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高質量發展“半年報”
重要之年,船行中流,書(shu) 寫(xie) 不尋常的一頁。
“今年發展環境還會(hui) 有很大不確定性,內(nei) 蒙古經濟仍然會(hui) 麵臨(lin) 較大下行壓力,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承壓負重、跳起摸高。我們(men) 必須樹立信心,把弦兒(er) 繃起來、把勁兒(er) 鼓起來,堅持發展不動搖,加快發展不懈怠,要有雄心壯誌把總量做大、把家底攢足。”年初,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句句千斤、字字如磐。
“推動傳(chuan) 統能源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能源,做大做強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內(nei) 蒙古發展的重中之重”“要加快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積極發展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6月5日至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第四次在內(nei) 蒙古考察,為(wei) 內(nei) 蒙古謀篇布局、把脈定向。
(一)雄心壯誌,把總量做大把家底攢足
牢記囑托,內(nei) 蒙古不遺餘(yu) 力抓項目。
1月19日,自治區政府印發《內(nei) 蒙古自治區2023年堅持穩中快進穩中優(you) 進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熱氣騰騰的120條“政策清單”,給市場送出開年政策“大禮包”,釋放政策紅利,助力農(nong) 牧業(ye) 優(you) 質高效轉型,推動工業(ye) 調整優(you) 化升級,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3月31日,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發出2023年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動員令,330個(ge) 重大項目同時按下“集中開工鍵”,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多個(ge) 領域重大項目建設駛上“快車道”。
“我們(men) 滾動梳理年度計劃實施政府投資5000萬(wan) 元、企業(ye) 投資億(yi) 元以上重大項目清單,推動各審批部門清單式管理,分類施策推進。今年前5個(ge) 月,全區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同比增長35.3%,增速居全國第三位。截至5月底,全區已開複工重大項目3070個(ge) ,開複工率97%。”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chan) 投資處副處長張國棟介紹。
牢記囑托,內(nei) 蒙古全力以赴抓招商。
1月29日,內(nei) 蒙古“新春第一會(hui) ”——全區招商引資暨優(you) 化營商環境大會(hui) 在呼和浩特召開,下達2023年招商引資目標任務書(shu) 。
3月20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與(yu) 中央企業(ye) 深化合作座談會(hui) 暨招商引資(京津冀地區)推介及項目簽約儀(yi) 式在北京舉(ju) 行。來自京津冀地區78家企業(ye) 的負責人與(yu) 自治區成功簽約項目80個(ge) ,協議總投資2434億(yi) 元。
4月24日,自治區政府在浙江省杭州市舉(ju) 辦麵向長三角地區招商引資推介會(hui) 暨合作項目簽約儀(yi) 式。活動現場集中簽約項目108個(ge) ,協議總投資2757億(yi) 元。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製造業(ye) 500強企業(ye) 以及“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簽約金額占比近30%。
一場場簽約、一項項活動不斷刷新著招商引資“進度條”。1-5月,全區共實施總投資500萬(wan) 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1915項,同比增長61.6%;引進國內(nei) 到位資金1262.1億(yi) 元,同比增長78.9%。
牢記囑托,內(nei) 蒙古精準發力抓消費。
3月31日,內(nei) 蒙古2023消費提振年暨首府惠民消費季活動全麵開啟。呼和浩特市組織開展“樂(le) 享消費·惠購青城”2023首府惠民消費季活動,推出3800萬(wan) 元惠民消費券發放等五大板塊活動;包頭市圍繞八大主題重點打造“約惠鹿城”消費品牌……
4月28日,2023年內(nei) 蒙古房地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展覽會(hui) 在呼和浩特市開幕。自治區12盟市與(yu) 房地產(chan) 企業(ye) 和銀行機構集中簽約。呼和浩特市43家銀企意向簽約授信金額226.1億(yi) 元,全區12盟市共計427家銀企意向簽約授信總金額883.16億(yi) 元。
端午節期間,內(nei) 蒙古各盟市依托資源優(you) 勢,以燒烤、露營、采摘、旱雪、泵道等多種方式發力消費端。自治區文旅廳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全區接待國內(nei) 遊客833.22萬(wan) 人次,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51.49億(yi) 元。
消費熱起來,經濟活起來。1-5月份,全區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2052億(yi) 元,同比增長9.3%,與(yu) 全國平均水平持平。
(二)合力助推,“五大任務”見行見效
