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路遙》首度來杭,再現“平凡的世界”
一筆寫(xie) 盡世間百態,一劇再現作家人生。7月4日、5日,話劇《路遙》在杭州大劇院上演,這是該劇獲得“五個(ge) 一工程”優(you) 秀作品獎後首次來杭演出。
話劇《路遙》由唐棟編劇、傅勇凡導演,是西安話劇院繼《柳青》後推出的又一力作。該劇寫(xie) 路遙人生的最後六年,講述他從(cong) 出版《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到獲得茅盾文學獎、奠定文學地位,直至離開人世。
“路遙是陝西文學界的一麵旗幟,其作品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即使到了今天,他的作品依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是高校中借閱量最高的圖書(shu) 之一。”西安話劇院院長、話劇《路遙》製作人任雪迎表示,講好文學巨匠路遙的人生之路,就是講好中國人不向命運低頭、奮起拚搏的民族精神。“所以塑造路遙的形象不僅(jin) 是藝術的需求,更是時代的需求、人民的需求。”任雪迎說。
故事在黃河纖夫堅實有力的號子聲中娓娓道來。話劇《路遙》莊嚴(yan) 、平實又樸素,還原在時代激流中、在日常生活中寫(xie) 作的人民作家路遙。劇中通過路遙自身的人際關(guan) 係網絡,將路遙置身於(yu) 真實而複雜的社會(hui) 環境之中,通過家庭、社會(hui) 、文學、鄉(xiang) 土等不同的層麵支撐起路遙這一人物形象的社會(hui) 和時代蘊涵。
劇中有一個(ge) 貫穿全劇的細節,就是作家的“武器”——永生牌鋼筆。這是程遠贈送給路遙的愛情信物,是路遙愛情回憶的形象符號。當路遙橫跨十年,曆經艱辛終於(yu) 完成《平凡的世界》,他興(xing) 奮地將已寫(xie) 完最後一章的永生牌鋼筆扔出了窗外,接到的恰恰就是他的“發小”高二強。這支筆書(shu) 寫(xie) 的《平凡的世界》正是高二強們(men) “真實的人生”。
整個(ge) 舞台有著油畫般的質感:黃河纖夫奮力於(yu) 母親(qin) 河畔、掌子麵炮聲過後的硝煙彌漫、吃鋼咬鐵的男子漢抱住風鑽、耕種的老牛奮力向前等,都是時代人生的隱喻。劇中陝北說書(shu) 《刮大風》《人想人》《貧不要憂愁富不可誇》等一唱三歎,增強人生況味的蒼涼感。
“我希望我的作品成為(wei) 弱者黑暗中的一盞燈、寒冷時的一盆火……隻要希望在,春天就在,未來就在……”話劇的最後,路遙堅定的聲音久久回蕩在蒼茫的黃土大地上。從(cong) 先前在文字之中尋找路遙,到如今在劇場燈光下感受路遙,杭州觀眾(zhong) 從(cong) 中讀懂了不一樣的路遙,也獲得了小說之外的巨大感動與(yu) 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