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石博物館首展開幕 中軸線再添一處文化打卡地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鮑聰穎 杜穎)太液之濱,景山腳下,紅牆灰瓦、古樹綠枝,四百年古刹再為(wei) 古城文脈續力播揚……5月19日上午,北京金石博物館“古建新生,金石永固”主題首展特邀活動舉(ju) 辦。文化名人、專(zhuan) 家學者和觀眾(zhong) 共聚一堂,共同見證慶雲(yun) 寺整裝升級後,重獲新生。
位於(yu) 西城區景山後街10號院的慶雲(yun) 寺始建於(yu) 明嘉靖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曆史,建築坐北朝南,格局為(wei) 二進院落,是典型的院落式寺廟。經文物騰退修繕後,作為(wei) 北京金石博物館於(yu)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開門迎客。
“古老的金石技藝流傳(chuan) 至今,離不開一代代的能工巧匠,他們(men) 以精誠博雅營造著紙韻墨香……”在演奏家的古琴聲伴奏下,國家一級演員王斑現場朗誦原創詩歌《金石新聲》,通過詩歌和沙畫的融合表演,帶領全場感受金石文化的深厚意蘊。隨著領導嘉賓敲響鍾聲,慶雲(yun) 寺大門緩緩打開,以“古建新生,金石永固”為(wei) 主題的首展正式啟幕。
記者在現場看到,修繕升級後的博物館包括主展廳、臨(lin) 展廳、匠人工坊、文人書(shu) 房、非遺文化體(ti) 驗館等功能空間。觀眾(zhong) 可在館內(nei) 參觀金石文化展、書(shu) 齋文玩展,觀賞虛擬科技修複文物的短片,現場觀看傳(chuan) 承人展示文物修複技藝,沉浸式體(ti) 驗“中國十大名畫”3D交互場景,並深度參與(yu) 拓印、篆刻、數字精雕印章DIY、非遺手作、小滿茶會(hui) 等體(ti) 驗內(nei) 容。
活動現場,本次展覽的策展人,首都博物館研究館員齊玫介紹,北京金石博物館展覽現有基本陳列《紅色經典 金石永固——新中國開篇與(yu) 北京琉璃廠金石文化展》(展品40餘(yu) 組件),以及專(zhuan) 題展《文道恒輝——書(shu) 齋文玩清供展》(展品50餘(yu) 組件)。兩(liang) 個(ge) 展覽均由博物館專(zhuan) 家和民間藏家策劃、設計完成。
西城區文旅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慶雲(yun) 寺打造成金石博物館是西城區探索政府引導、企業(ye) 運營、專(zhuan) 家參與(yu) ,為(wei) 民間收藏家提供展覽展示空間的創新發展模式。北京金石博物館建設是將文物活化利用與(yu) 博物館建設相結合。它的開放為(wei) 北京中軸線上再添一處城市公共文化空間,一座創新型的主題博物館,也希望能為(wei) 西城區乃至北京市再樹一處文物活化的樣板空間。
未來,北京金石博物館將圍繞“金石工坊”“金石茶約”“金石趣玩”等主題,麵向中外遊客和北京市民開展豐(feng) 富的金石文化互動、非遺體(ti) 驗、二十四節氣茶會(hui) 、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遊學等活動,讓參與(yu) 者深入領略金石文化內(nei) 涵,感受中國文化魅力。公眾(zhong) 可通過“天恒文旅”公眾(zhong) 號免費預約門票。
“我們(men) 力求把金石博物館打造成為(wei) 站在景山腳下、向世界傳(chuan) 播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和北京金石文化的窗口,為(wei) 北京中軸線遺產(chan) 保護發揮助力作用。”運營方天恒集團負責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