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考古博物館推出兩大展覽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為(wei) 加強考古成果的傳(chuan) 播和展示,更好發揮博物館以史育人的社會(hui) 功能,山西考古博物館特別推出兩(liang) 大展覽《守拙——李夏廷考古繪圖展》《反光·反觀:“鬱鬱乎文哉”攝影作品展》,同步還推出了考古與(yu) 再現——考古繪圖與(yu) 攝影社教研學、裏仁係列講座、考古雲(yun) 講堂、“探索文物保護和科技考古的奧秘”科普宣講等係列活動,並舉(ju) 行“5·18國際博物館日與(yu) 全國科技活動周係列活動”啟幕儀(yi) 式。
每一幅精美絕倫(lun) 的考古繪圖作品都是與(yu) 曆史的無聲對話,是科學與(yu) 藝術的交融。《守拙——李夏廷考古繪圖展》共展出李夏廷考古繪圖代表作品40餘(yu) 幅。李夏廷,山西黎城人,主要從(cong) 事考古繪圖和青銅器研究,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離退休職工,曾參加湖北江陵、陝西周原、山西夏縣東(dong) 下馮(feng) 、侯馬晉國遺址、太原北齊婁睿墓、太原晉國趙卿墓、曲沃晉侯墓地等重大考古發掘和整理項目,承擔過多部考古學報告和著作的全部或大部分繪圖工作,出版學術專(zhuan) 著3部,論文10餘(yu) 篇,其中考古學專(zhuan) 著《侯馬陶範藝術》獲國際學術獎“島田獎”、《山右吉金——山西商周青銅器縱覽》被評為(wei) 2019年度“全國文化遺產(chan) 優(you) 秀圖書(shu) ”。
由良渚博物院、山西考古博物館、山西博物院、晉國博物館聯合舉(ju) 辦的《“玉魂國魄”鬱鬱乎文哉——西周晉國玉器精品展》於(yu) 2022年12月6日至2023年3月15日在良渚博物院展出,山西出土的170餘(yu) 件套西周玉器、金器、青銅器美輪美奐。展覽之外,良渚博物院征集了來自各行各業(ye) 攝影愛好者的作品,《反光·反觀——“鬱鬱乎文哉”觀眾(zhong) 攝影作品展》甄選了百餘(yu) 幅視角獨特、意境深遠的優(you) 秀攝影作品。拍攝者中有資深的攝影愛好者,也有在館內(nei) 默默奉獻的保安大叔和保潔阿姨;有前來遊學的中小學生,也有扶杖乘椅欣賞文物的老者。他們(men) 用手機、相機、全景掃描儀(yi) 、兒(er) 童智能手表,各顯其能記錄下了展廳中的種種美好。
兩(liang) 個(ge) 展覽的策展人李曉紅表示,今後會(hui) 繼續按照“讓文物活起來”的要求,策劃更多更好的展覽。(記者孫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