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之城拔節生長——北京亦莊高質量發展紀實
這是一片湧動著智能與(yu) 創新的沃土——
無人駕駛汽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廠房可以疊在一起變成智能摩天工廠,高清裸眼3D屏讓影像如真立現,24小時運轉的生產(chan) 線上看不見工人身影;
這是一個(ge) 承載著夢想與(yu) 實幹的地方——
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產(chan) 業(ye) 互聯網、生物醫藥等4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迅速崛起,以北京0.35%的土地貢獻了全市近30%的工業(ye) 增加值。
這裏是北京市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首都高質量發展的開路先鋒,是首都創新驅動的前沿陣地——這裏就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
2017年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考察工作時強調,北京的發展要著眼於(yu) 可持續,在轉變動力、創新模式、提升水平上下功夫,發揮科技和人才優(you) 勢,努力打造發展新高地。
牢記囑托,踔厲奮發,亦莊創業(ye) 者們(men)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描繪出銳意進取的嶄新畫卷。在這裏,人們(men) 真切感受到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
獲批全國首個(ge) 人工智能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化基地,智能製造標杆企業(ye) 數量占全市38%,居全市第一;
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超過94%,汙水收集率、汙水處理率均為(wei) 100%;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生物技術和大健康四大主導產(chan) 業(ye) 為(wei) 引力的高精尖產(chan) 業(ye) 格局構建明晰,產(chan) 業(ye) 集群化發展優(you) 勢愈發明顯。
開局起步堅實,錨定目標奮進,隻為(wei)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精尖產(chan) 業(ye) 主陣地”。
加快成果轉化——
“我們(men) 要讓每個(ge) 夢想都發光”
打開投影,點開PPT,在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的辦公樓,董事長謝良誌向記者展示著研發產(chan) 品的特質和細節。字符與(yu) 圖表交織的頁麵上,記錄著首個(ge) 國產(chan) 重組凝血八因子藥物,曆時14年研發與(yu) 上市的不易,也描繪著一項項科研成果量產(chan) 投用後的振奮與(yu) 喜悅。“研發新藥周期長、敗率高,但自主研發是我們(men) 的優(you) 勢!”謝良誌話語中充滿自信與(yu) 自豪。
在高精尖科研成果與(yu) 產(chan) 業(ye) 化大眾(zhong) 應用之間,隔著一道技術轉化的鴻溝。“我們(men) 的目標就是要跨越這道鴻溝。”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原誠寅堅定地說。
瞄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亦莊以多元平台打造創新生態雨林,搭建全鏈條服務體(ti) 係,為(wei) 基礎研發提供轉化支持,提升從(cong) 實驗室到產(chan) 業(ye) 化效率。
“科創成果,既要找得到、引得來,更要落得下、能推廣。”經開區管委會(hui) 主任孔磊說,“我們(men) 要讓每個(ge) 夢想都發光。”
對此,張逸淩感受尤深。作為(wei) 長木穀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張逸淩長期專(zhuan) 注於(yu) 骨科人工智能與(yu) 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與(yu) 應用。在公司辦公區,一台智能手術機械臂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依據患者CT影像,我們(men) 用一套智能算法通過三維建模設計治療方案,再用手術機器人按術前計劃精準實施手術,有效提高手術效率和安全性。”張逸淩一邊說著,一邊在電腦前向記者展示治療方案的設計過程。“全國有數百家醫院的醫生使用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很多縣醫院也開始使用。”
落戶亦莊絕非偶然。在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經開區有覆蓋上下遊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條,機器人和智能製造作為(wei) 經開區的主導產(chan) 業(ye) 之一,產(chan) 業(ye) 基礎強大,人才儲(chu) 備豐(feng) 富。
