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把愛國主義情懷根植學生心中
6月13日至14日,2023年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及思政工作交流研討活動在津舉(ju) 行。來自各省(區、市)的100餘(yu) 名教育專(zhuan) 家、中小學班主任以及思政教師,在津參加交流研討。與(yu) 會(hui) 嘉賓走進天津市大中小學,觀摩思政課和思政活動,感受津門校園濃厚的思政氛圍。
13日上午,與(yu) 會(hui) 嘉賓走進天津師範大學,觀摩津門思政金課教學研習(xi) 會(hui) 第17期暨“愛國主義(yi) 融入大中小思政課”集體(ti) 備課會(hui) 。和平區鞍山道小學青年教師張玉萍、天津市第57中學教師張謝醫、天津市第一中學教師薛洪國、天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師魏曉冉分別為(wei) 大家進行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階段的思政教學展示。得知張玉萍是剛剛入職僅(jin) 一年的青年思政教師,湖南省長沙市第六中學班主任、思政教師蔣順梅豎起了大拇指,“今天,4位老師做了同題展示,但是我們(men) 看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大家的內(nei) 容各有側(ce) 重。天津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學一體(ti) 化思政體(ti) 係,給了我們(men) 很大的啟發,值得全國同行借鑒。”
位於(yu) 南開中學伯苓樓一樓的南開中學校史館內(nei) ,300餘(yu) 件珍貴實物和大量照片真實地反映了學校百餘(yu) 年的發展曆史、豐(feng) 富的辦學成果及當代南開中學的風貌。聆聽學生講解員的講述,特別是走進複原的周恩來總理當年上課的東(dong) 四講室,大家無不感受著一代代南開學子的愛國情懷,紛紛表示,在這裏,學校已把愛國主義(yi) 情懷真正根植到了學生心中。
走進和平區朝陽裏社區,爽朗的歌聲、笑聲從(cong) 一堂題為(wei) 《誌願服務 薪火相傳(chuan) 》的思政課課堂上傳(chuan) 出。全國道德模範、優(you) 秀誌願者“陽光奶奶”呂文霞,嶽陽道小學優(you) 秀畢業(ye) 生、小誌願者紀施雨與(yu) 學校思政課教師杜坤,同上講台。三位“老師”從(cong) 不同角度講述了身邊的誌願服務故事,激勵學生們(men) 弘揚誌願服務精神,爭(zheng) 做新時代好少年。生動的課程內(nei) 容,優(you) 秀的課程設計,贏得了觀摩嘉賓的熱烈掌聲。“這樣的課程,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活躍了課堂氣氛,身邊人的‘現身說法’,更是讓誌願服務精神融進了孩子們(men) 的血液。”黑龍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劉德宏表示,開在社區裏的思政課難得一見,讓人非常欣喜,“教育需要的就是學校、社會(hui) 和家庭的三結合,天津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
隨後,大家還觀摩了天津市實驗中學的班會(hui) 《冉冉科技火 忱忱報國心》。活動中,老師通過滄海巨變,點科技火炬;古今碰撞,強科創決(jue) 心;知識競答,促科教能力;明確責任,樹科研目標四個(ge) 環節,讓學生們(men) 了解國家科技發展方向,明確科技是推動社會(hui) 進步和時代發展的強勁動力,激發學生們(men) 投身科研的決(jue) 心和熱情。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員莊堅俍表示,這樣的思政活動,讓身為(wei) 新時代青年學生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更加堅定自己未來的發展誌向,從(cong) 內(nei) 在驅動和外部激勵共同成就學生的愛國誌、報國行。
“作為(wei) 教育部‘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區,今後,天津還將繼續在機製建設、課程改革、師資隊伍、課內(nei) 外協同等方麵深化創新,不斷提升中小學班主任及思政課工作水平。”市教育兩(liang) 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記者 張雯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