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召開大型科學儀器裝置發展論壇
5月19日,第十六屆中國科學儀(yi) 器發展年會(hui) 同期舉(ju) 辦的大型科學儀(yi) 器裝置發展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hui) 展中心召開。
論壇重點對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學設施平台建設進展及開放運行機製探索進行推介解讀。與(yu) 會(hui) 嘉賓就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等科學設施平台的模塊化服務能力、對產(chan) 業(ye) 的支撐能力,以及平台服務能力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之間的響應關(guan) 係;科學設施建設、升級過程中科學儀(yi) 器的需求、技術瓶頸的攻關(guan) 以及關(guan) 鍵設備的研製;重大科研成果的產(chan) 出以及高價(jia) 值知識產(chan) 權的創造、運用與(yu) 保護;科學設施平台的開放共享、交流合作以及創新生態環境的營造等進行了廣泛深入探討。
“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於(yu) 2017年開工建設,2023年2月裝置(北京部分)通過工藝驗收,目前已對國內(nei) 外用戶全麵開放使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程金光介紹,“該裝置是集極低溫、超高壓、強磁場和超快光場等極端條件於(yu) 一體(ti) 的用戶裝置,能夠提供極端條件下的材料製備、物性表征、量子調控和超快動力學等先進研究手段,為(wei) 物質科學前沿和應用基礎研究提供重要支撐。”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工程常務副總指揮董宇輝介紹,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是理想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平台,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領域。“所有與(yu) 微觀結構有關(guan) 的領域,如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和醫學、材料科學和工程等,都能夠在同步輻射光源上開展前沿研究。同時具有廣泛的工業(ye) 應用,在先進材料、藥物及疫苗研發,甚至食品等領域都顯示了對研發的巨大推動能力。”
此外,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區域高精度環境模擬係統組負責人王自發、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黃河激,分別對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建設情況、空天極限力學大型科研設施發展與(yu) 需求進行介紹。
“懷柔科學城聚焦國家戰略、科學前沿、重點方向,集聚科學裝置、研發平台、創新要素,著力打造從(cong) 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到成果轉化產(chan) 業(ye) 化的完整鏈條。”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論壇助推懷柔科學城在科技、產(chan) 業(ye) 、市場、人才等全要素形成協同聚合之勢,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科學創新環境加快成型。”
據了解,作為(wei)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懷柔科學城布局科學設施平台超過40個(ge) ,是全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台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目前,“十三五”29個(ge) 科學設施平台全部完工、半數進入科研狀態,“十四五”重大項目加速落地,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見雛形。
論壇由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政府、北京懷柔科學城管委會(hui) 指導,儀(yi) 器信息網主辦,北京懷柔科學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懷柔儀(yi) 器和傳(chuan) 感器有限公司承辦。(劉佳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