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各地積極開展夜間文明實踐活動 共赴文明之約

發布時間:2023-08-08 09:58:00來源: 新華日報

 

  讀一本好書(shu) 、看一場表演、逛熱鬧集市……繁榮的夜文化,是城鄉(xiang) 大地富有生機活力的見證,也是衡量百姓幸福指數的風向標。

  最近,全省各地依托基層宣傳(chuan) 文化陣地,積極開展夜間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戲曲演出、納涼晚會(hui) 、露天電影、圖書(shu) 夜市等一係列精彩紛呈的夜間文明實踐活動,扮靚了“夜風景”,也打通了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更好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火”起來、“熱”起來。

  開啟“夜間模式”,營造文明實踐新場景

  對於(yu) 許多人來說,結束白天忙碌的工作,夜晚正是休閑放鬆、學習(xi) 充電的好時機。順應群眾(zhong) 需求,全省各地文明實踐陣地紛紛探索重在群眾(zhong) 參與(yu) 、滿足群眾(zhong) 需求的文明實踐“夜間模式”。

  文明夜話、納涼夜遊、繽紛夜市、文藝夜讀、健康夜動……通過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方式,營造了濃鬱氛圍,吸引廣大居民積極參與(yu) 、樂(le) 享其中。

  7月28日晚,儀(yi) 征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場聚集了不少人,儀(yi) 征市揚劇團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回娘家》《王樵樓磨豆腐》兩(liang) 出精彩劇目,現場掌聲不斷。7月以來,儀(yi) 征市持續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場文明實踐夜場活動,反響熱烈,每晚吸引群眾(zhong) 近3000人。

  旺盛的人氣,印證了人們(men) 對夜間文化活動的期待。文明實踐開啟“夜間模式”,正是順應人們(men) 日常生活需求的創新之舉(ju) 。

  “舞蹈房晚上也開放了,我們(men) 正好來排練!”晚上7點半,無錫市惠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舞蹈房,“樂(le) 之炫”舞蹈隊員們(men) 翩翩起舞。隊長鄧麗(li) 炯介紹,舞蹈隊為(wei) 參加比賽正在加緊排練。惠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夏季延長開放時間、開放部分功能室,向居民群眾(zhong) 提供自助式文化文藝服務。

  感受古韻之美,弘揚傳(chuan) 統文化。8月4日晚,“上元夏之夜”在南京市江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廣場上演。主舞台上,江寧區秣陵街道鳳凰村村民帶來非遺民俗表演章山王馬燈。隊員王克飛自豪地說,章山王馬燈是本地流傳(chuan) 了300多年的民間風俗,大夥(huo) 兒(er) 非常樂(le) 意作為(wei) 誌願者參加文明實踐活動,把非遺文化傳(chuan) 播得更廣更遠。

  火熱的夜晚,鑼鼓喧天的鄉(xiang) 間大戲,熱鬧勁十足。7月28日晚,海安市愛淩村村民齊聚村文化廣場,一場“村晚”大聯歡在這裏上演。“今天大多數節目都是村民自導自演,台上演的是村裏事、身邊人,大家都愛看。”村民張九妹說。

  群眾(zhong) 在哪裏,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裏。連雲(yun) 港市贛榆區在體(ti) 育場、休閑公園、文化街區、社區小區等人群集聚區域設立“榆見文明夜映場”電影放映點,通過多種方式征集群眾(zhong) 喜愛的經典、熱門電影,讓“訂單化”服務更好滿足市民需求。

  夏日炎炎,以貼近群眾(zhong) 需求為(wei) 導向,最近全省各地紛紛將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打造成納涼點,為(wei) 居民免費提供熱播電影、報紙書(shu) 籍、棋牌道具、解暑物資、急救藥品,延長開放時間至夜裏,將服務“延長幾小時”,進而“擴大一群人”。

  “我們(men) 要真正讓文明實踐活動長流水、不斷線。”常州市武進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主任林衝(chong) 說。

  打造“賦能夜課”,延伸文明實踐深度廣度

  夜生活如何散發更多文化味?“八小時之外”的生活如何變得更加豐(feng) 富充實?夜間時段,全省各地新時代文明陣地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閱讀分享、專(zhuan) 題講座等夜間活動,拓展延伸文明實踐的深度廣度。

  東(dong) 坡書(shu) 院位於(yu) 宜興(xing) 市蜀山南麓,原是宋代大文豪蘇東(dong) 坡買(mai) 田陽羨、願景歸老之所。宜興(xing) 市推出“東(dong) 坡夜讀”品讀會(hui) 文明實踐項目,分享書(shu) 目從(cong) 《初心》到《習(xi) 近平講故事》,從(cong) 《論語》到《國學散論》,從(cong) 《丁蜀故事》到《宜興(xing) 老街》……有黨(dang) 的創新理論,有家鄉(xiang) 情深,有行業(ye) 堅守,有家國情懷。

  涼風拂麵,一張矮凳、一把小扇,親(qin) 朋鄰裏,沐風而坐。一場場夏夜納涼會(hui) ,送清涼、送歡樂(le) ,還將文明、和諧、健康理念送進群眾(zhong) 心間。

