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雕印之美 展《中華再造善本》
人民網太原6月15日電(記者王帆)雕版印刷、繁體(ti) 漢字、豎版紙質……暑期臨(lin) 近,太原市圖書(shu) 館充分利用館藏珍貴資源《中華再造善本》,從(cong) 雕版印刷的角度出發,以時代為(wei) 序,策劃專(zhuan) 題展覽。正在展出的《雕印之美·明代篇》以圖文、實物結合方式,麵向讀者展現了古籍文獻之美。
中國雕版印書(shu) 始於(yu) 初唐,成於(yu) 五代,盛於(yu) 兩(liang) 宋,旁及遼、西夏、金,延袤於(yu) 元、明、清,時間跨度約為(wei) 1300多年。然時代更迭、兵連禍結,中華典籍大量散佚,流存至今的唐、五代時期的版印實物,已成吉光片羽。
據太原市圖書(shu) 館古籍部專(zhuan) 家江濤介紹,明代內(nei) 府刻書(shu) 是明代初期官方刻書(shu) 的主體(ti) 。在皇家強大的人力、物力支持下,明代內(nei) 府刻書(shu) 數量遠超前代。由於(yu) 明初取消了書(shu) 籍稅,建陽、南京、蘇州等地很多老字號書(shu) 坊發展壯大,為(wei) 世俗文化的傳(chuan) 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展覽現場,各種明代版本的《列女傳(chuan) 》《雁門集》《遺山先生文集》等通俗文學讀物顯示出這一時期的出版繁榮景象。
“除了線上、線下展示,我們(men) 還將邀請青年讀者線下體(ti) 驗雕版印刷、手抄經典。”太原市圖書(shu) 館古籍部負責人許建華表示,館方希望借此吸引年輕人群走近典籍,讓年輕人在時尚之外還能回望傳(chuan) 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