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人民觀點)
人民作為(wei) 曆史的創造者,不僅(jin) 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注重從(cong) 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總結新鮮經驗,上升為(wei) 理性認識,提煉出新的理論成果
2020年9月17日,湖南長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專(zhuan) 門請來基層代表,聽取大家對“十四五”規劃編製的意見和建議。他們(men) 中有鄉(xiang) 村教師、農(nong) 民工,也有貨運司機、種糧大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道急難愁盼、談難點痛點、提解決(jue) 辦法。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hui) ,彰顯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人民情懷,也是我們(men) 黨(dang) 堅持問計於(yu) 民、廣集民智的生動縮影。
馬克思主義(yi) 是人民的理論,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yi) 的本質屬性。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開辟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進行第六次集體(ti) 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學習(xi) 時指出:“要注重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馬克思主義(yi) 是為(wei) 人民立言、為(wei) 人民代言的理論,是為(wei) 改變人民命運而創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feng) 富和發展的,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這為(wei) 我們(men) 廣泛汲取人民智慧、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指明了前進方向。
人民作為(wei) 曆史的創造者,不僅(jin) 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cong) “楓橋經驗”到小崗村大包幹,從(cong) 塞罕壩植樹造林到“小木耳、大產(chan) 業(ye) ”……回溯過往,新生事物的產(chan) 生和發展、思想認識的深化和突破、實踐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yi) 萬(wan) 人民的實踐和智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成果,都是黨(dang) 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ti) 智慧的結晶。無論是毛澤東(dong) 思想、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無不源自於(yu) 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創造。”一百多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深深植根人民群眾(zhong) ,認真聽取人民群眾(zhong) 的呼聲,積極吸收人民群眾(zhong) 的智慧,善於(yu) 總結人民群眾(zhong) 的經驗,把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作為(wei) 黨(dang) 的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發展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yu) 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為(wei) 增進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統一提供了堅實思想基礎。
堅持人民至上,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根本立場。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zhong) 、深入實際,了解情況、問計於(yu) 民,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3年以來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先後56次參加團組審議討論,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匯聚眾(zhong) 智,讓人民所思所盼融入國家發展頂層設計;先後7次主持召開中央扶貧工作座談會(hui) ,走遍14個(ge)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形成了內(nei) 涵豐(feng) 富、思想深刻、體(ti) 係完整的精準扶貧重要論述,成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在兩(liang) 個(ge) 多月時間裏連開5場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起草和黨(dang) 章修改工作征求意見座談會(hui) ,為(wei) 新征程繪出宏偉(wei) 藍圖。事實充分證明,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來自人民、為(wei) 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充分展現了“以百姓心為(wei) 心”的真摯情懷和“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的崇高境界。
群眾(zhong) 的實踐是最豐(feng) 富最生動的實踐,群眾(zhong) 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今天,14億(yi) 多中國人民正在進行著“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創新提供了不竭源泉。新征程上,繼續推進黨(dang) 的理論創新必須走好群眾(zhong) 路線,決(jue) 不能閉門造車、坐而論道、流於(yu) 空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在人民麵前,我們(men) 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wei) 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必須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堅持人民至上,是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出發點。我們(men) 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注重從(cong) 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總結新鮮經驗,上升為(wei) 理性認識,提煉出新的理論成果,著力讓黨(dang) 的創新理論深入億(yi) 萬(wan) 人民心中,成為(wei) 接地氣、聚民智、順民意、得民心的理論。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為(wei) 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使之成為(wei) 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在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中、在回應人民現實的需要與(yu) 關(guan) 切中,不斷增強理論的生命力、解釋力與(yu) 創新力,形成“自己的時代、自己的人民的產(chan) 物”,我們(men) 就一定能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提供科學指引。
(本係列評論到此結束)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3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