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產業鏈托舉製造業做優做強

發布時間:2023-06-27 16:37:00來源: 山西日報

  仲夏的三晉大地,幹勁與(yu) 天氣一樣火熱:吉利汽車山西基地精準規劃,積極引進新能源汽車“三電係統”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填補我省產(chan) 業(ye) 空白;中車太原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拓展重載貨車檢修產(chan) 業(ye) 鏈,落實“晉材晉用”,帶動省市鐵路機貨車裝備關(guan) 聯企業(ye) 集群發展;晉能控股裝備製造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鏈主”“鏈核”企業(ye) 主力軍(jun) 作用,著力打造高端煤機產(chan) 業(ye) 鏈細分市場龍頭產(chan) 品…… 走過一年多的發展路程,喜看全省產(chan) 業(ye) 鏈建設方陣中,一個(ge) 個(ge) “鏈主”企業(ye) 勇擔使命,聚鏈共贏,全力打造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體(ti) 係;眾(zhong) 多“鏈核”企業(ye) 傾(qing) 力參與(yu) ,集群發展,共同托舉(ju) 製造業(ye) 邁向高端;廣大建設者以昂揚奮鬥的姿態,奏響“加速度”進行曲……

  製造業(ye) 是強國之本。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去年以來,我省著力推進重點產(chan) 業(ye) 鏈發展,提出以推行“鏈長製”為(wei) 抓手,以做強“鏈主”企業(ye) 為(wei) 依托,培育10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實施7大專(zhuan) 項行動,形成4項工作機製,注重補鏈、延鏈、建鏈、強鏈,夯實產(chan) 業(ye) 鏈基礎,加速推進競爭(zheng) 力強、地域特色鮮明的製造業(ye) 體(ti) 係建設,加快構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共同譜寫(xie) 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華章

  立足山西實際,我省先期培育的十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包括:特鋼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風電裝備、氫能、鋁鎂精深加工、光伏、現代醫藥、第三代半導體(ti) 、合成生物。 聚焦這十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我省提出建立“鏈長+鏈主”工作推進體(ti) 係,通過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帶動“鏈主”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鏈核”企業(ye) 提質增效,著力提升國內(nei) 、省內(nei) 配套水平,重點培育產(chan) 業(ye) 鏈“鏈主”企業(ye) 20—30戶;到2025年,10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規模效應初步顯現,營業(ye) 收入突破8400億(yi) 元,培育形成6條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4條500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市場占有率、抗風險能力全麵提升。

  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山西省重點產(chan) 業(ye) 鏈及產(chan) 業(ye) 鏈鏈長工作機製實施方案》中,明確了首批產(chan) 業(ye) 鏈“鏈主”企業(ye) 、鏈長分工安排及鏈長製領導小組主要職責及人員,以高級別、高規格的領導體(ti) 係,確保統籌調度有力、協調解決(jue) 有效。

  省工信廳、省發改委等鏈長牽頭單位,積極製定重點產(chan) 業(ye) 鏈圖譜清單,完善政策支持,出台相關(guan) 文件,創新服務內(nei) 容。省工信廳日前製定出台的《山西省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2023年行動方案》提出,我省要以軌道交通、煤機裝備、工程機械等領域為(wei) 重點方向,加快推進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做強做優(you) ,力爭(zheng) 到2023年底,全產(chan) 業(ye) 鏈營業(ye) 收入突破880億(yi) 元;提高下遊高端裝備製造整機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高端裝備製造供應鏈穩定性和配套能力,形成分工明確、協同緊密、動力強勁的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發展格局;突破一批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核心技術瓶頸,培養(yang) 一批“專(zhuan) 新特精”“小巨人”企業(ye) ,打造一批龍頭產(chan) 品,推動產(chan) 業(ye) 鏈核心競爭(zheng) 力進一步增強。

  實施產(chan) 業(ye) 鏈精準招商引資行動,是產(chan) 業(ye) 鏈發展7大專(zhuan) 項行動之一。全省各級各部門大力發揮招商引資對產(chan) 業(ye) 鏈發展的關(guan) 鍵作用,聚焦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領域、薄弱環節,繪製重點產(chan) 業(ye) 鏈招商圖譜,精準錨定目標企業(ye) ,深入開展產(chan) 業(ye) 鏈招商,取得明顯成效。今夏,山西晉南鋼鐵集團在與(yu) 上海重塑、北京氫璞創能成功簽約合作的基礎上,正與(yu) 隆基綠能、上海申能、國富氫能等企業(ye) 布局光伏綠電製氫、加氫站建設工作,打造千億(yi) 市場,共繪“氫化山西”長卷。

