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 電力保供在行動
今夏,部分地區出現連續性高溫天氣。來自中國電力企業(ye) 聯合會(hui) 的數據顯示,預計今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3.7億(yi) 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萬(wan) 千瓦左右,迎峰度夏期間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ti) 緊平衡。
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指出,要做好迎峰度夏電力供應保障。近日,記者來到河北、四川等地電力保供一線,看各地如何多措並舉(ju) ,確保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平穩有序供應。
——編 者
河北秦皇島港——
提高響應速度 保障電煤運輸
本報記者 張騰揚
“請求支援!”
近日,一封搶運電煤“告急函”轉到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皇島港”)九公司,公司隨即調整作業(ye) 計劃。
“‘凱航發展’號優(you) 先靠離泊901泊位,同時啟動配煤作業(ye) ,確保最快速度完成裝船。”公司業(ye) 務部部長張金豐(feng) 緊急調度各環節,“清攢垛效率再提高”“作業(ye) 過程保障安全,注意投用霧炮減少揚塵”……最終,經各部門密切配合,港口用17個(ge) 小時完成6萬(wan) 噸電煤裝船任務,“凱航發展”號提前兩(liang) 小時順利離港駛往浙江。
在港口“出口”緊鑼密鼓裝船運輸的同時,在“入口”處,一列列滿載電煤的列車自大秦(大同—秦皇島)鐵路飛馳而來,陸續抵達卸車機房。卸車部運行丁班司機王濤坐在屏幕前,輕點按鈕,係統自動控製列車進行定位、翻轉等動作。隻見大型自動化設備“抱”緊一組三節車廂同時翻轉,滾滾電煤瞬間被傾(qing) 倒在落料鬥內(nei) 。抑塵裝置同步噴出的高壓水霧,抑製煤粉飛揚,使卸車機房保持幹淨整潔。隨後,電煤被帶式輸送機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堆場,堆場煤炭再經取料機取料、帶式輸送機傳(chuan) 送至碼頭後,由裝船機裝運進碼頭停泊的貨輪上,整個(ge) 過程行雲(yun) 流水。
堅持科技賦能,秦皇島港建設特大型煤炭樞紐全流程自動化碼頭,全麵提升電煤運輸效率。目前,秦皇島港已實現全天候高效作業(ye) 、全工況實時監控、全流程一體(ti) 化作業(ye) ,夯實能源通道的設備保障基礎。
近期氣溫攀升,各地用煤需求呈增長態勢。秦皇島港作為(wei) 大秦鐵路出海口,是我國陸上“西煤東(dong) 運”到港口“北煤南運”的重要節點。目前,秦皇島港強化礦、路、港、航、電等各運輸環節溝通協同,積極保障電煤運輸:優(you) 先安排重點礦企到港貨源接卸,全力保證港口電煤庫存充足穩定;優(you) 先安排電煤列車進港,不斷提高電煤進港作業(ye) 效率。據統計,今年1至5月,秦皇島港煤炭船舶平均待泊停時同比壓減14.4%。
四川雅礱江兩(liang) 河口水電站——
能源靈活互濟 提升供電能力
本報記者 李凱旋
在平均海拔達到300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山峰間天色暗沉,細密的雨滴落下來,雨水匯入雅礱江,水電機組運轉,轉化為(wei) 電力。這是去年3月投產(chan) 發電的兩(liang) 河口水電站,總庫容達108億(yi) 立方米,是四川省內(nei) 庫容最大的水庫電站,在迎峰度夏關(guan) 鍵期起到舉(ju) 足輕重的作用。
兩(liang) 河口建設管理局局長王金國介紹,汛期兩(liang) 河口水庫水位升高,除正常發電用水需求外,多餘(yu) 水量便成為(wei) 積蓄的能量。水庫蓄水後,通過科學調度、補償(chang) 調節,還能給雅礱江中下遊、金沙江下遊和長江幹流上的電站累計增加兩(liang) 河口自身3倍的發電量,一定程度上改善電力“豐(feng) 餘(yu) 枯缺”的結構性矛盾。
來到地下廠房,值班人員正對各區域的設備逐一巡視檢查。據介紹,兩(liang) 河口水電站現已完成全部投產(chan) 以來首輪機組檢修維護工作,發電設備穩定性、可靠性得到極大提升。“目前機組處於(yu) 最優(you) 工況,具備大發滿發保障能力。”王金國說。目前,兩(liang) 河口水電站還成立了迎峰度夏專(zhuan) 班,製定汛期大發電保障方案;同時,電站防洪度汛方案、應急預案及專(zhuan) 項事故預想一一落實,應急隊伍、物資均已準備妥當。
陽光灑下,被百萬(wan) 塊光伏板覆蓋的山嶺猶如身披銀甲。6月25日,同在甘孜州的柯拉一期光伏電站並網發電,通過延綿50公裏的輸電線路,光伏電力將接入兩(liang) 河口水電站“打捆”送出。“靠天吃飯”的光伏發電具有間歇性、波動性的先天不足,具有充足調節能力的兩(liang) 河口水電站通過優(you) 化調度和水電機組快速靈活調節,可將其調整為(wei) 平滑、穩定的優(you) 質電源,提升迎峰度夏保供能力。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集控中心副主任繆益平介紹,今年6至10月迎峰度夏關(guan) 鍵時期,以兩(liang) 河口水電站為(wei) 重點的雅礱江梯級水電站保供能力預計為(wei) 494億(yi) 千瓦時,比去年增發23億(yi) 千瓦時。加上今年陸續投產(chan) 的柯拉光伏電站等新能源電源,同期發電量預計還將增加9億(yi) 千瓦時。
