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5-15 16:2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指出,“黨(dang) 中央始終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三個(ge) 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當作自己人。要引導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正確理解黨(dang) 中央方針政策,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民營企業(ye) 健康發展,破除各種隱性壁壘,一視同仁給予政策支持,提振民間投資信心。完善產(chan) 權保護製度,保護企業(ye) 家合法權益,弘揚企業(ye) 家精神。”

  民營經濟已經成為(wei) 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為(wei) 創業(ye) 就業(ye) 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ti) 、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民營企業(ye) 發展活力極大激發,民營企業(ye) 數量翻了兩(liang) 番多,民營企業(ye) 在企業(ye) 總量中的占比由近八成提高到九成多。目前,我國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ye) ,90%以上的企業(ye) 數量。

  廣大幹部群眾(zhong) 表示,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把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決(jue) 策部署落到實處,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破除製約民營企業(ye) 發展的各種壁壘,進一步為(wei) 民營企業(ye) 打造公平競爭(zheng) 環境、創造廣闊市場空間。

  強創新穩就業(ye) ,民營企業(ye) 展現更大作為(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指出,“要積極發揮民營企業(ye) 在穩就業(ye) 、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完善相關(guan) 政策,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破除製約民營企業(ye) 公平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的製度障礙,依法維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民營企業(ye) 鉚足幹勁、競相開拓,展現出強有力的發展韌性。

  “現在飯館的生意不錯,看著一張張熟悉的老顧客麵孔,也迎來一位位新的遊客過來品嚐老北京味道,我們(men) 心裏特別充實。”在北京市東(dong) 城區翠花胡同裏,悅賓飯館第三代經營者郭華最近在店裏忙前忙後。去年11月,《促進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條例》正式實施,郭華領到全國首張直接變更經營者的個(ge) 體(ti) 工商戶營業(ye) 執照,“我們(men) 個(ge) 體(ti) 工商戶的經營環境更好了,也有更多機會(hui) 參與(yu) 政府項目競標。”

  個(ge) 體(ti) 工商戶是民營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經濟細胞。個(ge) 體(ti) 工商戶數量穩步增加,在穩增長、促就業(ye) 、惠民生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個(ge) 體(ti) 工商戶1.15億(yi) 戶,約占我國經營主體(ti) 總量的2/3,帶動近3億(yi) 人就業(ye) ,為(wei) 社會(hui) 提供便捷服務和優(you) 質商品。

  創新活力釋放,民營企業(ye) 創新質量顯著提升。

  “目前,公司新產(chan) 品研發中心和數字化生產(chan) 車間建設工程得以如期推進。我們(men) 已獲得發明專(zhuan) 利3項、實用新型專(zhuan) 利42項。自主研發的800多個(ge) 生產(chan) 管理小程序,從(cong) 企業(ye) 每天的運轉中采集60萬(wan) 至70萬(wan) 條數據,實現了全生產(chan) 過程的數據化。”河南阿爾本製衣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麗(li) 霞說,隨著支持科技創新政策力度不斷加大,企業(ye) 創新活力更足。

  企業(ye) 是創新的主體(ti) ,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jun) 。我國民營企業(ye) 的創新投入持續增長,不斷取得發明專(zhuan) 利數量與(yu) 質量的突破。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達69.6萬(wan) 件,排名前十位的國內(nei) 企業(ye) 中,民營企業(ye) 占據7席。

  穩定就業(ye) 有力,民營企業(ye) 吸納就業(ye) 能力持續增強。

  廣東(dong) 省佛山市順德區廣東(dong) 萬(wan) 和電器生產(chan) 車間,機械手上下飛舞,傳(chuan) 送帶次第向前,智能化生產(chan) 線上工作人員忙碌有序。“最近陸續出台的各項政策讓我們(men) 非常振奮,今年企業(ye) 新招聘員工數達到十年來最高。”萬(wan) 和電氣董事長盧宇聰介紹,萬(wan) 和積極擴大生產(chan) 能力,員工人數保持穩定增長。公司直接解決(jue) 5000個(ge) 就業(ye) 崗位,輻射帶動上下遊就業(ye) 達數萬(wan) 人。

  民營企業(ye) 是穩定和擴大就業(ye) 的重要支撐。全國工商聯近日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報告(2022)》顯示,參與(yu) 調研企業(ye) 2021年度吸納就業(ye) 人數較上一年度增長4.3%,其中72.8%的企業(ye) 用工保持穩定或上升。

  宏觀政策協同有力,助力民營企業(ye) 紓困解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指出,“我們(men) 始終把民營企業(ye) 和民營企業(ye) 家當作自己人,在民營企業(ye) 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在民營企業(ye) 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

  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助力企業(ye) 輕裝上陣。

  “2022年企業(ye) 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you) 惠超1500萬(wan) 元,增值稅留抵退稅、出口退稅超500萬(wan) 元,讓我們(men) 有更多資金投入核心產(chan) 品自主研發。目前,我們(men) 擁有20多項國際、國家和省市重大科技項目,100多項國家(省市)科技成果。”浙江省湖州太平微特電機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施文美說,一係列稅費支持政策鼓勵企業(ye) 開發技術、吸引人才,走穩科技創新之路。

  2022年,我國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過4.2萬(wan) 億(yi) 元。分企業(ye) 規模看,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是受益主體(ti) ,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1.7萬(wan) 億(yi) 元,占總規模的比重約四成;近八成的個(ge) 體(ti) 工商戶在2022年無需繳納稅款。

