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布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計劃
6月6日,記者從(cong)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獲悉,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等六部門聯合發文,公布安徽省基層農(nong) 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yang) 工作方案,計劃通過5年,培養(yang) 一批新時代基層農(nong) 技推廣人才。2023年全省基層農(nong) 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yang) 12個(ge) 專(zhuan) 業(ye) 334人,提前批次錄取,麵向安徽省內(nei) 招生。
提前批次錄取
麵向安徽省內(nei) 招生
2023年全省基層農(nong) 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yang) 12個(ge) 專(zhuan) 業(ye) 334人,本科學製4年(其中動物醫學專(zhuan) 業(ye) 學製5年),計劃培養(yang) 237人。安徽農(nong) 業(ye) 大學培養(yang) 174人,其中,農(nong) 學專(zhuan) 業(ye) 35人,植物保護專(zhuan) 業(ye) 30人,園藝專(zhuan) 業(ye) 18人,動物科學專(zhuan) 業(ye) 15人,水產(chan) 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13人,農(nong) 業(ye) 機械及其自動化專(zhuan) 業(ye) 27人,智慧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36人;安徽科技學院培養(yang) 63人,其中,農(nong) 學專(zhuan) 業(ye) 36人,動物醫學專(zhuan) 業(ye) (學製5年)27人。
專(zhuan) 科學製3年,計劃培養(yang) 97人。宿州職業(ye) 技術學院培養(yang) 35人,其中:現代農(nong) 業(ye) 技術專(zhuan) 業(ye) 20人,畜牧獸(shou) 醫專(zhuan) 業(ye) 15人;蕪湖職業(ye) 技術學院培養(yang) 園藝技術專(zhuan) 業(ye) 16人;安徽林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培養(yang) 林業(ye) 技術專(zhuan) 業(ye) 46人。
2023年全省基層農(nong) 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yang) 計劃由省教育廳列入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定向就業(ye) 招生計劃,單列誌願,提前批次錄取,麵向安徽省內(nei) 招生。
定向培養(yang) 考生參加202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且成績分別達到本科二批或高職(專(zhuan) 科)批次錄取控製分數線,誌願報考該定向培養(yang) 計劃的考生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統一安排,上網填報本科或專(zhuan) 科提前批次誌願。
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按照考生高考成績和誌願投檔,由培養(yang) 院校按照招生政策,從(cong) 高分到低分擇優(you) 錄取,成績排名相同時,優(you) 先錄取定向培養(yang) 所在縣(市、區)、轄區市生源。
入學前簽訂協議書(shu)
服務時間不少於(yu) 5年
根據方案,基層農(nong) 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yang) 對象為(wei) 畢業(ye) 後誌願投身於(yu) 安徽省鄉(xiang) 鎮農(nong) 技推廣服務工作的應、曆屆高中畢業(ye) 生,截至招考當年8月31日,考生年齡應不超過22周歲。
定向培養(yang) 生錄取後、獲得入學通知書(shu) 前,須與(yu) 培養(yang) 高校和定向就業(ye) 所在地的縣(市、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簽訂定向培養(yang) 就業(ye) 協議書(shu) 。
安徽省將采取後補助方式,對定向培養(yang) 的高校應屆畢業(ye) 生給予補助。定向培養(yang) 生畢業(ye) 後,須按定向培養(yang) 就業(ye) 協議規定,到指定的鄉(xiang) 鎮承擔農(nong) 技推廣工作的機構從(cong) 事農(nong) 技推廣工作,服務時間不少於(yu) 5年。
定向培養(yang) 生在校期間每年暑期和最後一個(ge) 學期,按照定向培養(yang) 就業(ye) 協議規定,到定向就業(ye) 縣(市、區)鄉(xiang) 鎮承擔農(nong) 技推廣工作的機構實習(xi) 。定向培養(yang) 生畢業(ye) 後具體(ti) 工作單位,由縣(市、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財政部門,結合定向培養(yang) 生需求和培養(yang) 計劃,組織定向培養(yang) 生與(yu) 定向縣域內(nei) 鄉(xiang) 鎮承擔農(nong) 技推廣工作的機構在需求崗位範圍內(nei) 進行雙向選擇,簽訂事業(ye) 單位人員聘用合同,合同期5年。(記者 周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