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醫療+服務 養老更舒心(辦實事 解民憂)

發布時間:2023-07-06 16:0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渤海灣畔,花香四溢,氣候宜人。中午過後,來自北京的湯林根老人和朋友們(men) 在一起隨著音樂(le) 練習(xi) 手鼓,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湯林根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二次和老伴兒(er) 向兆義(yi) 一起入住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光年裏康養(yang) 度假中心:“從(cong) 北京到這裏,兩(liang) 三個(ge) 小時的車程,非常方便。”近年來,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持續推進和深度融合,河北省不斷提高承接京津冀地區養(yang) 老需求服務能力,來河北養(yang) 老的北京、天津人越來越多。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河北省繼續積極穩妥提高社會(hui) 保障水平,突出問題導向、注重實際成效。全省各地加快建立健全醫療機構與(yu) 養(yang) 老機構業(ye) 務協作機製,促進醫養(yang) 結合,不斷提高養(yang) 老服務水平。

  完善硬件服務

  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人才

  果蔬農(nong) 科館、奇花館、異果館……在光年裏康養(yang) 度假中心,上百種熱帶、亞(ya) 熱帶果樹、蔬菜等吸引著不少遊客和老人。

  “入住中心的有以養(yang) 老為(wei) 主的本地老人,還有不少來自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的老人。今年來自北京的老人占比達到了65%左右。”光年裏康養(yang) 度假中心負責人李慧梅說。

  秦皇島康養(yang) 資源豐(feng) 富,光年裏康養(yang) 度假中心有著800畝(mu) 綠化園林,房間裏SOS一鍵呼叫器、智能體(ti) 征檢測睡袋、安全防護手環、感應夜燈等專(zhuan) 業(ye) 適老化居家型軟硬件設施,專(zhuan) 業(ye) 護理服務、保健醫療、文體(ti) 社團等一應俱全。

  京津冀協同發展為(wei) 這裏帶來了更好的醫療資源。“中心與(yu) 北醫三院聯動,邀請北京專(zhuan) 家定期來坐診,建立健康檔案。”李慧梅說,針對老年人常見的各類疼痛,中心開設了中醫、西醫、心理三維係統體(ti) 檢,根據檢查結果,采取特色理療項目進行緩解治療,幫助老人進行亞(ya) 健康調理、慢性病風險防控管理。

  從(cong) 開始的旅遊度假,到如今的旅居康養(yang) ,湯林根老兩(liang) 口對這裏讚不絕口:“這裏離海近,環境優(you) 美,中心還會(hui) 為(wei) 我們(men) 提供周邊旅行計劃,快成為(wei) 我們(men) 的第二個(ge) 家了。”

  在位於(yu) 河北廊坊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yang) 護中心養(yang) 老也成為(wei) 不少京津冀老人的選擇。

  走進燕達養(yang) 護中心,如同進入一個(ge) 大型社區,花草遍布,綠樹繁盛。林蔭路上,分布著塑膠小路,不少老人坐在路邊長椅上聊天、休息,怡然自得。

  2021年4月底,鍾奶奶因腦梗,半側(ce) 身體(ti) 癱瘓,住進了燕達養(yang) 護中心,需要24小時陪護。

  鍾奶奶雖然癱瘓臥床,但身上一直幹幹淨淨、沒有異味。“我每天收拾屋子,跟奶奶聊天,幫她擦洗身體(ti) 。奶奶身上清爽,心情也好。”護理人員範彥彥說。

  鍾奶奶的兒(er) 子邵忠說,在燕達養(yang) 護中心工作人員的照料下,母親(qin) 的心情和狀態比入住之前好了很多,不僅(jin) 說話連貫了,甚至還能和工作人員一起唱歌。

  “在養(yang) 護區,屋頂的天軌移位係統可以輔助老人實現轉移,方便老人站立、行走、康複、洗浴、如廁。”燕達養(yang) 護中心副總經理李東(dong) 輝介紹,智能床墊係統對高危老人身體(ti) 指標24小時監測,護士站的電腦屏幕上會(hui) 顯示使用老人的心率和呼吸頻次,自動報警。

  “燕達養(yang) 護中心還不斷建立完善的教育與(yu) 培訓管理體(ti) 係,加強專(zhuan) 業(ye) 護理人才培養(yang) ,為(wei) 承接京津養(yang) 老資源提供更專(zhuan) 業(ye) 的服務。”燕達國際健康城副總裁李海燕說。

  醫院合作共建

  便利醫療服務

  電動爬樓機、助餐臂托、站立輪椅……在國康秦皇島醫養(yang) 康養(yang) 老中心的一層展示大廳,可以看到很多康複輔具,滿足不同康複需求老人的使用。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動下,2017年3月,國家康複輔具研究中心秦皇島研究院成立,2019年3月,研究院籌建的國康秦皇島醫養(yang) 康養(yang) 老中心正式營業(ye) ,全麵建設國家養(yang) 老應急救援、康複輔具應用雙示範實踐基地。