作為(wei)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主平台“三城一區”中的“一區”,經開區擔負著“承接三大科學城創新效益外溢”的重任,據統計,自2017年以來,經開區累計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超700項,產(chan) 學研合作研發新技術新產(chan) 品超1200項。
創新體(ti) 製機製——
“在競爭(zheng) 中跑出加速度”
係好安全帶,點擊啟動鍵,“蘿卜快跑”小汽車載著記者穩速啟程,車前的屏幕實時顯示著周邊路況信息,不論是遇到紅綠燈,還是駛向拐彎處,乘客都感覺舒適自然。而這居然是一輛無人駕駛車。
來自百度智能駕駛事業(ye) 群組的宋德王介紹:“今年3月,‘蘿卜快跑’首批獲準在京開展車內(nei) 無人自動駕駛示範應用,這是全球範圍內(nei) 全無人自動駕駛車首次在首都城市落地。”
2020年,北京市正式提出在亦莊建設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工作辦公室”應運而生。辦公室副主任陳嚴(yan) 說:“大家跨部門、跨專(zhuan) 業(ye) ,集中統籌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在競爭(zheng) 中跑出加速度。”
實現科技創新,離不開體(ti) 製機製保障。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成立工作“專(zhuan) 班”——“專(zhuan) 項、專(zhuan) 班、專(zhuan) 人、專(zhuan) 責”,是亦莊的一種探索。
“專(zhuan) 班實行相對獨立的運行模式,結合產(chan) 業(ye) 發展特性,加強招商引資,為(wei) 企業(ye) 提供一對一的‘一站式’‘管家式’服務。”經開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左仁貴說。
“前兩(liang) 天專(zhuan) 班的人還幫我們(men) 解決(jue) 了一個(ge) 文件審批的事。”在北京泰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大樓,公司副總裁趙焰平向記者介紹,“大到企業(ye) 用地、投產(chan) 審批,小到日常水電、辦公問題,我們(men) 有事都找專(zhuan) 班。”
左仁貴介紹,包括高級別自動駕駛在內(nei) ,這樣的專(zhuan) 班在亦莊共有5個(ge) ,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汽車和智能製造等領域。
改革體(ti) 製機製,亦莊從(cong) 未停步。
走進經開區區史館,一塊碩大的“箭頭”展板奪人眼目——箭頭左側(ce) ,是機構改革前的62家單位名稱;箭頭指向“14+9+4”,改革後27家單位,精簡比例近60%。
隨著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調整經開區管理體(ti) 製和擴區發展的要求,經開區再次摁下“改革”鍵——
打破行政機關(guan) 和事業(ye) 單位界限,堅持“全員聘任,崗位管理,績效薪酬,任期考核”;
“對標國際標準,全麵推進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為(wei) 目標的營商環境改革,我們(men) 建立了‘審批—監管—執法’鏈網模式,將789項審批權限歸於(yu) 行政審批局,6747個(ge) 行政處罰及與(yu) 其相關(guan) 的行政強製權歸於(yu) 綜合執法局,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經開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鄭海濤說。
向創新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體(ti) 製機製的改革創新,成為(wei) 推動亦莊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一招”。
推動“四鏈”融合——
“‘盯大樹’,也要‘育小苗’”
高山流水從(cong) 牆麵撲來,浩瀚星空映射在腳下……走進京東(dong) 方技術創新中心展廳,折疊屏、全麵屏等各種柔性顯示應用,讓記者目不暇接。目前,全球每4個(ge) 智能顯示終端,就有一塊顯示屏來自京東(dong) 方。
聚焦前沿科技領域提前布局,圍繞重大基礎性科研項目加強平台建設和資源整合,亦莊從(cong) 政策導向、資金流向、產(chan) 業(ye) 扶持方向上加大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wei) 高質量發展夯基築底。
各個(ge) 城市的“國貨”消費偏好是哪些,不同年齡段對哪些“國貨”更偏愛……在京東(dong) 集團展示廳的一塊巨屏上,記者看到了一項項關(guan) 於(yu) “國貨”消費的精準答案。“京東(dong) 物流快,不隻是時效快,更是算法和供應鏈層麵的快。”京東(dong) 集團副總裁吳猛介紹。
