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通州區委書記孟景偉:全力以赴回答好“二十年之問”

發布時間:2023-07-04 16:19: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6月30日,北京十六區“一把手”談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係列主題

新聞發布會(hui)

通州區專(zhuan) 場召開。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人民網北京6月30日電 (記者李博)“北京城市副中心2016年啟動,到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能否利用這20年時間把副中心打造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發展樣板。”

  麵對“二十年之問”這個(ge) 時代課題,北京市通州區委書(shu) 記孟景偉(wei) 在6月30日召開的北京十六區“一把手”談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通州區專(zhuan) 場上表示,通州區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指引,加快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全力以赴回答好“二十年之問”。

  帶動超1.7萬(wan) 人到行政辦公區辦公生活

  孟景偉(wei) 介紹,城市副中心始終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ge) “牛鼻子”,對內(nei) 承接中心城區功能轉移,對外強化“兩(liang) 翼”齊飛發展態勢,並持續加快與(yu) 河北廊坊北三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

  城市副中心積極承載行政功能,保障完成了第一批41個(ge) 部門、約180家市級機關(guan) 集中入駐,帶動1.7萬(wan) 餘(yu) 人到行政辦公區辦公、生活。大力承接產(chan) 業(ye) 疏解,副中心累計實現81家央企二三級企業(ye) ,61家市屬國企及下屬企業(ye) 先後落戶。副中心全麵加快功能性項目建設,6條通達中心城區的軌道建成投用,安貞醫院、人民大學等一批優(you) 質資源落地發展。孟景偉(wei) 表示,副中心與(yu) 中心城區聯係更加緊密、吸附能力更加強勁、服務保障首都“四個(ge) 中心”作用進一步發揮。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yu) 北三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目前,京唐城際鐵路、密涿高速、京秦高速建成通車,地鐵平穀線、廠通路、廠通橋加快建設,主要道路和交通節點逐步串聯成網;連續舉(ju) 辦通州與(yu) 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hui) ,累計簽約項目160餘(yu) 個(ge) ,區域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快融合;一批學校、醫院共建項目完成,政務服務“區域通辦”機製邁入2.0時代。

  疏密有致的千年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 人民網記者 李博攝

  “副中心堅持每年千億(yi) 級的投資強度,今年集中推動217項重大工程,其中61項年底前完工。”孟景偉(wei) 介紹,副中心控規中確定的主要功能板塊擴點成麵:行政辦公區二期年底前竣工,第二批市級機關(guan) 即將入駐;運河商務區累計完工448萬(wan) 平方米,近2萬(wan) 家高端企業(ye) 實現落戶;文化旅遊區環球主題公園近兩(liang) 日入園遊客均超過5萬(wan) 人,創曆史新高,首旅集團總部、綜合交通樞紐、國際人才社區等五大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副中心三大新地標——大劇院、圖書(shu) 館、博物館即將亮相。孟景偉(wei) 表示,城市副中心立體(ti) 多維的“四梁八柱”框架日益完善,疏密有致的千年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在155平方公裏核心區之外,751平方公裏的副中心拓展區以特色小鎮建設為(wei) 依托,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深入實施,加速形成“眾(zhong) 星拱月、串珠成鏈、各美其美”的城市空間和功能布局。張家灣設計小鎮在智慧設計全方位應用、數字資產(chan) 全周期管理等多個(ge) 領域打造示範標杆,440餘(yu) 家創新設計和城市科技企業(ye) 落地發展。在台湖演藝小鎮,國家大劇院舞美藝術中心等項目亮相。在宋莊藝術創意小鎮,藝術嘉年華、藝術市集等公共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副中心腹地的“台馬板塊”,持續強化與(yu) 亦莊聯動協作,加快成為(wei) 科技創新、高端製造主陣地。

