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智慧農機助力河北“三夏”生產

發布時間:2023-06-16 16:08:00來源: 河北日報

  讓夏收變得更智能、更精準、更高效

  智慧農(nong) 機助力河北“三夏”生產(chan)

  夏收時節,田野金黃,麥浪滾滾。6月15日,在望都縣高優(you) 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麥田裏,運用北鬥衛星定位與(yu) 導航技術的智能無人駕駛小麥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按照既定路線進行收獲作業(ye) ,行走、調頭、轉彎、卸糧有序銜接。緊隨其後,無人駕駛玉米播種機進行播種作業(ye) ,整個(ge) 過程一氣嗬成。

  “地圖往手機裏一輸,收割線路一規劃就把小麥收獲了,省時省工又省力。”望都縣高優(you) 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黃曉鬆介紹,利用北鬥衛星定位與(yu) 導航技術,合作社實現小麥聯合收割機無人駕駛,能夠做到不漏割不重割,每小時可以收割10畝(mu) 小麥,不僅(jin) 提高了作業(ye) 精度、作業(ye) 效率,也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在望都縣高優(you) 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智慧農(nong) 機成為(wei) 今年“三夏”的一大亮點。激光平地機,運用北鬥衛星定位與(yu) 導航技術的無人駕駛聯合收割機、無人駕駛拖拉機,實現智能化控製的精量播種變量施肥播種機等,多種大型智能化機械聯合“作戰”,密切配合,可高效完成小麥收割、脫粒、秸稈收集、玉米播種等工作。

  “我們(men) 給合作社的近百台農(nong) 業(ye) 機械安上了傳(chuan) 感器,通過物聯網將農(nong) 業(ye) 機械的作業(ye) 軌跡、麵積統計、作業(ye) 質量分析等信息集成到智慧管理平台,實現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全程數字化智能管理。”黃曉鬆說,現在種糧從(cong) 春種到夏收,再到田間管理,整個(ge)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過程可實現智能化無人機全覆蓋。

  為(wei) 紮實做好夏收夏種工作,望都縣堅持“降耗就是增收、減損就是增產(chan) ”理念,大力發展高效、智能、減損、增產(chan) 的農(nong) 機裝備,堅決(jue) 做到成熟一片、收獲一片、播種一片。全縣共700多台農(nong) 業(ye) 機械投入“三夏”作業(ye) ,其中北鬥導航無人駕駛收割機、高端小麥收割機等共計百餘(yu) 台。

  望都縣讓智慧農(nong) 機奮戰“三夏”,是河北以智能化賦能“三夏”生產(chan) 的一個(ge) 縮影。如今,運用5G、北鬥、人工智能,無人播種機能夠按照預設的作業(ye) 路線行駛,實現精準播種。大型小麥收割機一機多用,同步實現產(chan) 量測算、數據傳(chuan) 輸、衛星定位。秸稈收儲(chu) 機走過之處,秸稈整裝打包輸出……在河北,新一代農(nong) 人更加“耳聰目明”,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更加輕鬆、精準、高效。

  今年“三夏”期間,全省組織和調度小麥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玉米播種機、秸稈還田機等200萬(wan) 台農(nong) 業(ye) 機械投入作業(ye) 。30多個(ge) 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和2000個(ge) 農(nong) 機合作社推廣應用了智慧農(nong) 機係統,可將作業(ye) 地點、畝(mu) 數和產(chan) 量實時傳(chuan) 送到物聯網平台,準確率在97%以上,實現一邊收獲、一邊測產(chan) 。

  奮戰在“三夏”,搶收又搶種。從(cong)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截至6月15日17時,全省小麥已收獲2624萬(wan) 畝(mu) ,麥收進度達78%。夏玉米播種1870萬(wan) 畝(mu) ,完成任務的52%。

  “我們(men) 充分發揮智慧農(nong) 機作用,開展機收輔助駕駛等智能作業(ye) ,提高機收機播質量,確保夏糧顆粒歸倉(cang) ,秋糧適時播種。”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在提高播種質量方麵,河北大力推廣免(少)耕精量播種、高效低損收獲等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持續抓好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創建,精心打造10個(ge) 高標準機械化作業(ye) 千畝(mu) 方,試驗示範高速精量播種、精準變量施肥施藥、節水淋灌等機械化新技術,輻射帶動玉米高質量播種50萬(wan) 畝(mu) 以上。(記者郝東(dong) 偉(we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