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軌道交通網首條線路串聯兩大交通樞紐
人民網北京6月8日電 (李博)北京城市副中心內(nei) 部軌道交通網首條線路揭開神秘麵紗,《北京軌道交通M101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日前發布,線路串聯通州西站、城市副中心站兩(liang) 大規劃交通樞紐,計劃於(yu) 2027年底建成通車試運營。
根據線網規劃,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由區域快線(含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構成,共計53條線,總規模約2683公裏。城市副中心將構建環形+放射的軌道交通網絡,101線一期屬於(yu) 北京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中擬建項目之一,也是以副中心為(wei) 核心的軌道交通網絡中第一條線路和骨幹線,包含在線網規劃近期新建線路方案中。
101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約18.1公裏,起點商務園站位於(yu) 通州商務園北部,終點張家灣東(dong) 站位於(yu) 張家灣設計小鎮東(dong) 部,串聯了副中心運河岸的通州商務園、運河商務區、城市副中心站樞紐地區、行政辦公區、城市綠心市民文化區、張家灣設計小鎮等多個(ge) 重要功能組團。一期工程均為(wei) 地下線,線路整體(ti) 呈南北走向,以隧道形式穿越北運河生態保護區,穿越長度為(wei) 230米。
101線一期共設14座車站,均為(wei) 地下車站,從(cong) 北自南依次為(wei) 商務園站、通州西站、通順路站、通州會(hui) 議中心站、龍旺莊站、通胡大街站、玉帶河大街站、城市副中心站、行政辦公西區站、北京大劇院站、體(ti) 育中心站、張家灣西站、張家灣站、張家灣東(dong) 站,平均站間距約1.4公裏。其中,換乘站6座。
城市副中心站為(wei) 七線換乘站;通州西站為(wei) 101與(yu) 102線雙島四線互聯互通車站,具備兩(liang) 線跨線運營條件,未來還可換乘市郊鐵路通密線;北京大劇院站為(wei) 101與(yu) 104線雙島四線互聯互通車站,也具備兩(liang) 線跨線運營條件;龍旺莊站為(wei) 三線換乘站,可換乘R1線和預留區域快線;張家灣站可換乘102線和104線;通胡大街站可換乘103線。而行政辦公區西區站與(yu) 體(ti) 育中心站為(wei) 重點一體(ti) 化車站。
101線采用直流1500伏架空接觸網牽引供電製式,設計時速100公裏/小時。車輛製式采用A型車,初、近期采用3A編組,遠期考慮線路延伸後客流變化情況,將采用3A或3A+3A靈活編組形式。全線設富豪村停車場一座,位於(yu) 副中心北部宋莊鎮,占地約15.88公頃,主要承擔一期工程車輛停放及臨(lin) 時檢修功能。
101線貫穿城市副中心南北,可銜接多層級交通網絡,與(yu) 6號線、22號線(平穀線)、S6 線(城際聯絡線工程)相連,加強了副中心與(yu) 中心城區交通聯係,同時帶動副中心組團間的交通銜接,有利於(yu) 優(you) 化區域人口布局與(yu) 結構,支撐城市副中心空間結構發展,帶動產(chan) 業(ye) 升級,引領沿河生態文明帶的打造,為(wei) 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保障。
線路開通運營後,初期平峰時段行車間隔不大於(yu) 8分鍾,近、遠期平峰時段間隔不大於(yu) 6分鍾。營業(ye) 時間從(cong) 5:00至24:00,全日運營19小時。
報告書(shu) 顯示,101線還預留了繼續延伸的條件,未來有望向北延伸至東(dong) 壩,向東(dong) 延伸至小甘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