  “我們(men) 堅持新城老城融合發展的理念,‘建新’‘改舊’同步實施,下大力氣開展了老城區空間優(you) 化、功能重構、品質提升等一係列工作。”孟景偉(wei) 介紹,副中心累計推進91個(ge) 老舊小區改造,有序實施了八裏橋等6個(ge) 棚改項目,南大街騰退保護更新北部片區試點全麵啟動,一批家園中心加快建設,167條背街小巷“脫胎換骨”,600餘(yu) 個(ge) 功能性、景觀性小微項目建成投用,清新亮麗(li) 、宜居宜遊的老城新貌躍然而出。

  疏解承接雙向發力,產(chan) 業(ye) 結構迭代升級

  “副中心產(chan) 業(ye) 發展經曆了先減後增、引入標準由寬到嚴(yan) 、發展質效由低到高的深刻轉型提升過程。我們(men) 圍繞‘3+1’主導功能,全麵強化產(chan) 業(ye) 組織、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完善產(chan) 業(ye) 生態,現代金融、數字經濟等六大產(chan) 業(ye) 逐步聚能成勢。”孟景偉(wei) 說。

  城市副中心堅持疏解承接雙向發力,產(chan) 業(ye) 空間資源配置持續優(you) 化。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全球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加快建設,金融業(ye) 在地區生產(chan) 總值和稅收中所占比重均超過10%。“元八條”等支持數字經濟發展政策落地實施,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達到38個(ge) 。272家企業(ye) 獲評北京市“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26家企業(ye) 獲評國家級“小巨人”企業(ye) ,上市、掛牌企業(ye) 達到33家,均呈倍增態勢。

  城市副中心緊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加速打造“環球影城×大運河”國際消費體(ti) 驗區。環球主題公園城市大道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3家亞(ya) 洲首店、6家中國(內(nei) 地)首店、50家北京首店(旗艦店)落地發展。遠洋樂(le) 堤港等一批消費新場所全麵建成。“兩(liang) 區”建設不斷提速,1-5月,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e) 33家,同比增長43.48%。

  城市副中心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考評排名升至全市第一梯隊,企業(ye) 滿意度居全市第一。建立以“通八條”為(wei) 引領、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政策全麵助力的“1+N”產(chan) 業(ye) 政策生態體(ti) 係,累計給予150家企業(ye) 獎勵扶持。人才服務“直通車”機製為(wei) 100餘(yu) 家企業(ye) 提供落戶、子女入學、住房、醫療等服務。

  加快向沒有“城市病”城區邁進

  孟景偉(wei) 介紹,城市副中心持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治理水平、擴大生態福利,讓群眾(zhong) 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突出產(chan) 城融合,公共服務更加優(you) 質均衡。副中心更加突出城市功能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融合統一,累計建設籌集各類政策性住房6.4萬(wan) 套,“職住平衡”目標加快實現。人大附中、首師大附中、北京學校等17所優(you) 質學校批量入駐,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高於(yu) 全市平均水平。友誼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安貞醫院等5家三甲醫院陸續落地,一定程度降低了中心城區醫療壓力。

  突出數城融合,城市運行更加智慧高效。副中心城市治理、社會(hui) 治理、經濟治理等大腦基本建成,“一網一腦一平台一中心”的數字孿生城市底座加快建設,28項標杆示範項目全麵啟動。累計建成地下綜合管廊60餘(yu) 公裏,城市公共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台建成投用,城市對公共安全、安全生產(chan) 、自然災害等風險應對能力進一步增強。

  突出水城融合,綠色生態已成為(wei) 最鮮明底色。城市副中心全麵推進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成功創建北京平原地區首個(ge) 國家森林城市,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3.78%,建成萬(wan) 畝(mu) 以上森林組團8處、千畝(mu) 以上森林組團32處、各類公園51處。多河富水、藍綠交織的生態優(you) 勢全麵凸顯,大運河國家5A級旅遊景區加快創建,大運河京冀段實現全線旅遊通航。昔日“漕運古道”變身“生態走廊”,主要河流及沿線形成“生態會(hui) 客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