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布人民法院能動司法(執行)典型案例 江蘇2例入選
人民網南京5月22日電 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10例人民法院能動司法(執行)典型案例,江蘇2例入選,分別為(wei) 昆山某置業(ye) 公司執行轉破產(chan) 重整案,周某、王某某與(yu) 南京某物業(ye) 公司物業(ye) 服務合同糾紛案。
昆山某置業(ye) 公司執行轉破產(chan) 重整案是江蘇省首例在“執轉破”程序中恢複企業(ye) 營業(ye) 執照並完成破產(chan) 重整的案件。昆山某置業(ye) 有限公司成立於(yu) 2009年,2014年因未年檢被吊銷營業(ye) 執照,該公司涉及商品房銷售、在建工程抵押貸款、民間借貸、以房抵債(zhai) 、工程欠款等諸多糾紛,負債(zhai) 金額達7億(yi) 餘(yu) 元,主要財產(chan) 是其建設的商住樓,建築麵積26133平方米,價(jia) 值約2.1億(yi) 元,房屋基本銷售網簽完畢。在相關(guan) 執行案件中,抵押權人要求整體(ti) 拍賣爛尾工程,購房人要求續建交房,其他普通債(zhai) 權人要求公平受償(chang) ,各方權利衝(chong) 突嚴(yan) 重。昆山法院認為(wei) ,若直接將被執行人主要財產(chan) “爛尾樓”按在建工程拍賣處置,施工許可證等證件難以重新辦理,也難以續建驗收,且無法保障購房人權利。於(yu) 是決(jue) 定依托“執破融合”機製,將案件導入破產(chan) 程序,充分發揮破產(chan) 重整挽救功能保障各方權利人利益。
昆山法院執行法官會(hui) 同破產(chan) 審判法官召集購房人和其他權利人協商處置方案,充分釋明了執行程序中無法確保續建完工的情況,並引導債(zhai) 權人申請“執轉破”。此後,昆山法院裁定對該公司破產(chan) 清算,並進一步甄別出應予優(you) 先保護的消費性購房人47戶,其他網簽購房人不享有優(you) 先權。同時向市場監管部門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shu) ,恢複了該公司的營業(ye) 執照。在此基礎上,法院裁定將清算程序轉為(wei) 重整程序,引入約2億(yi) 元投資用於(yu) 償(chang) 債(zhai) 和續建。該公司在2022年4月重整成功,案涉商住樓上設定的抵押權、建設工程款優(you) 先權以及職工債(zhai) 權全額清償(chang) ,普通債(zhai) 權受償(chang) 率約10%。案涉商住樓正在續建,預計在今年底完成交付。
涉及江蘇的另一起案例是周某、王某某與(yu) 南京某物業(ye) 公司物業(ye) 服務合同糾紛執行案。周某、王某某與(yu) 南京某物業(ye) 公司物業(ye) 服務合同糾紛一案判決(jue) 生效後,南京某物業(ye) 公司以涉案小區地下車庫曾發生電動車充電自燃事故,且其僅(jin) 為(wei) 小區管理方而非產(chan) 權人為(wei) 由,拒絕履行協助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義(yi) 務,周某、王某某遂向法院申請強製執行。執行過程中,南京棲霞法院充分發揮司法能動作用,向怠於(yu) 履行義(yi) 務的被執行人南京某物業(ye) 公司送達《預罰款通知書(shu) 》,責令其與(yu) 車位產(chan) 權方區分責任,15天內(nei) 提出解決(jue) 方案,否則將處以10萬(wan) 元罰款。同時,該院還積極組織涉案車位產(chan) 權方、管理方、業(ye) 主方三方座談,就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安裝問題進行釋法明理,並向被執行人送達《司法建議書(shu) 》,指明其在車位管理中存在的不當之處,建議重新調整管理理念,對消防設施進行整改,強化安全管理責任,不得禁止業(ye) 主依法依規安裝充電設施。最終,被執行人南京某物業(ye) 公司與(yu) 涉案車位產(chan) 權方均表示接受法院提出的建議,願意協助業(ye) 主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該物業(ye) 公司在對棲霞法院《司法建議書(shu) 》的回函中表示,充分認可法院的執行行為(wei) ,今後會(hui) 主動履行法律義(yi) 務,並在後續管理中主動協調產(chan) 權方、社區、消防部門等單位,統籌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滿足業(ye) 主的多樣性需求。
其餘(yu) 入選的8例案件分別為(wei) 某機械租賃公司與(yu) 某石材公司買(mai) 賣合同糾紛執行案;某銀行與(yu) 龔某等資產(chan) 管理合同糾紛執行案;陳某某與(yu) 某公司財產(chan) 保全案;青島某糧庫、某置業(ye) 公司等與(yu) 青島某實業(ye) 公司買(mai) 賣合同糾紛係列案;某建設工程公司土地承包糾紛係列案;某藥業(ye) 公司係列欠款糾紛執行案;某信托公司與(yu) 某資本公司等信托糾紛執行案;劉某某與(yu) 郭某買(mai) 賣合同糾紛執行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