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馬鞍山慈湖高新區以“高質量”融入“一體化”

發布時間:2023-05-15 14:30: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塔吊高聳、機器轟鳴、車輛穿梭……連日來,馬鞍山慈湖高新區企業(ye) 生產(chan) 車間、項目建設工地一派忙碌景象,處處湧動著突破發展的熱潮。

  寧馬慈湖公交樞紐場站即將投入運營,寧馬公交實現“無縫銜接”;主動承接長三角產(chan) 業(ye) 轉移,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聚焦園區主導產(chan) 業(ye) 開展精準招商;與(yu) 東(dong) 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合作共建雙創基地,深入推進創新創業(ye) 工程,完善全周期創新生態鏈,全力釋放創新活力和創業(ye) 熱情……近年來,慈湖高新區立足交通區位、基礎配套等優(you) 勢,緊扣“一體(ti) 化”和“高質量”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在交通互聯、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等方麵加快融入長三角,借勢借力、提升能級,深化拓展開放合作,構築核心競爭(zheng) 力,激活發展新動能,不斷加快打造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新高地。

  “路”上互通 助推合作共贏

  停車場、調度室、乘客候車室、公共衛生間、充電樁、自助洗車設備等設施一應俱全,位於(yu) 慈湖高新區園中路與(yu) 安東(dong) 路交叉口東(dong) 南角的寧馬慈湖公交樞紐場站,即將移交馬鞍山公交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使用。該公交樞紐場站正式移交市公交集團後,將成為(wei) 慈湖高新區集公交發車、公交充電、智能調度、乘客室內(nei) 候車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公交樞紐場站,讓馬鞍山市民出行更快捷。

  慈湖高新區寧馬慈湖公交樞紐場站項目占地麵積約7800平方米,共設置45個(ge) 公交停車位。該項目於(yu) 去年7月完工,根據市公交集團有限公司意見建議,慈湖高新區規劃建設局對該項目建設進一步細化完善,充電樁和遮雨棚、自動洗車設備,場站圍牆、道閘、電子伸縮門等附屬設施於(yu) 今年3月建成。寧馬慈湖公交樞紐場站正式投入使用的同時,馬鞍山公交125路與(yu) 南京東(dong) 山公交867路等公交線路同步進駐,實現站內(nei) 換乘。

  慈湖高新區規劃建設局工程科副科長劉楊告訴記者,為(wei) 滿足馬鞍山和南京兩(liang) 地市民公交出行需求,寧馬慈湖公交樞紐場站項目被納入當年全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四合一”計劃,由慈湖高新區牽頭建設,項目建成後移交馬鞍山公交集團有限公司管理運營,徹底解決(jue) 馬鞍山公交125路路邊調頭的安全隱患。“今後還將根據運營情況,調整或新開線路,以增加慈湖高新區公交線網密度。”劉楊說。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近年來,慈湖高新區在省際公路、城際鐵路、公交場站建設等方麵與(yu) 南京實現“無縫對接”。2021年9月18日,S105(聯合西路——犁尖灣)改建工程正式竣工;同年12月28日,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工程全麵提速;2021年9月16日,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全線開工,次年12月30日,位於(yu) 慈湖高新區的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皖蘇省界段154號墩與(yu) 155號墩間現澆簡支梁順利澆築,建設工程全麵推進……這些“無縫對接”南京的重大交通設施項目,對慈湖高新區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提速寧馬同城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劉楊表示,下一步,慈湖高新區將積極對標長三角地區,全力做好寧馬城際鐵路、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現區域交通一體(ti) 化,促進寧馬兩(liang) 地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助力馬鞍山市加速融入長三角、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

  “鏈”上招商 做強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為(wei) 持續深化與(yu) 長三角地區開展交流合作,全力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去年,慈湖高新區在南京成功舉(ju) 辦招商推介會(hui) 。推介會(hui) 上,慈湖高新區相關(guan) 負責人向參會(hui) 代表詳細介紹了高新區交通區位、基礎配套、產(chan) 業(ye) 體(ti) 係、企業(ye) 落戶相關(guan) 政策等,現場就企業(ye) 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與(yu) 會(hui) 代表紛紛對慈湖高新區投資優(you) 勢、營商環境等方麵給予充分肯定,表示將赴慈湖高新區考察交流,尋找合作機會(hui) 。

  同年11月,慈湖高新區會(hui) 同國內(nei) 知名生物醫藥企業(ye) 皓元醫藥聯合主辦以“共思共研話創新 賦能長三角發展”為(wei) 主題的馬鞍山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論壇,助力馬鞍山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早在2019年,皓元醫藥就成功牽手慈湖高新區,在高新區寧馬科創園打造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台和研發中心,去年7月該平台成功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hui) 實驗室認可證書(shu) 。目前,該平台已成功引進安徽翔弘、實特醫藥、諾恩特醫藥、碩源醫藥等9家生物醫藥類企業(ye) 入駐研發轉化,各類技術設備投入近億(yi) 元,在崗科技研發人員超400人,並已成功培育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1家。

