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翻山渡河運送物資 幫助583人轉移安置:昌平消防支隊11小時打通5村生命救援線

發布時間:2023-08-04 15:26:00來源: 北京日報

  原標題:11小時打通5村生命救援線

  

  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通過繩索渡過洪水河。 昌平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本報訊(記者 孫雲(yun) 柯)平時1小時就能走完的路,這一次,他和隊員往返花了11個(ge) 小時。8月1日,暴雨仍在持續,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劉少如帶領15人搜救小分隊挺進流村鎮,大繩渡河、摸石翻山,最終打通5個(ge) 失聯村莊與(yu) 外界的聯係,幫助583名被困人員轉移安置。

  遭遇強降雨,7月31日,昌平區流村鎮5個(ge) 山村被洪水阻斷,電力、通訊、道路等設施遭到破壞,失去與(yu) 外界的聯係,數百名村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接到指令後,劉少如立即率隊趕往受災前線流村鎮高崖口村。

  麵前,洪水沿著過去幹涸的高崖口溝翻湧而下,形成一條寬約50米的洪水河,救援隊伍不得不在此停下。大家研究決(jue) 定,當晚住在高崖口村,第二天等雨勢減弱即渡河救援。經過一晚泄洪,8月1日10時許,洪水河水位稍降,雨勢漸停,正是渡河的絕佳時機,劉少如當即下令:“準備渡河”。

  剛一開始,隊員們(men) 先嚐試乘皮劃艇渡河,但皮劃艇剛一入河就被打翻,隻得放棄這種方案。既然不能涉水,那就用繩。劉少如沿岸排查,很快找到洪水河最窄的一處淺灘。在河對麵村民的協助下,隊員們(men) 利用繩索搭建了一條橫跨在洪水河之上的“繩索天橋”。麵朝天空倒掛而行。在對岸村民的拖拽下,劉少如貼著水麵快速前進,迅速到達對岸。

  過了高崖口村,救援隊翻越一座百米高的小山,抵達了第一個(ge) 失聯村莊——發電站村。最困難的點位是發電站村最南端的村落,處在半山腰,上山的小路盤旋在懸崖峭壁間,下麵就是洶湧的河水。考慮到小路土鬆路滑,劉少如決(jue) 定逆河而上,水寬了就借助植被沿山坡攀爬前進,水窄了就走水流衝(chong) 刷形成的石基,最終抵達村南,配合直升機空投送去了寶貴物資。搜救完發電站村最後一個(ge) 角落,已是下午2時。

  一路上,隊員們(men) 跋山涉水,走通了一條生命救援通道,並沿路搭救了受災村民及遊客。隊伍返回高崖口村時已接近21時。在後方休息一夜後,昨天,劉少如又回到前線,執行轉運病人等新任務。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