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自信自強 建設文化強省

發布時間:2023-05-17 15:04:00來源: 山西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新輝煌。我省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通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實施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和保護工程,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文化軟實力持續增強,為(wei) 全省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優(you) 秀文化煥發嶄新活力,公共文化服務觸手可及……如今的三晉大地,文化自信自強的美麗(li) 圖景已全麵鋪開。

  5月8日,山西省民間剪紙藝術家協會(hui) 會(hui) 長郭梅花在靈石縣王家大院錄製拍攝新一期的《非遺裏的中國》,她說:“與(yu) 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在一起,用剪刀來‘剪出’山西文化的深厚內(nei) 涵,把山西本土的剪紙藝術傳(chuan) 承下去。”《非遺裏的中國》通過非遺展演、沉浸體(ti) 驗、還原絕技等全新的方式,多維度呈現非遺的創新成果、曆史底蘊、中國智慧和東(dong) 方美學,展現非遺在新時代迸發出的煥新力量,呈現非遺時光流變中的一脈相承與(yu) 繼往開來。

  從(cong) 榮獲中宣部“五個(ge) 一工程”獎的圖書(shu) 《金珠瑪米小紮西》,到獲得魯迅文學獎的散文集《大湖消息》、翻譯作品《奧麥羅斯》,再到山西出版傳(chuan) 媒集團所屬希望出版社出版的《張桂梅和她的孩子們(men) 》入選“2022年度中國好書(shu) ”……我省文藝工作者始終在攀登文藝高峰的道路上砥礪奮進。

  “來山西,一定要到山西博物院”,這可不是一句廣告詞,這是很多省內(nei) 外遊客遊覽過山西博物院後的真實感受。如今,山西博物院已經成為(wei) 展示厚重山西曆史文化的一塊金字招牌,從(cong) 2012年到2022年,在文博事業(ye) 銳意進取的征程中,為(wei) 山西的文化強省建設書(shu) 寫(xie) 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曆史”在博物館中活起來,一場場精品展覽和社會(hui) 宣教、“雲(yun) 遊博物館”活動,讓公眾(zhong) 一遍遍濡染和浸潤在中華璀璨文明中,也強有力地塑造出“晉博”的品牌。循曆史脈絡,聚文明亮點,山西博物院集中詮釋著三晉在華夏文明的曆史星空下最輝煌的片段,形成了山西博物院獨特的文化品牌,先後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文化遺產(chan) 保護先進單位、中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等20餘(yu) 項省部級以上榮譽。

  山西藝術職業(ye) 學院創作的舞蹈作品《拳掌形意間》在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比賽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終評,近日亮相遼寧大劇院。能在全國選送的185個(ge) 作品中勝出,殊為(wei) 不易,這是我省舞蹈作品首次入圍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終評,代表著我省在古典舞創作上新的進步。作品以山西非遺“形意拳”為(wei) 創作素材,將舞蹈與(yu) 武術高度融合,體(ti) 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近日在廣州舉(ju) 辦的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競演中,山西晉劇青年旦角演員鄭芳芳攜晉劇《望海樓台》參與(yu) 終評,衝(chong) 擊本屆梅花獎。2022年山西9名選手榮獲“中國戲曲小梅花”稱號,截至目前山西“小梅花”獲獎數量達250朵,居全國第一。

  2022年,省文聯組織動員戲劇、音樂(le) 、舞蹈、曲藝、雜技、電視、美術、書(shu) 法、攝影等領域的文藝工作者,聚焦人民群眾(zhong) 的火熱生活,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全麵建設清廉山西的生動實踐,精心策劃開展了一批特色鮮明、時代感強、藝術水準高的文藝活動。九大藝術領域線上線下集體(ti) 發力、整裝亮相,共推出615件優(you) 秀原創作品、55部舞台精品力作,打造出多空間、多媒體(ti) 與(yu) 多種藝術樣式相互聯動的文藝矩陣,反映了我省文藝創作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近年來,山西省圖書(shu) 館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守正創新,砥礪前行,為(wei) 新時代圖書(shu) 館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實現融入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依托“國家級古籍修複技藝傳(chuan) 習(xi) 中心山西傳(chuan) 習(xi) 所”“中華古籍保護文化誌願服務行動·山西行”活動,充分發揮山西省古籍保護中心作用,在全省開展古籍普查並完成多項珍貴古籍、珍貴地方文獻的修複及數字化掃描;開展“中華傳(chuan) 統曬書(shu) ”“古籍保護進校園”等多樣特色活動,利用微信公眾(zhong) 號平台,打造“晉圖珍藏”“妙手匠心”等傳(chuan) 統文化新媒體(ti) 專(zhuan) 題欄目,開辟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廣新路徑。

  省文旅廳提供的數據顯示,作為(wei) 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之一的山西省群眾(zhong) 文化惠民工程,2022年共開展20項群眾(zhong) 文化服務品牌活動4505場次(含線上巡展、展播),完成年度計劃任務量的225.2%。鄉(xiang) 村群眾(zhong) 文藝隊伍(文藝小分隊)共開展活動135897場次,鄉(xiang) 土文化能人藝人共開展活動34451場次,鄉(xiang) 村文化帶頭人共開展活動63695場次,分別完成年度計劃任務量的113.2%、143.5%、132.7%。

  2022年,省文旅廳會(hui) 同相關(guan) 單位,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狠抓落實,積極推進“免費送戲下鄉(xiang) ”民生實事,組織全省400餘(yu) 家文藝院團將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文藝節目送到田間地頭、送到百姓心間,全年共送戲1.3萬(wan) 多場。2023年,省文旅廳在總結近幾年送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免費送戲下鄉(xiang) 進村工作機製,實現公共文化服務供需精準對接,推動惠民工程製度化、規範化、可持續化開展,打通“最後一公裏”,把戲送到百姓家門口。在高質量開展現場演出的基礎上,省文旅廳還探索開展網絡直播服務,讓“免費送戲”惠及更多人民群眾(zhong) ,據了解,截至4月底已完成演出3283場。

  我省充分發掘山西文化優(you) 勢,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加快三晉優(you) 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全省人民在文化強省建設中更加自信自強。(記者李婷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