  一邊是走出去,一邊是請進來。慈湖高新區積極開展推介及招商引資洽談,開展“鏈”上招商,麵對麵交流,主動展示慈湖高新區新氣象、新形象。隨著東(dong) 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數字化采集終端及成套裝備研製項目、華旺年產(chan) 30萬(wan) 噸高性能紙基新材料項目等來自長三角地區的重大項目簽約落地,慈湖高新區主動融入長三角的步伐不斷加快。今年春節前夕,慈湖高新區先後簽約了皓元ADC高活生產(chan) 線項目、金陵環保裝備製造及運營項目等6個(ge) 項目,總投資額7.5億(yi) 元。

  招商引資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事”,是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近年來,慈湖高新區主動承接長三角區域產(chan) 業(ye) 轉移,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聚焦“3+1”主導產(chan) 業(ye) ,緊盯長三角重點區域開展精準招商。過去兩(liang) 年,慈湖高新區共簽約來自長三角地區的招商引資項目超60個(ge) ,分別占當年總簽約項目的八成以上,共吸引華旺科技、皓元醫藥、科思化學、世名科技、常州雙聯等長三角地區的知名企業(ye) 前來投資興(xing) 業(ye) ,投資總額超百億(yi) 元。

  “項目簽約後,我們(men) 將繼續全力主動做好服務,全速推動項目落地生根。”慈湖高新區招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包括招商局在內(nei) 的慈湖高新區各級部門將持續為(wei) 項目落地和企業(ye) 發展提供全方位、無縫隙、鏈條式的服務,真心實意、積極主動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實際問題,以“將心比心”的態度、“馬上就辦”的速度、“辦就辦好”的力度,精準、高效服務企業(ye) ,促進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產(chan) ,以一流的營商環境護航企業(ye) 高質量發展。

  “新”上發力 匯聚發展動能

  坐落於(yu) 慈湖高新區的馬鞍山昂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業(ye) 生產(chan) PTA催化劑的實體(ti) 性公司,也是國內(nei) 該領域僅(jin) 有的2家全係列產(chan) 品生產(chan) 企業(ye) 之一,其年產(chan) 24000噸PTA催化劑和1000噸水質穩定劑項目在投產(chan) 當年,便實現銷售收入1.9億(yi) 元。能夠交出如此亮眼的銷售數據,這與(yu) 企業(ye)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產(chan) 品升級換代均有著密切聯係。該公司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積極與(yu) 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產(chan) 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綠色發展成果豐(feng) 碩,其PTA催化劑被工信部列入第一批石化行業(ye) 鼓勵推廣運用技術和產(chan) 品目錄。

  與(yu) 科研院校“牽手”發展,企業(ye)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碰撞出“1+1>2”的顯著效果,慈湖高新區科技局負責產(chan) 學研和創新平台建設工作的孫寶玉對此感觸頗深。累計注冊(ce) 企業(ye) 65家、入駐企業(ye) 36家,累計申請有效知識產(chan) 權88項……作為(wei) 東(dong) 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在江蘇省外的唯一異地園區,東(dong) 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雙創基地(馬鞍山)自2021年9月正式開園以來,積極整合各類創新資源,大力引進高科技人才,入駐企業(ye) 發展態勢蓬勃。“作為(wei) 國家級高新區,我們(men) 始終圍繞‘高’和‘新’做文章,凝聚創新合力,高新區的雙創基地、眾(zhong) 創空間等創新平台平均每個(ge) 月至少開展一次創新創業(ye) 活動。”孫寶玉介紹說,有團隊、有研發成果的企業(ye) ,可以進入雙創基地、眾(zhong) 創空間、“加速器”大展拳腳;而那些有創業(ye) 基因的“小白”,也能在慈湖高新區找到讓夢想開花的沃土。

  近年來,慈湖高新區緊扣“一體(ti) 化”和“高質量”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速創新要素集聚,加快創新體(ti) 係構建,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圍繞主導產(chan) 業(ye) 和技術需求,慈湖高新區不斷深化與(yu) 大院大所合作、引進鏈接創新平台,初步形成“創新資源聚集-創新成果轉化-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創新發展路徑,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數量占全市總量的40%。同時,與(yu) 中國科學院、東(dong) 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產(chan) 學研合作關(guan) 係,引進中科戰略新材料科創園及創新平台,東(dong) 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雙創基地(馬鞍山)等一批高端創新平台。做強創新載體(ti) 品牌,加快推進創新創業(ye) 載體(ti) 建設,著力構建獨具特色的創業(ye) 孵化生態鏈條,形成主體(ti) 多元、梯度培育、業(ye) 態豐(feng) 富的發展格局。截至目前,慈湖高新區共擁有科技企業(ye) 孵化器3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1家;眾(zhong) 創空間3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1家(省級備案中1家);省級青年創業(ye) 園1家;省級創業(ye) 大學1家。

  “與(yu) 南京在內(nei) 的長三角各地頻繁的人才互動、產(chan) 學研合作,為(wei) 慈湖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慈湖高新區科技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今年,慈湖高新區將進一步推深做實長三角人才合作,持續推動高新區企業(ye) 與(yu) 長三角地區大院大所合作,支持長三角高校來高新區建設大學生實訓基地、博士後創新創業(ye) 實踐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加快建設“人才飛地”,努力實現科研孵化在長三角、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在慈湖高新區,共同打造長三角地區人才落戶新高地,奮力推動長三角地區產(chan) 才協同創新發展。(記者 高文亮 胡越 孫恒亮)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