福建榕城特高壓交流變電站——
應用智能巡檢 全麵排查隱患
本報記者 施 鈺
7月的八閩大地,烈日當頭。位於(yu)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大湖鄉(xiang) 新塘村的榕城特高壓交流變電站裏,更是熱浪滾滾。走進站內(nei) 設備區,眼前鐵塔林立,耳畔傳(chuan) 來變壓器運行和特高壓輸電導線發出的聲音。
作為(wei) 福建電網與(yu) 華東(dong) 電網聯網的主通道,榕城特高壓交流變電站是福建省在運的唯一一座特高壓變電站。在這裏,來自發電廠的電能通過1000千伏的輸電線路送往浙江。
國網福建超高壓公司變電一次檢修人員吳凱越頭戴安全帽走進設備區,隻見他推動手中的遙控杆,操縱無人機升空至30米高,設定飛行軌跡,通過遙控屏幕檢查變壓器等設備運行情況。“這次巡檢重點關(guan) 注往年產(chan) 生問題的點位,查看設備頂部是否出現滲油、異常發熱、螺栓鬆動、金具掛點鏽蝕等情況。”吳凱越介紹,過去檢修人員隻能用手持設備,在地麵檢查設備高處情況,存在視覺盲區。如今借助無人機,檢修人員能更詳細檢查設備,巡檢效率也大大提高。
在吳凱越身邊,一個(ge) 及膝高的白色機器人正沿著設定的巡視路線行駛,識別道路兩(liang) 邊設備表計上的各項數據,並上傳(chuan) 至遠程智能巡視係統。與(yu) 此同時,變電站值班室內(nei) 的工作人員已經坐在電腦前,在係統中查看實時傳(chuan) 回的各項數據。“如果設備數據出現異常,值班人員會(hui) 立即前往現場核實,保障設備穩定運行。”變電運維人員楊政煜說。
6月15日,福建電網主網正式進入迎峰度夏保供電狀態。按照電力部門預估,今年夏季,福建全省最高用電負荷比去年夏季最高負荷增長5.9%。此外,今年迎峰度夏期間,福建預估向華東(dong) 輸送電量超43億(yi) 千瓦時。榕城特高壓交流變電站運維班班長齊孝輝介紹,用電高負荷期間,變電站將進行每周一次的全站測溫,重點項目巡視周期也將從(cong) 兩(liang) 天一次縮短至一天一次甚至一天兩(liang) 次。同時,變電站已按照檢修計劃,完成了紅外精確測溫、特高頻局放檢測等各項帶電檢測檢修工作。
安徽淮北譚家變電站——
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參與(yu) 智慧調峰
本報記者 李俊傑
走進位於(yu)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的35千伏譚家變電站,整齊排放的逆變電源倉(cang) 和蓄電池倉(cang) 引人注目。譚家變電站運維人員劉婧岩介紹:“這是一台10兆瓦/10兆瓦時的磷酸鐵鋰儲(chu) 能裝置,用來儲(chu) 存由周邊分布式光伏電站生產(chan) 但就地消耗不完的電能。如今,淮北譚家變電站不僅(jin) 僅(jin) 是一座變電站,更是一座集源網荷儲(chu) 於(yu) 一體(ti) 的能源樞紐站。”
何為(wei) 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能源樞紐站?劉婧岩介紹,原來的譚家變電站僅(jin) 有網、荷兩(liang) 種功能,即通過上級220千伏楊柳變電站接入大電“網”獲取電能,並為(wei) 周邊2.85萬(wan) 戶村民和1.7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灌溉用電負“荷”提供保障。升級改造後,譚家變電站接入了383戶村民家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作為(wei) “源”,同時新增“儲(chu) ”能裝置,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能源樞紐站由此形成。
臨(lin) 近中午,譚家變電站主控室內(nei) ,電話鈴聲響起。“將1號、2號儲(chu) 能並網功率設置為(wei) 負2000千瓦。”電話那頭,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淮北供電公司調控中心傳(chuan) 來調令。
負的並網功率,意為(wei) 儲(chu) 存無法及時消納的電能。劉婧岩解釋,有了儲(chu) 能裝置,通過設置並網功率,白天可以把周邊分布式光伏電站生產(chan) 的多餘(yu) 電能存起來,保障新能源消納;等到晚間用電高峰時,再將儲(chu) 能裝置內(nei) 的電能送入村民家中,保障電力供應。
前不久,安徽省市縣三級電力調度控製中心協同,還順利完成了對譚家變電站儲(chu) 能裝置充放電的遠程調控。“未來,隨著省內(nei) 類似譚家變電站的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能源樞紐站越來越多,由本地調控中心點對點調度的方式會(hui) 漸漸淡出,省市縣三級電力調度控製中心根據地區負荷情況,可以對儲(chu) 能裝置進行實時自動調節。目前,針對儲(chu) 能裝置實現與(yu) 省地調主站AGC(自動發電控製)聯調,安徽譚家變電站還是首座,這對儲(chu) 能參與(yu) 區域電網調峰起到示範引領作用。”淮北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季坤介紹,截至目前,譚家變電站已參與(yu) 區域電網調峰54次,累計消納新能源電量42萬(wan) 千瓦時。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07日 0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