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托育,托舉幸福童年(大數據觀察)
核心閱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強調,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ti) 係,顯著減輕家庭生育養(yang) 育教育負擔。
打造15分鍾托育服務圈,搭建智慧托育信息平台,發展醫育結合、智慧托育等新業(ye) 態……各地積極探索多樣化普惠托育服務,一項項暖心舉(ju) 措,補齊了民生短板,提升了千家萬(wan) 戶的幸福感。
嬰幼兒(er) 的養(yang) 育成長,關(guan) 係到千家萬(wan) 戶。 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三成的嬰幼兒(er) 家庭存在強烈的入托需求,就近托育服務的市場需求十分旺盛。
近年來,我國托育服務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鼓勵普惠托育服務多元化發展,提高托育崗位人員技術能力,完善行業(ye) 自律和社會(hui) 監督機製……一係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讓家庭生育、養(yang) 育、教育負擔不斷減輕,人民群眾(zhong) 對幼有所育有了更真切的獲得感。
普惠:截至去年底,全國托育機構約7.5萬(wan) 家
下班後,家住四川成都的李女士準時把孩子從(cong) 社區智慧托育中心接回家,“開在家門口的托育中心,有專(zhuan) 人照護,離家隻有10分鍾的路程,價(jia) 格還比外麵低,解決(jue) 了我們(men) 雙職工家庭的大難題,家裏老人也輕鬆了不少。”
成都市推進“蓉易托”社區智慧托育中心建設,著力打造15分鍾托育服務圈,逐漸解決(jue) “入托難”。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托育服務工作推進會(hui) 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於(yu) 學軍(jun) 表示,近年來,我國托育服務供給取得積極進展。2020—2023年共安排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約36億(yi) 元,新建48個(ge) 地市級以上托育綜合服務中心。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托育機構約7.5萬(wan) 家,提供托位約350萬(wan) 個(ge) ,每千人口托位數約2.5個(ge) 。
加強托育服務供給,要堅持普惠優(you) 先。
浙江選擇杭州、寧波、溫州等17個(ge) 市縣,啟動普惠托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的試點,探索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務的項目、內(nei) 容、標準;福建廈門大力發展福利托育,鼓勵支持在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職工福利性托育機構……各地充分調動社會(hui) 力量,發展社區托育、單位托育、幼兒(er) 園托班、家庭托育等多種模式。
加強托育服務供給,要匯聚多方力量。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人口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茅倬彥建議,構建普惠托育服務體(ti) 係,要著力解決(jue) 服務供給和需求矛盾突出的問題,要盤活存量、擴大增量,鼓勵社會(hui) 各種力量進入托育市場增加供給總量。
提質:醫育結合、智慧托育等新業(ye) 態不斷湧現
讓家長托得安心、放心,托育服務既要普惠發展,更要提質增效。
去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提升托育服務質量。
今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遴選出第一批全國嬰幼兒(er) 照護服務示範城市,一些好的經驗做法受到關(guan) 注——
河南鄭州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xiang) 鎮衛生院)成立“科學育兒(er) 指導服務中心”,為(wei) 轄區嬰幼兒(er) 家庭和托育機構提供全流程、常態化的科學育兒(er) 指導;山東(dong) 濟南搭建托育信息平台,將機構管理、日程安排、營養(yang) 膳食等環節貫通,提高服務效率;廣西柳州推動醫療機構與(yu) 職業(ye) 院校開展戰略合作,完善托育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方案,全市7所院校每年培養(yang) 托育人才1100餘(yu) 名。
在各地創新探索中,醫育結合、智慧托育等新業(ye) 態不斷湧現——
浙江杭州推進嬰幼兒(er) 照護機構實現兒(er) 保醫生簽約全覆蓋,針對嬰幼兒(er) 營養(yang) 與(yu) 生長發育、心理行為(wei) 等,開展健康宣教、專(zhuan) 業(ye) 指導和谘詢服務;上海浦東(dong) 建立規範有序、合力共治的托育服務行業(ye) 綜合監管體(ti) 係,利用遠程技術,開展實時巡查,加強行業(ye) 監管;多地搭建智慧托育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托育的安全性和規範性,促進托育服務行業(ye) 健康發展。
“托育服務行業(ye) 近年來發展迅速,但我國托育服務總體(ti) 上仍處於(yu) 發展的初始階段,服務體(ti) 係不健全、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有待解決(jue) 。”北京大學社會(hui) 學係教授、中國人口學會(hui) 副會(hui) 長陸傑華認為(wei) ,要滿足群眾(zhong) 對高質量托育服務的需求,未來仍要繼續在專(zhuan) 業(ye) 性、安全性方麵加大投入,從(cong) 服務管理、配套設施、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多措並舉(ju) ,為(wei) 嬰幼兒(er) 家庭提供持續化、專(zhuan) 業(ye) 化的服務和指導。
蓄力: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逐步完善
“滿足大部分家庭期盼的方便可及、價(jia) 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務需求,托育服務工作任務還很艱巨繁重,尤其是圍繞托育服務‘房、人、資金’等關(guan) 鍵節點,需要相關(guan) 支持扶持政策落地落實。”茅倬彥說。
近年來,我國托育服務標準規範體(ti) 係持續完善。2019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製訂印發了托育機構設置標準、管理規範、登記和備案辦法、保育指導大綱、嬰幼兒(er) 傷(shang) 害預防指南、營養(yang) 喂養(yang) 指南、消防安全指南、托育機構負責人和保育人員培訓大綱等,修訂了保育師等托育相關(guan) 國家職業(ye) 技能標準。
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養(yang) 老托育服務業(ye) 紓困扶持若幹政策措施》,有針對性地加大支持力度。比如,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加大對養(yang) 老托育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將養(yang) 老托育設施建設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支持範圍,支持養(yang) 老托育服務機構依托職業(ye) 院校共建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等。
今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就《家庭托育點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鼓勵利用住宅為(wei) 3歲以下嬰幼兒(er) 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lin) 時托等服務,對家庭托育點的登記注冊(ce) 、收托和管理作出規範。
此外,多個(ge) 城市出台了一攬子“政策包”和扶持措施,在土地規劃、財政支持、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給補貼、給優(you) 惠。
河北衡水對生育第三個(ge) 孩子的家庭實行免費入托,對第一個(ge) 、第二個(ge) 嬰幼兒(er) 入托的家庭每月補助300元;江蘇蘇州對普惠托育機構給予1萬(wan) 元/托位的建設資金補助和300—800元/人/月的運營補助;浙江溫州參照當地幼兒(er) 園生均補助公用經費標準,按托大班1.2倍、托小班1.5倍、乳兒(er) 班2倍給予補助。
各地配套措施的完善,使收托價(jia) 格明顯下降、入托率明顯提高,有效解決(jue) 了廣大嬰幼兒(er) 家庭的急難愁盼問題。
一項項暖心舉(ju) 措,補齊了民生短板,釋放了政策紅利,為(wei)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托育服務需求提供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31日 0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