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晉城:大步邁向文旅康養樣板市

發布時間:2023-08-07 11:26:00來源: 太行日報

  王莽之巔迎霞光萬(wan) 丈,瑰麗(li) 古堡話古今奇談,沁河之濱觀魚翔淺底,山村古鎮品人間煙火……這就是今日之晉城,文旅煥生機,康養(yang) 新高地。

  近年來,晉城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jue) 策部署,錨定“建設文旅康養(yang) 的樣板城市”目標,發揮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ou) 勢,做大做強文旅康養(yang) 文章,推動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努力為(wei) 全省大力推動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新路徑。

  全市域謀劃推進

  打造全國文旅康養(yang) 重要目的地

  “誰能想到一步一景的白馬寺山,曾經是堆放煤矸石的地方。”今年6月底,人民網記者走進晉城,全景式記錄太行山水。

  走過喜鎮蘇莊、大陽古鎮、白馬寺山、皇城相府等明珠般串聯的康養(yang) 特色打卡地,人民網記者發出了這樣的驚歎:晉城柔美山水的外表下,是敢為(wei) 人先的智慧。

  驚豔始於(yu) 風光,讚歎源自實踐。近年來,晉城市堅持把全市域作為(wei) 功能完整的文旅康養(yang) 目的地來規劃建設管理,聚焦“一核、兩(liang) 環、兩(liang) 帶、多片”的空間布局,不斷完善“示範區+大景區+百村百院+旅遊路網”相結合的產(chan) 品供給體(ti) 係,白馬寺山高端康養(yang) 示範區核心區形象初成,王莽嶺景區基礎設施全麵提升,“百村百院”康養(yang) 特色村落從(cong) 量變轉向質變,154公裏旅遊公路支線、50公裏沁河古堡群環線、150公裏“百村百院”連接線的“三線路網”基本貫通,連續三年成功舉(ju) 辦三屆全國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東(dong) 方古堡,人間晉城;雲(yun) 錦太行,詩畫晉城”的名片越叫越響、越擦越亮。

  東(dong) 西南北,一步一景;城市山村,見新見綠。全市域推進文旅康養(yang) ,讓康養(yang) 融入了城市風景。近及河南、陝西,遠至內(nei) 蒙古、寧夏,四麵八方的遊客紛紛被吸引,前來享受“車在畫中行、人在景中遊”的樂(le) 趣。

  優(you) 化產(chan) 品供給

  八種康養(yang) 模式帶來全新體(ti) 驗

  “柳氏民居為(wei) 大唐文興(xing) 柳宗元遺族的世居地,是我國目前唯一以同祖血緣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今年“五一”小長假,河北省唐山市的焦新一家把旅遊坐標設為(wei) 晉城,特來感受地上文物魅力。

  八尊教化石雕,一品青蓮節節高磚雕,理學大家朱熹、心學宗師王陽明的書(shu) 畫碑刻真跡……柳氏民居裏的每一個(ge) 細節,讓焦新不禁讚許:這次旅行是一次行走的課堂。

  除了文化的浸潤,舌尖上的美食也讓他們(men) 一家人流連忘返。麵蒸蒲公英、涼拌馬齒莧、油炸黃芪丸子、辣炒灰灰菜、小米燉山羊肉……焦新大快朵頤:“都是平時吃不到的地地道道的土家菜!”

  焦新一家的獲得感,離不開晉城市在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品供給側(ce) 上下的“繡花功夫”。晉城市堅持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商、養(yang) 、學”全產(chan) 業(ye) 鏈,不斷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豐(feng) 富產(chan) 品供給、健全產(chan) 業(ye) 生態,持續完善全季節、全時段、全周期的產(chan) 品供給體(ti) 係,努力為(wei) 遊客提供更深層次的文旅康養(yang) 體(ti) 驗。

  特別是樹牢“全齡康養(yang) ”理念,探索創新八種全新康養(yang) 模式,瑜園康養(yang) 中心的醫療康複,玉苑康養(yang) 社區的社區頤養(yang) ,皇城相府、湘峪古堡的文化潤養(yang) ,王莽嶺、釜山、大陽古鎮的旅居度假,蟒河、太行洪穀的森林康養(yang) ,橫河、丈河的運動康養(yang) ,下沃泉、南陽的研學康養(yang) ,杏則、鬆廟、浙水的鄉(xiang) 村田園模式。如今,優(you) 勢資源的“盆景”轉變成了文旅康養(yang) 的“風景”,不同人群多層次、多樣化的文旅消費需求在這裏得到了滿足。

  加強利益聯結

  山鄉(xiang) 村民成為(wei) 文旅康養(yang) 的受益者

  一到周末,釜山村村民張素霞就忙得腳不沾地,家門口支起攤位,皮凍、鹵麵等高平小吃供不應求。“鄉(xiang) 村旅遊給我們(men) 農(nong) 民找到了‘金飯碗’。”

  高平市釜山村搶抓文旅康養(yang) 融合發展機遇,推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帶動廣大村民增收致富。這隻是晉城市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加快共同富裕破題的一個(ge) 縮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現共同富裕是推動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yi) 。晉城市聚焦“五大振興(xing) ”,突出重大工程牽引,加快發展農(nong) 業(ye) 特優(you) 產(chan) 業(ye) ,打造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努力讓老百姓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文旅康養(yang) 碩果。

  大力實施太行一號文旅康養(yang)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融合發展示範帶工程,連接全市90%的脫貧地區、90%的景區景點、90%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區,堅持路、景、村、業(ye) 一體(ti) 推進,把太行一號旅遊公路打造成生態路、觀光路、文化路和致富路。去年“太行一號”吸引500萬(wan) 人次觀光旅遊、3.9萬(wan) 人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直接帶動365個(ge) 村、7.6萬(wan) 勞動人口增收,間接受益近40萬(wan) 人。

  大力實施百裏沁河生態經濟帶工程,貫通3個(ge) 縣、13個(ge) 鄉(xiang) 鎮,輻射310個(ge) 村,用好沿線分布的154個(ge) 文物保護單位、2個(ge) 中國曆史文化名鎮、13個(ge) 中國曆史文化名村、15萬(wan) 間明清古建築、117座古城堡等寶貴資源,從(cong) 產(chan) 業(ye) 、生態、交通、文化等多方麵係統謀劃、一體(ti) 推動,加快構建“環境治、交通暢、文化興(xing) 、布局優(you) 、產(chan) 業(ye) 旺、生態美”秀美畫卷。

  重大工程牽引帶動,文旅康養(yang) 蓬勃發展,聯農(nong) 帶農(nong) 富農(nong) 效果明顯。晉城市積極探索形成了支部領辦、聯建共富、村企等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十種模式”,目前全市所有村集體(ti) 收入都達到了“10萬(wan) +”。文旅康養(yang) “開花”,共同富裕“結果”,吃文旅飯、走康養(yang) 路、發生態財,深居太行山的老百姓有了更深切的獲得感、幸福感。(裴囡囡)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