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五處斷點全部打通 亮馬河18公裏濱水慢行係統全線貫通
據朝陽區消息,隨著五處斷點全部打通,亮馬河18公裏濱水慢行係統近日全線貫通,成為(wei) “全市最高品質、最具活力、最具商業(ye) 氛圍、全程貫通”的濱水綠道。今後,從(cong) 東(dong) 直門至紅領巾湖,市民可沿著步道一走到底。沿途還可盡覽“1河2湖24橋18景”。
沿河五處橋區斷點全部打通
亮馬河濱水慢行係統西起香河園路,一路沿河向東(dong) 延伸至燕莎、藍港,在朝陽湖向東(dong) 南延伸,至紅領巾湖為(wei) 終點。步道沿河流兩(liang) 側(ce) 形成閉環,全長18公裏。
朝陽區水務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亮馬河濱水慢行係統沿線總共有5處斷點,分別位於(yu) 新東(dong) 路橋、新源街橋、琉璃橋、潤澤橋和三環路燕莎橋。斷點打通之前,市民必須繞行市政道路。
隨著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的建設,新東(dong) 路橋、新源街橋、琉璃橋、潤澤橋4處斷點已先後打通。近日,最後一個(ge) 斷點也正式打通,實現了亮馬河四環內(nei) 濱水慢行綠道全線的貫通。市民沿著18公裏綠道能夠一走到底。
穿三環路時間縮短至1分30秒
在五處斷點中,三環路燕莎橋下斷點的工程難度最大。該工程的建設地點位於(yu) 亮馬河東(dong) 三環主路及輔路橋下,由3段U型槽空間和2段方涵空間組成,主要建設內(nei) 容包括水利工程、綠化工程、庭院工程、照明工程、拆改移工程等。
朝陽區水務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該工程的第一個(ge) 難點在於(yu) 河底複雜的管線。26條管線分屬不同產(chan) 權和管理單位,朝陽區高位統籌,各部門協力解決(jue) 了管線的改移問題。第二個(ge) 難點在於(yu) 工藝和結構。該工程采用了四層防水結構,並設置了防滲槽和儲(chu) 水池,防止河水、雨水的侵入。第三個(ge) 難點是施工空間小,施工中不能影響三環路的車輛正常通行。
該工程完工後,極大節省了市民穿行的時間。三環建成40多年來,市民穿行三環內(nei) 外都要跨越2條三環東(dong) 西輔路,小心躲避來往汽車。貫通後,市民沿濱河步道行走在116米連通廊道,用時1分30秒,安全又便捷;通道兩(liang) 端設置無障礙升降梯,方便特殊人群使用。
盤活三環路橋下灰色空間
亮馬河周邊分布著多個(ge) 使館區,是國際交往的重要窗口。亮馬河濱水慢行係統貫通後將成為(wei) 重要的宣傳(chuan) 展示空間。
據悉,三環路燕莎橋下通廊在滿足基本通行需求的前提下,裝飾設計體(ti) 現了國際化、科技感,空間布局簡約和靈活,連通廊道總共提供了400平方米展示空間,牆壁上貼有反映亮馬河變遷和朝陽治水的相關(guan) 圖片。廊道中央還設置了古都京韻·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布局圖及朝陽區主要水係分布與(yu) 商業(ye) 布局示意圖,可供市民了解朝陽水係。
今後,橋下空間的展示內(nei) 容可以隨需求變化,也為(wei) 亮馬河沿線公益、商業(ye) 活動等提供宣傳(chuan) 空間。
座椅等城市家具也將擺進橋下的觀景休憩空間。三環主路橋下空間,將設置觀景平台、座椅等設施,為(wei) 行人提供了舒適的觀景休憩空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