  不久前,住在燕達養(yang) 護中心的鄧淑雲(yun) 不小心扭到了腰,一開始沒覺得多嚴(yan) 重,後來卻越來越疼。家庭醫生知道鄧淑雲(yun) 原本患有嚴(yan) 重的骨質疏鬆,趕緊為(wei) 鄧淑雲(yun) 檢查,確診她為(wei) 壓縮性骨折,急需做手術。燕達養(yang) 護中心主動與(yu) 家屬溝通,協調安排鄧淑雲(yun) 緊急入住緊鄰養(yang) 護中心的燕達醫院,並由北京朝陽醫院派駐燕達醫院的專(zhuan) 家劉清和為(wei) 鄧淑雲(yun) 進行手術。

  出院後,鄧淑雲(yun) 回到養(yang) 護中心。“剛開始我的血壓不穩定,家庭醫生、護士一天多次上門測量血壓、檢查身體(ti) 狀況。”鄧淑雲(yun) 說。現在有專(zhuan) 業(ye) 的護理員照看她的日常起居生活,中醫也經常上門為(wei) 她做針灸康複治療,“身體(ti) 恢複得好,住在這裏我心裏很踏實,子女也放心。”

  2014年起,燕達醫院與(yu) 北京朝陽醫院簽署合作共建協議,北京朝陽醫院多位重點科室的主任、學科帶頭人承擔起燕達醫院對應科室的業(ye) 務指導和學科建設工作,帶動燕達醫院重點學科的發展和醫療水平整體(ti) 提高。

  “經過多年的京津冀醫療合作發展,燕達醫院醫療水平大幅度提升,很多患者改變了一有病就往北京跑的習(xi) 慣。”劉清和說。

  近年來,燕達醫院通過先後與(yu) 北京朝陽醫院、天壇醫院等醫院深入合作,數十位北京專(zhuan) 家及名老中醫長期坐診,為(wei) 養(yang) 護中心入住老人提供了強大的醫療保障。

  李東(dong) 輝介紹,燕達醫院還開通了北京醫保實時刷卡結算,這裏的京籍老人不用奔波取藥看病。今年京津冀三地異地就醫實現“一卡通”,醫療服務變得更加便利。

  “醫養(yang) 康養(yang) 結合不是簡單組合關(guan) 係,而是一種機製上的無縫銜接,這種模式更加靈活,更能保障入住老人的身體(ti) 健康。”李海燕說,現在的養(yang) 老模式加強了康複板塊的服務供給,並由家庭醫生、護士主動上門提供基礎體(ti) 檢及診療服務,用標準化的健康管理服務,把醫療、康複、專(zhuan) 業(ye) 護理、生活照料、心理服務、社工服務和精神文娛相融合,變過去“以疾病為(wei) 中心”的被動服務為(wei) “以健康為(wei) 中心”的主動服務。

  各類特色活動

  豐(feng) 富精神生活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國不會(hui) 忘記,不會(hui) 忘記我……”吃完晚飯,80多歲的韓芙梅和劉昭老人在家裏一起練習(xi) 著在“百人合唱團”新學的歌曲《祖國不會(hui) 忘記》,歌聲鏗鏘有力。

  每周二和周五的下午,韓芙梅和劉昭都會(hui) 去參加燕達養(yang) 護中心的“百人合唱團”活動,和老朋友們(men) 一起學歌曲、聊生活。

  “來到燕達後,我在老年大學學習(xi) 了跳舞、腰鼓、模特和合唱,每天都很充實,‘日程表’滿滿的。”韓芙梅說。

  每當韓芙梅在老年大學學習(xi) 腰鼓和跳舞的時候,劉昭就在旁邊的棋牌室下棋,等韓芙梅下課後,一起到營養(yang) 餐廳用餐。

  燕達養(yang) 護中心建設的多功能大街貫穿東(dong) 西,功能多種多樣:黨(dang) 員活動室、老年大學、各類特色餐廳、電影院、健身房、圖書(shu) 館、陽光種植房……全麵滿足老人的生活需求。

  根據入住老人不同的興(xing) 趣愛好,老年大學設有書(shu) 法、繪畫、歌詠、手工、京劇等40多門課程;還定期舉(ju) 辦電影放映、健康養(yang) 生講座、書(shu) 法筆會(hui) 、交誼舞會(hui) 等繽紛活動;先後成立燕達愛晚書(shu) 畫社、燕達金色年華合唱團,燕達東(dong) 方京劇社等多個(ge) 文娛社團,讓老人在養(yang) 護中心真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le) 。

  “燕達養(yang) 護中心三期項目設置床位4694張,預計今年10月投入使用,落成之後,將進一步提升燕達承接京津冀地區養(yang) 老養(yang) 護需求的服務能力。”李海燕說。

  廊坊市民政局一級調研員、副局長楊建光介紹,依托優(you) 越的地理位置、優(you) 良的生態環境和豐(feng) 富的康養(yang) 資源,廊坊正在加快布局醫養(yang) 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圍繞承接北京養(yang) 老需求,目前,廊坊市在建、新開工及謀劃醫養(yang) 康養(yang) 項目共23個(ge) ,總投資達395.1億(yi) 元。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06日 13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