高效背後是“四鏈”的深度融合。截至2022年底,京東(dong) 體(ti) 係在基礎科學和技術研發上的累計投入已近1000億(yi) 元。吳猛表示:“京東(dong) 自主研發的倉(cang) 儲(chu) 自動化解決(jue) 方案處於(yu) 全行業(ye) 領先地位,這也是我們(men) 供應鏈強大的關(guan) 鍵。”
站在信創園的大樓上遠觀通明湖,一幅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生態留白交相輝映的畫卷徐徐鋪展開來。一期項目提速封頂,國內(nei) 首個(ge)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hui) 落地……近250家信創領域企業(ye) 落戶信創園,集聚起全國90%以上信息技術頭部企業(ye) 。
統信軟件總經理劉聞歡介紹:“國產(chan) 操作係統遷移的基礎,是營造一個(ge) 創新的生態圈。生態圈內(nei) 除了我們(men) 操作係統廠商外,更要聚集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合作夥(huo) 伴。”
經開區從(cong) 政策、資金等方麵扶持科創企業(ye) 整體(ti) 發展,並依托中芯國際、北方華創等龍頭企業(ye) ,培育、引聚一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進行強鏈補鏈,構建起集成電路、高端顯示、信創等各細分領域全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生態。截至目前,亦莊共有各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619家,其中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87家。
“‘盯大樹’,也要‘育小苗’。我們(men) 以每2平方公裏左右為(wei) 單位,明確一個(ge) 細分領域,引導創新要素和產(chan) 業(ye) 要素聚集,推動全產(chan) 業(ye) 鏈集群發展。”經開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沈永剛介紹。
人才鏈是“四鏈”的基礎鏈。圍繞引才聚才,亦莊打出“組合拳”——
與(yu)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簽署10年戰略合作協議,設立產(chan) 教融合基地。
出台“人才十條”政策,每年設立10億(yi) 元人才發展專(zhuan) 項資金,完善人才支持保障係統,形成人才隊伍梯次。
北京首個(ge) 百萬(wan) 平方米規模的國際人才社區破土而起,智能家居與(yu) 居室設計全麵融合,實現舒適入住、科技生活。
經開區工委副書(shu) 記、組織人事部部長於(yu) 淼透露,如今亦莊人才總量達到34.92萬(wan) 人,人才貢獻率超全市平均水平7.35個(ge) 百分點。區內(nei) 國家級、市級人才計劃入選者等高層次人才在全市占據重要比重,人均發明專(zhuan) 利數量等關(guan) 鍵指標全市領先。
優(you) 化營商環境——
“企業(ye) 吹哨、部門報到”
“看,這是亦企服務港工作人員發來的信息,問題已在港內(nei) 解決(jue) 。”經開區工委宣傳(chuan) 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陳建民拿起手機,向記者展示“亦企服務工作調度群”的群消息。經開區的各級領導都在群內(nei) ,“港內(nei) 辦不了的,會(hui) 直接安排到相關(guan) 部門,限時解決(jue) 。”陳建民說。
“天天在企業(ye) 身邊,大家怎麽(me) 能不熟呢?”亦企服務港(通明湖港)總幹事畢詩豪介紹:“按照‘企業(ye) 吹哨、部門報到’的思路,像這樣的服務港亦莊新城範圍內(nei) 共有11處,我們(men) 的承諾是,3天回複、15天跟蹤。”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
“從(cong) 沒想過這麽(me) 快就能辦下來!”北京亦盛精密半導體(ti) 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至今還感歎,土地摘牌3天後,公司就拿到施工許可證。這樣的高效源於(yu) 經開區主動靠前的服務意識,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限,通過市區兩(liang) 級部門動態協同,保障項目實現“拿地即可開工”。
一塊桌牌立在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前台顯要處,反映“辦不成事”窗口吸引著記者目光。
“企業(ye) 群眾(zhong) 遇到任何沒解決(jue) 的事,都可在這裏反映,我們(men) 登記問題台賬,派單至相關(guan) 部門,推動問題限時解決(jue) 。”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可能一個(ge) 月接不到一起情況,但是設立這個(ge) 窗口就是我們(men) 的態度和決(jue) 心。”
早上8點,孔磊將早餐地點從(cong) 管委會(hui) 搬進了科技園,與(yu) 來自生物醫藥界的5名企業(ye) 家代表和1名醫院代表,圍坐在食堂的餐桌前敞開了心扉。“大家邊吃邊聊,有哪些困難盡管說,有什麽(me) 建議盡管提。”
