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中國乳都”呼和浩特緣何成為“世界乳業科技之都”

發布時間:2023-08-07 15:01: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8月5日,世界奶業(ye) 大會(hui) 上,呼和浩特市被國際食品科學技術聯盟正式授予了“世界乳業(ye) 科技之都”的稱號。當天的世界奶業(ye) 大會(hui) 開幕式上,還有兩(liang) 部重頭戲,分別是中國奶業(ye) 協會(hui) 授予呼和浩特市“中國奶業(ye) 育種之都”稱號和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啟動。中國乳都呼和浩特的“科技”分量不斷加碼。

  從(cong) 一棵草到一杯奶,呼和浩特奶產(chan) 業(ye) 鏈條中的各個(ge) 環節都飽含科技的力量。

  位於(yu)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le) 鎮台基營的蒙牛現代草業(ye) 苜蓿草種植技術攻關(guan) 基地,3000畝(mu) 的苜蓿草長勢喜人。這裏是呼和浩特市5個(ge) 優(you) 質牧草技術攻關(guan) 項目種植麵積最大的基地。

  “2019年開始,我們(men) 從(cong) 國內(nei) 外選了6個(ge) 品種進行試種,通過連續四年的理化指標及飼喂效果評價(jia) ,現在我們(men) 種植的苜蓿品種可以對標進口苜蓿的優(you) 級和特優(you) 級,飼喂的營養(yang) 價(jia) 值完全符合標準,更重要的是我們(men) 降低了成本,一頭牛一年吃我們(men) 的牧草,可以節約980元。”蒙牛現代草業(ye) 執行總裁黃勇強介紹。

  種好草,加大優(you) 質飼草種植麵積,提升優(you) 質飼草自給率,是乳業(ye) 發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呼和浩特市依托正時農(nong) 業(ye) 和現代牧業(ye) ,分別在土左旗伊利生態廊道、和林格爾縣台基營各打造一個(ge) 1萬(wan) 畝(mu) 的紫花苜蓿種植觀光基地。今年,全市苜蓿種植達到17萬(wan) 畝(mu) ,青貯玉米種植110萬(wan) 畝(mu) ,燕麥草18萬(wan) 畝(mu) ,飼草總麵積將達到145萬(wan) 畝(mu) 以上。

  呼和浩特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hui) 提出,乳產(chan) 業(ye) 要圍繞“育好種、種好草、養(yang) 好牛、產(chan) 好奶、建好鏈”的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思路,下大力解決(jue) 好草源、牛源、奶源等“卡脖子”問題,加快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投用,積極爭(zheng) 創國家草業(ye) 技術創新中心,推動由“中國乳都”向“世界乳業(ye) 科技之都”邁進。

  賽科星研究院是內(nei) 蒙古賽科星繁育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的科技創新研發專(zhuan) 業(ye) 機構。研究院全力爭(zheng) 取國家重要奶牛種源繁育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項目,致力於(yu) 解決(jue) 種源“卡脖子”技術的攻關(guan) ,實現種源自強。

  賽科星目前擁有2座種公牛站,近年來,累計培育優(you) 秀種公牛380餘(yu) 頭,性控凍精生產(chan) 能力為(wei) 亞(ya) 洲第一、世界第二,年產(chan) 各類凍精約300萬(wan) 劑,全國累計推廣應用超過670萬(wan) 劑,累計繁育良種奶牛300萬(wan) 頭,凍精產(chan) 品銷量連續十一年位居全國第一,是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最高的育種公司。

  “一直以來,我們(men) 都在大力推動奶牛育種體(ti) 係建設和高品質的奶牛種公牛的培育,麵向未來整個(ge) 產(chan) 業(ye) 發展和奶業(ye) 多元化的需求,我們(men) 將重點攻關(guan) 奶牛抗病能力的提升和抗熱應激性能奶牛的培養(yang) 。”賽科星研究院院長李喜和說。

  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小裏堡村,坐落著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綠色低碳觀光牧場——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世界最先進的全智能無人擠奶機器人、飼喂機器人、推料機器人、清糞機器人等智能化設備令人讚歎。

  “這邊看到的全智能牛舍,就是泌乳期奶牛工作和生活的場所,在這裏奶牛‘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擠奶工作,在其下方是2個(ge) 80位的轉盤式擠奶設備……”順著工作人員指的方向,這座科技感滿滿的智慧牧場讓人大開眼界。牧場自2021年初開工建設,總投資7億(yi) 元,占地1600畝(mu) ,規劃奶牛存欄12000頭。

  “牧場采用的智能化牧場管理係統可實時掌握本牧場奶牛的產(chan) 奶量、采食量和運動量、發情等健康情況,奶牛每次擠奶都會(hui) 進行一次大數據分析,相當於(yu) 給奶牛進行一次體(ti) 檢。係統會(hui) 根據每頭牛的體(ti) 檢結果,自動分析形成‘任務單’及時推送牧場專(zhuan) 業(ye) 人員,例如通過係統篩查出001號奶牛活動量下降且產(chan) 奶量下降,通過自動分隔門係統將奶牛自動分隔出來,讓我們(men) 的獸(shou) 醫及時進行保健護理,使其第一時間識別需要護理的奶牛。”工作人員介紹道。

  據了解,伊利在全球範圍內(nei) 擁有的自建、合建牧場近3000座,是全球最大的原料奶供應商。多年來,伊利在奶牛育種、牧草養(yang) 殖加工、飼料營養(yang) 、低碳減排等多個(ge) 牧業(ye) 核心技術領域開展科研工作,解決(jue) 多項“卡脖子”技術難題,用科技力量有效推動牧業(ye) 發展。

  伴隨著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的正式啟動,中國乳業(ye) 科技創新的大旗在呼和浩特高高飄揚。

  “中心的定位是解決(jue) 國家奶業(ye) 發展的一些卡脖子技術問題,是我們(men) 國家乳業(ye) 領域唯一的創新中心。”國家乳業(ye) 技術創新中心科研項目管理經理梁超介紹:“ 中心目前已集聚90多位行業(ye) 專(zhuan) 家和700多位科研人員,形成了包括養(yang) 殖、牧草、營養(yang) 、健康等領域的完整的全產(chan) 業(ye) 鏈創新隊伍。”

  乳業(ye) 作為(wei) 呼和浩特高質量發展的“頭號產(chan) 業(ye) ”,正在依托科技的力量闊步向前。(記者 王雅靜)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