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陳敏爾張工在專題調研天津市科技創新工作時強調:強化協同創新 堅持產學研深度融合 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發布時間:2023-07-27 10:55:00來源: 天津日報

  原標題:強化協同創新 堅持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 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

  7月26日,在深入開展主題教育之際,天津市委書(shu) 記陳敏爾,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張工再次帶隊前往高校、科研平台、科技企業(ye) ,專(zhuan) 題調研天津市科技創新工作並座談交流。陳敏爾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堅持“四個(ge) 麵向”,強化協同創新,推動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把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為(wei) 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主題教育中央第二指導組副組長劉明波參加調研。市領導連茂君、王旭、王力軍(jun) 、朱鵬,南開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慶山、校長陳雨露,天津大學校長金東(dong) 寒分別參加。

  陳敏爾、張工來到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了解南開大學化學學科發展、實驗室建設和科研成果情況。在核磁共振大型儀(yi) 器平台,師生們(men) 回憶講述了2019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實驗室視察時的場景。陳敏爾強調,要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充分利用高校優(you) 勢學科,深化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校際合作,攻克更多關(guan) 鍵核心技術,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走進位於(yu) 天開高教科創園的物質綠色創造與(yu) 製造海河實驗室,陳敏爾、張工察看新能源水係電池實驗室和科研成果轉化展區,了解實驗室運營管理、研發轉化、落地產(chan) 業(ye) 化等情況,與(yu) 課題組成員交流探討。陳敏爾說,要完善創新機製,推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成果加快從(cong) 實驗室走向生產(chan) 線。

  在天津國家芯火雙創平台,陳敏爾、張工聽取天津市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發展和平台服務創新創業(ye) 情況匯報,察看孵化企業(ye) ,詢問企業(ye) 發展中有什麽(me) 困難和問題。陳敏爾強調,要完善全鏈條全流程的科技服務體(ti) 係,打造科創服務生態圈,為(wei) 創新創業(ye) 者提供實現夢想的沃土。有關(guan) 部門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用心用情幫助企業(ye) 紓困解難,推動各項惠企政策落地落實。

  陳敏爾、張工來到曙光信息產(chan) 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察看國家先進計算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了解公司信創產(chan) 業(ye) 發展和計算機全鏈產(chan) 品研發應用情況。陳敏爾強調,要聚焦國家戰略和產(chan) 業(ye) 發展重大需求,加大企業(ye) 創新支持力度,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ye) 集聚,推進智能科技、信創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成龍配套、成鏈成群。

  陳敏爾在調研中強調,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把握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持續推進科教興(xing) 市人才強市行動,以科技創新促進產(chan) 業(ye) 煥新,為(wei) 天津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科技動能。要更加注重協同創新,加快建設高效協同創新體(ti) 係,提高科技創新整體(ti) 效能。強化學科協同,加強智能科技、低碳科技、生命科技等領域間的貫通協作,實現聯動互促、優(you) 勢互補。強化產(chan) 學研協同,聚焦科技創新供需匹配對接,加強信息共享和要素保障,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強化創新主體(ti) 協同,構建龍頭企業(ye) 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ti) 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ti) 。強化區域協同,深化京津冀協同創新,把北京科技創新優(you) 勢和天津先進製造研發優(you) 勢結合起來,提升科技創新增長引擎能力。要切實找準工作抓手,圍繞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延伸創新鏈,不斷提高創新策源能力、成果轉化能力、科創服務能力。持續推進天開高教科創園高質量建設、高效率運行,完善各項配套服務。抓好實驗室建設,爭(zheng) 創更多全國重點實驗室,建強海河實驗室,用好市級重點實驗室。抓好一批重點龍頭企業(ye) 、“鏈主”企業(ye) ,更好發揮帶動作用。培育壯大一批成長性好、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創新型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支持企業(ye) 上規上雲(yun) 上市。引育打造一批檢驗檢測、價(jia) 值評估、知識產(chan) 權等科技服務機構,提升科創服務能力水平。

  張工強調,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紮實實施科教興(xing) 市人才強市等行動,按照主題教育要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要推動天津市優(you) 勢科技資源與(yu)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效銜接,夯實基礎、深挖潛力,支持海河實驗室聚焦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技術實現突破,持續推進天開高教科創園建設,激發南開、天大等高校創新策源能力。要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更好發揮“鏈主”企業(ye) 作用,探索以融資租賃方式助力科技服務業(ye) 發展,構建日益完備產(chan) 業(ye) 生態。要建好用好國之重器,積極引進建設更多關(guan) 鍵平台設施,集聚算力等資源服務要素,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央指導組成員,市政府秘書(shu) 長,市有關(guan) 部門、濱海新區、南開區負責同誌等參加。(記者 於(yu) 春灃 米哲 劉國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