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藏糧於技,夯實糧食豐收基礎(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3-05-19 10:5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把“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真正落實到位,把發展農(nong) 業(ye) 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立夏後萬(wan) 物蓬勃生長,一幅幅“科技農(nong) 耕圖”在廣袤田野鋪展開來:中原糧倉(cang) ,無人機飛過大田,“一噴三防”作業(ye) 忙,麥苗茁壯生長;贛南大地,高速插秧機來回穿梭,稻田一片新綠;東(dong) 北黑土地,“田保姆”推廣保護性耕作、北鬥導航作業(ye) ,豆種入土紮根……新農(nong) 機馳騁、新品種落地、新農(nong) 藝見效,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一線激蕩新動能,讓大國糧倉(cang) 的支撐保障越來越堅實。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解決(jue) 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不久前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指出:“要更加重視藏糧於(yu) 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條件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限製。”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著力推進農(nong) 業(ye) 科技裝備全領域突破,農(nong) 業(ye) 現代化、規模化經營、綠色化發展取得新進展。當前,冬小麥麵積穩中有增,長勢好於(yu) 去年,春播進展總體(ti) 順利,夏糧豐(feng) 收有了紮實基礎,全年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底氣更足。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要求“強化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的物質基礎”。應該看到,這些年,我們(men) 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穩中國飯碗,14億(yi) 多人吃飽吃好。現在,糧食需求剛性增長,端牢飯碗還麵臨(lin) 不少壓力,提升糧食產(chan) 能仍然是首要任務。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把“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真正落實到位,把發展農(nong) 業(ye) 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智能化,給農(nong) 業(ye) 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動實現產(chan) 能提升、結構優(you) 化、韌性增強、收益提高。

  農(nong) 業(ye) 科技可以運用到糧食生產(chan) 的各環節,提升播種效率、產(chan) 業(ye) 韌性和競爭(zheng) 力。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確保完成新建4500萬(wan) 畝(mu) 和改造提升3500萬(wan) 畝(mu) 年度任務,必須補上土壤改良、田間灌排設施等短板,統籌推進高效節水、水肥一體(ti) 化設施建設。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要以破解“一大一小”農(nong) 機裝備卡點難點為(wei) 重點,加緊研發平原地區適用的大型智能農(nong) 機裝備、丘陵山區適用的小型機械和園藝機械。種源安全關(guan) 係到國家安全,要加快培育高產(chan) 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堿作物等新品種,下決(jue) 心把我國種業(ye) 搞上去,實現種業(ye) 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讓農(nong) 民種糧能掙錢,糧食生產(chan) 才有保障。提升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水平並加快推廣使用,能夠為(wei) 農(nong) 民增收拓展新路徑,主要體(ti) 現為(wei) “節本”和“增效”兩(liang) 個(ge) 方麵。從(cong) 節本來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生產(chan) 不斷普及,農(nong) 機裝備水平不斷提升,大量節省了人力物力成本。從(cong) 增效來看,隨著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應用於(yu) 農(nong) 業(ye) ,通過智慧農(nong) 業(ye) 雲(yun) 平台實現精準施肥、精準灌溉等,極大提升了農(nong) 作物的品質。積極應用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帶動廣大農(nong) 民多種糧、種好糧,能獲利、多得利,將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築牢堅實基礎。

  希望的田野上,新的豐(feng) 收正在孕育。全力以赴保持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好勢頭,把豐(feng) 收的基礎轉化為(wei) 豐(feng) 收的果實,分品種壓實種植麵積,分環節挖掘增產(chan) 潛力,分主體(ti) 調動種糧積極性,充分發揮農(nong) 業(ye) 科技的賦能作用,必能確保全年糧食產(chan) 量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贏得糧食安全的戰略主動。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19日 07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