  揭榜掛帥、資金補助、引導組建創新聯合體(ti) ,成為(wei) 用足用好各類科技創新支撐措施的妙招。省科技廳積極加快產(chan) 業(ye) 鏈創新平台布局,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先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中試基地等創新平台,有力激活科技創新一池春水。目前,已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化應用、生物醫藥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成果,培養(yang) 了一批科技人才,對全省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支撐作用。

  “鏈主”企業(ye) 勇擔使命,帶領產(chan) 業(ye) 形成雁陣集群效應

  去年以來,按照全省重點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工作會(hui) 議精神,我省“鏈主”企業(ye) 勇擔使命,成立由主要領導負責的工作專(zhuan) 班,製定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主動引領產(chan) 業(ye) 鏈集群發展。 新產(chan) 品陣列雄壯,新技術層出不窮。記者在太重集團調研采訪時,耳之所聞、目之所及,是企業(ye) 創新圖強的擔當精神和發展進步的累累碩果。作為(wei) “雙鏈主”企業(ye) ,太重集團深入上海、江蘇、安徽等技術前沿省份考察交流,與(yu) 百餘(yu) 家“鏈核、鏈上”企業(ye) 攜手成立風電裝備產(chan) 業(ye) 聯盟,牽頭對接大同、忻州政府,強化鏈上“企地合作”,承辦舉(ju) 行產(chan) 業(ye) 鏈供需合作對接會(hui) ,承辦召開產(chan) 業(ye) 鏈協作配套簽約儀(yi) 式……築強產(chan) 業(ye) 鏈,共建生態圈。

  太重集團的國家級智能示範工廠拔地而起,智能高端液壓挖掘機產(chan) 業(ye) 園區、工程起重機智能製造園區火熱建設,太重智能高端裝備產(chan) 業(ye) 新城正在成為(wei) 製造業(ye) 振興(xing) 的重要地標,“一總部、多園區”產(chan) 業(ye) 布局,正在成為(wei) 帶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的重要支柱。風電裝備一鏈,3—12MW變速箱產(chan) 線完成升級,並取得頭部客戶批量訂單;全係列變頻器製造項目已經啟動,合資的風電葉片製造基地正在規劃,大同新能源產(chan) 業(ye) 投資公司正式成立。高端裝備製造一鏈,液壓挖機四輪一帶、配套油缸項目上馬,工程機械齒輪箱、油箱及配重項目落地,軌道車輪一廠智能產(chan) 線效能凸顯……一座座廠房,一個(ge) 個(ge) 項目,補齊了產(chan) 業(ye) 鏈條短板,昭示了美好未來。

  在位於(yu) 陽曲縣的山西合成生物產(chan) 業(ye) 生態園,一個(ge) 千億(yi) 級合成生物產(chan) 業(ye) 集群正在崛起。這是由山西綜改示範區引進凱賽生物打造的合成生物全產(chan) 業(ye) 鏈集聚園區,企業(ye) 投資建設的4萬(wan) 噸/年生物法癸二酸建設項目已投產(chan) 運營,年產(chan) 50萬(wan) 噸生物基戊二胺和90萬(wan) 噸生物基聚酰胺項目、240萬(wan) 噸/年玉米深加工及500萬(wan) 噸/年生物發酵液等產(chan) 業(ye) 鏈核心項目正有序建設推進。隨著“鏈主”企業(ye) 凱賽生物核心項目逐步投產(chan) 和下遊應用延伸,合成生物產(chan) 業(ye) 有望成為(wei) 我省標誌性、引領性轉型產(chan) 業(ye) 。

  2023年,產(chan) 業(ye) 園將重點針對產(chan) 業(ye) 鏈集群化發展,在工程塑料、民用紡織印染、工業(ye) 絲(si) 等領域展開招商工作,重點依托凱賽生物技術先進性、市場獨占性和生物基新材料在市場應用端的巨大增長空間,不斷吸引合成生物產(chan) 業(ye) 鏈下遊企業(ye) 入園,打造完成合成生物產(chan) 業(ye) 鏈閉環。

  位居中國醫藥工業(ye) 百強榜,成立於(yu) 1978年的亞(ya) 寶藥業(ye) 集團,發揮“鏈主”效應,與(yu) 鏈上300餘(yu) 家上下遊企業(ye) 建立合作關(guan) 係,扶持和培育中小企業(ye) ,使其進入亞(ya) 寶供應商體(ti) 係,助其快速發展,進而有效帶動芮城乃至運城醫藥集群經濟形成規模,增強產(chan) 業(ye) 鏈抗風險能力,激發產(chan) 業(ye) 鏈協同效應。通過挖掘與(yu) 當地企業(ye) 相契合的利益點開展合作,亞(ya) 寶每年配套采購原料藥、藥用玻管及包裝超過2億(yi) 元,去年為(wei) 上遊企業(ye) 解決(jue) 發展資金數千萬(wan) 元,幫助鏈上企業(ye) 贏得發展先機。

