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件(組)精品文物亮相晉祠 講述“母親河”的前世今生
人民網太原7月6日電(記者段思齊)“黃河遠上白雲(yun) 間,一片孤城萬(wan) 仞山。”今日,“萬(wan) 流同歸—黃河流域根祖文化展”在晉祠博物館開幕。展覽匯集了黃河流域7省20餘(yu) 家文保單位的近百件(組)文物精品和內(nei) 涵豐(feng) 富的文化元素,展期三個(ge) 月。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滋養(yang) 了百萬(wan) 年的人類史、一萬(wan) 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積澱出了炎黃子孫厚重堅毅的文明性格與(yu) 成熟剛健的文明特質。
本次展覽展品豐(feng) 富,形式多樣,製作精良,時間跨度自上萬(wan) 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直至當下,反映了黃河流域的文明發展及演變軌跡,既闡述了黃河文化的悠久曆史與(yu) 深厚底蘊,又提煉出黃河文化的精神內(nei) 核與(yu) 時代價(jia) 值。
展覽分為(wei) 天、人、根、祖四個(ge) 單元,介紹了黃河的形成與(yu) 流域狀況,講述了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與(yu) 相關(guan) 文化;分別從(cong) 文化、經濟、政治的角度介紹黃河對於(yu) 中華文明發展的意義(yi) 與(yu) 貢獻。同時展示了自黃河流域發展壯大的華夏文明如何在曆史的進程中走出搖籃,如種子般在更為(wei) 寬廣的天地中書(shu) 寫(xie) 黃河文化的故事。
據悉,2022年太原市文物局指導晉祠博物館牽頭組建了黃河流域7省14家文保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黃河尋根問祖文化聯盟。今後,晉祠博物館還將繼續攜手文物收藏單位與(yu) 學術研究院所,進一步用好聯盟平台,增強學術交流和良性互動,積極探索文物研究與(yu) 保護利用的新途徑,講好文物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