6月29日,我國首個(ge) 萬(wan) 噸級新能源製氫項目——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納日鬆光伏製氫產(chan) 業(ye) 示範項目成功製取第一方氫氣。該項目是內(nei) 蒙古首批批複、首個(ge) 開工、首個(ge) 產(chan) 氫的風光製氫一體(ti) 化示範項目,標誌著內(nei) 蒙古風光製氫一體(ti) 化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至此,內(nei) 蒙古正式掀開綠氫“製儲(chu) 輸用”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帷幕。
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內(nei) 蒙古量身定製的“五大任務”之一。內(nei) 蒙古一方麵全力推動傳(chuan) 統能源“老樹發新芽”,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另一方麵全力推動新能源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聚焦風光氫儲(chu) “追風逐日”開辟新賽道。
“內(nei) 蒙古持續加強頂層設計,一手抓新能源開發,一手抓新能源裝備製造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努力打造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全區已印發實施‘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及可再生能源、油氣、技術創新、氫能、能源數字化專(zhuan) 項等多個(ge) 專(zhuan) 項規劃,製定了關(guan) 於(yu) 推進風電光伏、儲(chu) 能、氫能、新能源裝備高質量發展意見等係列規劃和指導性文件。聚焦‘風光氫儲(chu) ’4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由自治區領導擔任‘鏈長’,一體(ti) 化推進新能源開發與(yu) 裝備製造業(ye) 、運維服務協同發展。”張國棟介紹。
目前,自治區3個(ge) 單體(ti) 1200萬(wan) 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呼包鄂風光氫儲(chu) 全產(chan) 業(ye) 鏈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風電整建製配套能力500萬(wan) 千瓦、光伏組件供給能力1000萬(wan) 千瓦。前5個(ge) 月,全區新能源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37.6%。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ge) “工業(ye) 內(nei) 蒙古”,正在由願景變為(wei) 現實。
圍繞推動“五大任務”建設,內(nei) 蒙古扛牢責任、奮力作為(wei) 。
6月1日,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作出決(jue) 議,決(jue) 定批準2023年自治區本級預算調整方案,為(wei) 落實兩(liang) 件大事提供資金保障。2023年自治區本級一般公共預算總收支均由3892.9億(yi) 元調整為(wei) 3997.9億(yi) 元,增加105億(yi) 元;自治區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收支均由345.6億(yi) 元調整為(wei) 569.6億(yi) 元,增加224億(yi) 元。
今年5月底到6月底,自治區政府連續組織召開“以兩(liang) 件大事為(wei) 主抓手推進內(nei) 蒙古現代化建設”13場新聞發布會(hui) ,為(wei) 完成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交給內(nei) 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兩(liang) 件大事聚焦發力。
以金融業(ye) 為(wei) 例,全區金融機構構建起以維護北疆金融安全穩定為(wei) 核心,以能源金融、農(nong) 牧金融、口岸金融為(wei) 主體(ti) ,以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為(wei) 動力的“一核三體(ti) 兩(liang) 翼”區域金融體(ti) 係,出台金融支持綠色發展、民生普惠、能源產(chan) 業(ye) 、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製造業(ye) 以及向北開放等指導意見。5月末,全區銀行業(ye) 各項貸款餘(yu) 額28902.33億(yi) 元,同比增長10.66%。5月末,全區小微企業(ye) 貸款餘(yu) 額8138.57億(yi) 元,同比增長10.08%。真金白銀推動“五大任務”見行見效。
點上開花,麵上結果。
生態安全屏障方麵,到6月29日,今年內(nei) 蒙古造林247.85萬(wan) 畝(mu) 、防沙治沙438.57萬(wan) 畝(mu) 。深入研究部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
安全穩定屏障方麵,舉(ju) 一反三開展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紮實推進“乙類乙管”各項措施,疫情防控實現平穩轉段。
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方麵,烏(wu) 蘭(lan) 布和大型風光基地獲批,全區在建和批複待建新能源規模達1.5億(yi) 千瓦、占全國的1/3。1-5月新增新能源並網裝機627萬(wan) 千瓦,同比增長5倍。氫儲(chu) 裝備製造實現零的突破。
