環境指標打造了專(zhuan) 用的電鏡室。比如,考慮儀(yi) 器對精準度的要求,設置了恒溫恒濕、磁屏蔽、氣墊減震等措施。”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平台實驗師李昂向記者解釋。
據了解,冷凍透射電子顯微鏡是世界生物醫藥領域的尖端設備,可完成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高分辨成像及結構解析。精準的結構解析是在分子層麵認識生命過程、破解重大疾病、輔助藥物開發的重要支撐。
除了對環境要求嚴(yan) 格外,冷凍電鏡對操作人員要求也非常高。“樣品製備的過程非常考驗操作者的實際經驗,直接關(guan) 係到最終測試結果的質量,設備本身構造精密,造價(jia) 較高,稍有不慎就會(hui) 造成較大的測試誤差或維修支出,需要實驗技術人員具有專(zhuan) 業(ye) 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李昂說。
南開大學十分重視大型科研儀(yi) 器開放共享工作,成立了專(zhuan) 項的管理機構,並組建了高水平技術隊伍。“南開大學將通過儀(yi) 器共享、技術共享和人才共享的全新高校資源供給模式,服務天開園企業(ye) 創新。”李昂說。
融入天開園,實現開放共享,越來越多的大型科研儀(yi) 器正逐漸“忙”起來,助力更多的科技型小企業(ye) “輕裝上陣”。擁有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的企業(ye) ,能夠提供委托檢驗檢測服務的專(zhuan) 業(ye) 機構,海河實驗室等機構都有機會(hui) 享受天開園創新券服務補貼。
“我們(men) 將實施天開園科技創新券政策,支持園區內(nei) 的創新券服務機構麵向企業(ye) 開展服務,補貼累計最高50萬(wan) 元。隻要有創業(ye) 夢想,在天開園就可以實現。”市科技局區域創新處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記者 張璐 胡淩雲(yun) 通訊員 石喬(qiao) 王英浩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