  各“鏈主”企業(ye) ,已經成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上的領頭雁,他們(men) 發揮自身優(you) 勢吸引上下遊企業(ye) ,形成了產(chan) 業(ye) 發展的雁陣集群效應。

  補鏈延鏈建鏈強鏈,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提質增效協同共贏

  推行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其目的在於(yu) “鏈主”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鏈核”企業(ye) 提質增效,加快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構建具有山西特色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在“鏈主”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的同時,我省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深入推進補鏈延鏈建鏈強鏈,推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同步發力。

  在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上,我省對接引進了一道新能源、海泰新能、晶科能源、中來矽基等多家光伏企業(ye) 、項目落地各市。其中晶科能源的加入,彌補了我省光伏產(chan) 業(ye) 鏈拉棒、切片環節缺失,形成中來—晶科的上遊產(chan) 業(ye) 鏈發展格局。

  在特鋼材料產(chan) 業(ye) 鏈上,太原市尖草坪區、中北高新區和太鋼集團形成三方合力,聚焦下遊深加工環節,吸引高端製造企業(ye) 落地投產(chan) ,簽約5個(ge) 項目,總投資17.55億(yi) 元。

  在鋁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鏈上,“鏈主”企業(ye) 中鋁華潤領航,引進航宇新材料智能製造研究院(山西)有限公司3D打印、航天航空精密鋁材製造、香港微硬鋁鎂合金壓鑄件等項目。元泰高導材料(山西)研究院研究的700兆帕級高強鋁合金棒製備技術,填補了國內(nei) 市場5G手機應用領域的空白,已與(yu) 華為(wei) 公司簽訂合同並實現量產(chan) 。

  目前,省級十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均具有比較優(you) 勢,全省各市也同步進行了市級產(chan) 業(ye) 鏈培育。11個(ge) 市共確定市級產(chan) 業(ye) 鏈109條,其中有50條市級產(chan) 業(ye) 鏈與(yu) 現有省級十大重點產(chan) 業(ye) 鏈重合,有39條市級產(chan) 業(ye) 鏈多個(ge) 市在同步培育。

  作為(wei) 轉型發展的主戰場,山西綜改示範區聚焦先進製造業(ye) 、數字經濟和現代服務業(ye) “2+1”主導產(chan) 業(ye) 體(ti) 係,重點培育5條省級產(chan) 業(ye) 鏈,重點產(chan) 業(ye) 鏈鏈上企業(ye) 共37戶,今年1—4月以來,實現工業(ye) 總產(chan) 值54.41億(yi) 元,同比增長44.19%。

  今年以來,山西綜改示範區圍繞工程機械產(chan) 業(ye) 鏈、煤機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鏈、軌道交通產(chan) 業(ye) 鏈、合成生物新材料產(chan) 業(ye) 鏈、光伏產(chan) 業(ye) 鏈、第三代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鏈這6條產(chan) 業(ye) 鏈,共落地招商引資項目14個(ge) ,項目計劃總投資近700億(yi) 元。

  “鏈”上招商、“鏈”上服務、“鏈”上發展,擴增產(chan) 業(ye) 鏈“朋友圈”……我省圍繞“鏈主”企業(ye) ,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匯聚,強化協作配套關(guan) 係,引進上下遊配套企業(ye) ,取得明顯成效。今年1—4月,我省十大重點產(chan) 業(ye) 鏈累計營收1588.2億(yi) 元,超過了1533.3億(yi) 元的預期目標。

  產(chan) 業(ye) 鏈的長度和強度,決(jue) 定著產(chan) 業(ye) 的競爭(zheng) 力和創新力,聚合產(chan) 業(ye) 鏈上各類企業(ye) ,打通上下遊,才能使各個(ge) 企業(ye) “串珠成鏈”。在新的征程中,我省將不斷引進行業(ye) 龍頭骨幹企業(ye) ,提升產(chan) 業(ye) 鏈整體(ti) 競爭(zheng) 力;大力培育中小企業(ye) ,提高產(chan) 業(ye) 鏈本地配套率;按照梯度培育路徑,打造具有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群體(ti) ,積極引導“小巨人”企業(ye) 爭(zheng) 當“鏈主”、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爭(zheng) 當“鏈核”、產(chan) 業(ye) 鏈鏈上企業(ye) 爭(zheng) 做“專(zhuan) 精特新”;堅持創新引領,加快提升產(chan) 業(ye) 鏈技術研發能力,推進校企合作開展技術研發;強化政策要素保障,持續打好政策組合拳,各方聯動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協同共贏、共同發展。(記者賀鍇 冷雪 晉帥妮 杜鵑)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