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樓:在大河之畔奏響轉型之歌
“看,這就是黃河奇灣!”“好壯觀啊!”近兩(liang) 年越來越多的人不遠萬(wan) 裏驅車來到黃河石樓灣,大家都會(hui) 發出這樣的驚歎。“這得益於(yu) 道路的改造升級,尤其黃河一號通車後人會(hui) 更多。”常住黃河石樓灣的攝影師鄭慧明用手指著不遠處的施工現場說。
石樓縣位於(yu) 呂梁山的西麓,黃河東(dong) 岸,境內(nei) 的黃河奇灣是山西省對外推介的八大景點之一。2021年隨著全省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石樓段)的開工建設,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近距離看到了這道黃河奇景的真容。
沿著崎嶇的山路,來到位於(yu) 石樓縣辛關(guan) 鎮的黃河大橋邊,站在山頭俯視,大河與(yu) 基本建成的沿黃路盡收眼底。據了解,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石樓段)全長75.23公裏,其中新建裏程59.733公裏,利用舊路裏程15.497公裏;全線采用雙向雙車道三級公路標準建設。截至目前完成率為(wei) 95%,預計於(yu) 今年9月中旬全線通車。
該項目完成後不僅(jin) 會(hui) 成為(wei) 石樓境內(nei) 南北走向的又一交通主幹道,同時連接境內(nei) 外東(dong) 西南北各交通要道,與(yu) 目前開工的汾石高速、城市外環路、農(nong) 村四好路等建設項目,共同形成石樓“對內(nei) 大循環,對外大開放”的交通發展布局,將一改往日經濟社會(hui) 發展受製於(yu) 交通先天不足的劣勢,融入山西交通網絡發展格局。
石樓曆來有著“紅棗之鄉(xiang) ”的美譽,隨著近年的發展,以紅棗、核桃、小米、蜂蜜、紅薯等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的綠色農(nong) 業(ye) 也得到了提速發展,但受交通條件的限製,大企業(ye) 進不來,小企業(ye) 做不大;好產(chan) 業(ye) 變不成好產(chan) 品,好產(chan) 品出不了小縣城,群眾(zhong) 的收入也無法實現快速增長。
“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石樓段)建設完成後,將連接石樓縣的四個(ge) 鄉(xiang) 鎮和幾十個(ge) 行政村,可大大提高老百姓種植優(you) 特農(nong) 產(chan) 品的積極性,促進縣域農(nong) 特產(chan) 業(ye) 提速發展,為(wei) 好產(chan) 品打開好銷路,賣出好價(jia) 格,獲得好收益打下交通基礎。”石樓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劉保榮說。
此外,隨著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石樓段)的開通,石樓縣委縣政府已向外界打出了文旅發展的新名片,通過道路建設縮短各景點與(yu) 沿黃路之間的距離,打造縣域黃河文旅小版塊;對接黃河兩(liang) 岸沿線兄弟縣市探索“抱團發展”“融合發展”“集群發展”模式,吸引更多人前來,共同推動黃河文旅走向全國。
黃河之畔,征途漫漫。石樓縣將在大河之畔奏響轉型之歌,踏上振興(xing) 之道,以全新的思維在新征程上譜寫(xie) 以交通為(wei) 突破口,以文旅為(wei) 新引擎的新的獨特篇章,推動區域經濟社會(hui) 全麵轉型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行穩致遠。(劉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