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方麵,開工新建高標準農(nong) 田322萬(wan) 畝(mu) ,新增設施農(nong) 業(ye) 已開工建設11萬(wan) 畝(mu) ,糧食播種麵積超過1.1億(yi) 畝(mu) ,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草種繁育缺地問題基本解決(jue) ,種植飼用燕麥、羊草、苜蓿221.3萬(wan) 畝(mu) 。
向北開放橋頭堡方麵,1-5月,全區口岸過貨量3849.5萬(wan) 噸,同比增長159%,開行中歐班列增長87.8%。全區外貿進出口額757.8億(yi) 元,同比增長38.4%,增速高於(yu) 全國33.7個(ge) 百分點。
(三)持續發力,轉型升級不斷推進
砥柱中流,折衝(chong) 千裏。
“今年以來,全區上下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內(nei) 蒙古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力推進‘五大任務’見行見效,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態勢,轉型升級持續推進。”自治區統計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
新的趕考之路上,內(nei) 蒙古以行動作答,持續推動轉型升級,交出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五個(ge) 大起底”持續深化——9326個(ge) 待批項目的審批手續全部辦結,64.6億(yi) 元的財政沉澱資金實現應繳盡繳,累計盤活“半拉子”工程項目348個(ge) 、處置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33.26萬(wan) 畝(mu) 、處置開發區長期停產(chan) 企業(ye) 和僵屍企業(ye) 178戶。
創新短板加快補齊——北大鄂爾多斯能源研究院揭牌成立,包頭獲得“世界綠色矽都”稱號,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即將投用。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速起勢——1-5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8%,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3.2個(ge) 百分點。其中,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勢較好,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同比分別增長18.2%和20.9%。全區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發電量2838.1億(yi) 千瓦時,位居全國第一。全區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火力發電量、風力發電量分別占同期全國發電量的9.1%、14.9%,均位居全國第一。
與(yu) 央企合作持續優(you) 化——推動中交集團在內(nei) 蒙古設立子公司,促成26家央企與(yu) 規上企業(ye) 在內(nei) 蒙古完成“分改子”,4家央企新能源總部或子公司在呼和浩特落戶,同東(dong) 方電氣、航天科工等簽訂新的合作協議。
國企扭虧(kui) 增效——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自治區國資委監管企業(ye) 盈利麵由去年的55%提高到74%,包鋼集團前5個(ge) 月實現利潤12.72億(yi) 元,在全國鋼企排第七位。
京蒙協作不斷深化——積極推進綠電和綠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進京,京蒙合作“六個(ge) 倍增計劃”落地實施,兩(liang) 地各層麵互動交流更加密切。
服務業(ye) 持續加碼——1-4月份,全區規模以上服務業(ye) 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12.3%。交通運輸、倉(cang) 儲(chu) 和郵政業(ye) 營業(ye) 收入增長較快,同比增長15.1%。接觸型服務業(ye) 增勢良好,航空旅客運輸業(ye) 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105.9%。
經濟運行穩中優(you) 進——一季度,全區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5.6%。前5個(ge) 月,全區固定資產(chan) 投資、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5.3%、6.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在去年同期高基數基礎上增長16.6%。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月28日到29日,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會(hui) 在鄂爾多斯市隆重舉(ju) 辦;7月1日到3日,首屆中國綠色算力大會(hui) 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截至6月30日,內(nei) 蒙古首批發放穩崗返還資金3127萬(wan) 元,惠及1040家企業(ye) 6.68萬(wan) 名參保職工……
百舸爭(zheng) 流,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勇進者勝。全區上下,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內(nei) 蒙古的深情囑托感恩奮進,向著闖新路、進中遊的目標紮實邁進,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內(nei) 蒙古新篇章。(記者 李永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