“能否幫我們(men) 再多引進些人才?”“希望能加大生物醫藥企業(ye) 對用地需求的研究。”……能現場解決(jue) 的立即答複,不能現場解決(jue) 的形成督辦清單,馬上發到相關(guan) 部門協調落實。
這樣的“企業(ye) 家晨會(hui) ”,從(cong) 2019年至今已經辦了4年。“如今已舉(ju) 辦46期,幫助145家企業(ye) ,解決(jue) 了400餘(yu) 件問題。”經開區管委會(hui) 的工作人員說。
“一件事一次辦”、“一業(ye) 一證”、“零接觸”審批……聚焦對企服務相關(guan) 環節,亦莊先後出台區級營商環境改革示範區建設方案和提升方案。“我們(men) 要在首都營商環境建設中發揮‘試驗田’和示範引領作用。”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局長伊元甲說。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回首30多年,經開區將“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抓住機遇、真抓實幹”的光榮傳(chuan) 統充分發揚,創造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奇跡。
如今,亦莊從(cong) 60平方公裏拓展到225平方公裏,亦莊新城正向著2035年建設成為(wei) 全球產(chan) 業(ye) 新城綜合發展標杆奮進。
“新使命交給我們(men) 新任務,務必要堅定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我們(men) 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經開區形成這樣的共識。
聚焦高精尖產(chan) 業(ye) ——
2022年8月,世界機器人大會(hui) 在經開區成功召開。4萬(wan) 平方米的展區,國內(nei) 外130多家機器人企業(ye) 參加,500餘(yu) 款機器人亮相競技……自2016年世界機器人大會(hui) 在經開區永久落地,機器人與(yu) 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經開區的“金名片”。
製訂機器人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出台機器人與(yu) 智能製造扶持政策,亦莊通過製訂發展行動計劃大力推動機器人從(cong) 產(chan) 品研發、規模製造、場景應用到市場推廣的加速轉化,吸引了淩天、博雅工道等百餘(yu) 家機器人企業(ye) 來到經開區發展。“我們(men) 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加強本土研發能力,大力提高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國內(nei) 市場研發及供應鏈水平。”SMC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清海表示,“中國機器人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為(wei) SMC帶來良好發展機遇。”
營造綠色低碳生態——
走進金風科技亦莊智慧園區,“退役”的風機葉片橫切下來做成儲(chu) 物立櫃,光伏智能溫室以無土栽培技術種植新鮮的蔬菜……通過部署風電、光伏及不同形式的儲(chu) 能係統,園區實現綠色電力的自發自用。通過10餘(yu) 年的發展,金風科技亦莊智慧園區占地麵積提升60%、園區產(chan) 值提升100%、園區人員規模提高100%,而萬(wan) 元產(chan) 值碳排放從(cong) 29.1千克下降到10.9千克。
“亦莊是入選全國‘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的唯一經開區。”經開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劉力指著遠處的一大片廠區介紹,“亦莊綠色工廠已達33家,占北京市總數近30%。”
與(yu) 經開區7萬(wan) 多家企業(ye) 做“鄰居”的,是青頭潛鴨、東(dong) 方白鸛等一批國家級保護動物。南海子公園環湖垂柳飄揚,是眾(zhong) 多鳥類的棲息地,涼水河濱河公園每年都可以欣賞到大批鳥類水中嬉戲的景象。
目光投向世界——
在瓦裏安醫療的生產(chan) 裝配車間中,企業(ye) 負責人張曉自豪地介紹用於(yu) 無創癌症放射治療的設備“Ethos”。這是全球首個(ge) 人工智能在線自適應放射治療醫用直線加速器。亦莊是它全球唯一的產(chan) 地。
張曉介紹,自2007年在北京亦莊落地投產(chan) 後,瓦裏安中國研發和生產(chan) 基地已成為(wei) 該企業(ye) 全球最全產(chan) 品線的所在地,“過去4年,我們(men) 追加了3次投資,產(chan) 能擴大了6倍,預計今年全年產(chan) 量比去年增加50%。”
當年,亦莊初創者們(men) 在宏達路兩(liang) 旁,親(qin) 手種下一排排泡桐。如今,滿街蔥蘢,呈現勃勃生機。亦莊這座創新之城,也在拔節生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