  財政金融政策協同,暢通企業(ye) 資金血脈。

  “從(cong) 微眾(zhong) 銀行獲得的500萬(wan) 元額度,可以隨借隨用,還能用存款積分兌(dui) 換降息券,方便又實惠。我們(men) 還在申請政府相關(guan) 部門的貼息,這樣資金成本就會(hui) 更低。”深圳市中科領創實業(ye) 有限公司創始合夥(huo) 人黃敏說,“有了銀行資金支持和政府助力,今年我們(men) 加大了研發投入,同時大力開拓新的市場。2月份,我們(men) 跑了8個(ge) 城市,和50多家客戶交流洽談,意向訂單達數千萬(wan) 元。”

  財政、貨幣政策精準有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ye) 支持力度。2022年,普惠小微貸款的餘(yu) 額接近24萬(wan) 億(yi) 人民幣,授信戶數超過5600萬(wan) 戶,企業(ye) 融資成本持續壓降,民營企業(ye) 獲得更多創業(ye) 動力。

  穩就業(ye) 政策發力,穩定用工、減輕企業(ye) 用工成本。

  “開年兩(liang) 個(ge) 多月,我們(men) 就招聘到了200多名員工,讓我們(men) 對新項目投產(chan) 信心滿滿。”三一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招聘總監齊天霸說,“新項目計劃今年6月投產(chan) ,用工問題是頭等大事。為(wei) 此西鹹新區為(wei) 我們(men) ‘一對一’匹配了陝西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通過合作開設‘訂單班’等方式幫助企業(ye) 穩定用工、提升人才隊伍素質。”每周四和周六,位於(yu) 陝西西鹹新區的秦創原人才大市場就業(ye) 洽談會(hui) 定時舉(ju) 辦,政府、人力資源機構、職業(ye) 院校等多方聯動,為(wei) 企業(ye) 和求職者提供“一站式”就業(ye) 服務,企業(ye) 可以享受到招聘用工、就業(ye) 見習(xi) 、創業(ye) 貸款等10餘(yu) 項服務。

  2022年,各地各有關(guan) 部門加大減負穩崗政策力度,降低失業(ye) 、工傷(shang) 保險費率,為(wei) 企業(ye) 減負1760億(yi) 元;階段性緩繳養(yang) 老、失業(ye) 、工傷(shang) 三項社會(hui) 保險費1330億(yi) 元;發放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一次性留工培訓和擴崗補助827億(yi) 元;發放各類就業(ye) 補貼超過1000億(yi) 元,全力支持經營主體(ti) 穩定崗位。

  強信心優(you) 環境,實現民營企業(ye) 高質量發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時強調,“民營企業(ye) 要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不足和麵臨(lin) 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ye) 、做強實業(ye) ,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

  民營經濟是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主體(ti) 。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要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為(wei) 企業(ye) 創造公平競爭(zheng) 、競相發展的環境。

  強信心、穩預期,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環境。

  串起紹興(xing) 北、上虞南、嵊州北等8個(ge) 車站,接入長三角地區高鐵網的杭紹台高鐵,是我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開通運營一年來,累計開行高鐵動車組列車近1.1萬(wan) 趟,安全運送旅客超500萬(wan) 人次,不僅(jin) 方便了沿線群眾(zhong) 的出行,也為(wei) 區域發展注入新活力。

  越來越多的領域向民營經濟開放,民營企業(ye) 期待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展現新的作為(wei) 。建立公平開放透明市場規則,打破隱性壁壘,將公平競爭(zheng) 原則落到實處,定將穩定民營企業(ye) 的市場預期,提振民營企業(ye) 發展信心。

  國家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將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不斷優(you) 化投資環境。建立健全民間投資參與(yu) 重大項目建設機製,用好社會(hui) 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機製,鼓勵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優(you) 環境、強服務,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

  2月26日,河南省新野縣相關(guan) 工作人員走進包聯企業(ye) 新野縣雙峰棉業(ye) 有限公司,深入一線車間了解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情況,企業(ye) 現場提問,部門現場解決(jue) 。新野縣聚力放管服改革,提升開辦企業(ye) 服務效率和便利化水平,企業(ye) 開辦時限壓縮至4小時。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無差別一窗受理”服務新模式,辦理時限壓減92%以上。

  “優(you) 化營商環境”成了各地政府部門工作的“關(guan) 鍵詞”。上海連續發布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政策實施195項任務舉(ju) 措,釋放出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服務市場加快發展的強烈信號;浙江將實現營商環境優(you) 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大突破,全力打造最優(you) 政務環境、最優(you) 法治環境、最優(you) 市場環境、最優(you) 經濟生態環境;深圳市8部門聯合出台措施,在降低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成本、有效擴大市場需求、支持中小企業(ye) 創新發展等方麵,促進中小微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各地創新舉(ju) 措,全力為(wei) 民營企業(ye) 安心發展保駕護航。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將持續推進市場準入準營退出便利化,實施個(ge) 體(ti) 工商戶差異化精準扶持機製,開展分型分類培育試點。同時深化落實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加大對市場主體(ti) 幫扶支持力度。

  今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奠定基礎的重要一年。堅持“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定將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勁動力、蓬勃活力,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25日 01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