  揚州市舉(ju) 辦“好地方·夜實踐”新時代文明實踐惠民活動全國道德模範專(zhuan) 場,以視頻展播、曲藝表演等形式,再現全國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傳(chuan) 遞身邊榜樣可親(qin) 、可敬、可信、可學的感動溫暖。

  揚中市永勤村健身廣場上,“悅好夜談”活動如火如荼。街道宣傳(chuan) 委員、網格“三長”、幹部群眾(zhong) 圍坐在一起,促膝而談,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宣傳(chuan) 倡導移風易俗,共議基層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宿遷市宿城區雙莊街道啟動“桑榆非晚”夏夜納涼主題故事會(hui) ,以身邊人、身邊事為(wei) 引領,讓納涼夏夜有趣有意義(yi) 。

  “我有幾條防溺水小知識,想和大家一起學習(xi) 一下。”在灌南縣堆溝港鎮興(xing) 港湖公園的納涼會(hui) 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誌願者們(men) 為(wei) 居民科普夏季防溺水、垃圾分類等知識。納涼會(hui) 還設置互動環節,洋溢著濃濃的鄰裏鄉(xiang) 情。

  7月31日晚,“文化夜市大篷車”開進鹽城市鹽都區鹽瀆街道新夥(huo) 社區文體(ti) 活動廣場。演出開始前,誌願者們(men) 為(wei) 群眾(zhong) 發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推進移風易俗 樹立鄉(xiang) 風文明”倡議書(shu) 和宣傳(chuan) 折頁,傳(chuan) 播文明觀念、傳(chuan) 遞文明新風,深受群眾(zhong) 喜愛。

  一場場深夜閱讀,點亮人文燈塔。“革命英雄高鳳英,英勇殺敵為(wei) 人民,舍身保國求解放,百姓聞之淚雨傾(qing) ……”夜幕降臨(lin) ,隨著鏗鏘有力的誦讀聲,海安高新區城市書(shu) 房開啟紅色閱讀分享會(hui) 。作為(wei) 南通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該書(shu) 房常態化實行“夜開放”,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夜”活動,讓氤氳書(shu) 香飄進更多人心中。盱眙縣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將農(nong) 家書(shu) 屋、婦女兒(er) 童活動室等在夜間向公眾(zhong) 開放,特別策劃農(nong) 家書(shu) 屋“充電”係列誌願服務活動,營造全民閱讀氛圍。

  無錫清名橋曆史文化街區,夜晚的運河遊船如織,紅色講解員將運河文化傳(chuan) 承娓娓道來,吸引眾(zhong) 多市民沉浸其中。無錫市梁溪區積極打造“運河夜講”課堂,將文明實踐與(yu) 運河文化、非遺文化相結合,讓廣大群眾(zhong) 在夜遊古運河中長知識、有收獲,讓錫劇、留青竹刻、惠山泥人、精微繡等非遺文化在夜間光幕中展示得出、傳(chuan) 承得好,得到群眾(zhong) 歡迎。

  精準對接需求,暖心服務“不打烊”

  “這裏的‘夜市’,不僅(jin) 能看演出、聽宣講,還能享受到貼心暖心的誌願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如夏夜的習(xi) 習(xi) 之風,吹來暖心的誌願服務、傾(qing) 心的文化傳(chuan) 播,更吹來走心的為(wei) 民辦實事。

  點亮夜生活,傳(chuan) 播新風尚。7月25日晚,一場惠民服務集市在泰興(xing) 市延令街道國慶二村實踐點舉(ju) 行。“晶晶說法”誌願服務隊線上為(wei) 群眾(zhong) 直播心肺複蘇技巧,“生命陽光”誌願服務隊線下邀請居民體(ti) 驗實踐……每個(ge) 特色誌願服務“攤位”前都擠滿了人,市民逐一逛遍每個(ge) 誌願攤位,在輕鬆歡快中感受文明新風。

  “公益夜市”暖民心。常熟市琴川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就在蘇州·留在蘇州”人才夜市,搭建人才與(yu) 企業(ye) 麵對麵交流的平台,32家企業(ye) 帶著130多個(ge) 崗位“納涼迎才”,吸引300餘(yu) 名求職者前來谘詢,110人與(yu) 企業(ye) 初步達成意向。徐州市雲(yun) 龍區潘塘街道孫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利用晚間課堂,組織開展電工職業(ye) 技能培訓班,每晚座無虛席。“在家門口就可以免費參加技能培訓,掌握一門技術就是拓寬就業(ye) 路子。”學員趙海說。

  活力夜動,體(ti) 育健身有場地。無錫市梁溪區對17座橋的橋下空間進行改造,有機嵌入一批全齡友好的健身設施、文化場館。各街道積極開展文化體(ti) 育嘉年華活動,讓青年人在橋下空間激情比賽、揮灑汗水。組織“奇妙夜梁溪”2023城市定向挑戰賽,邀請運動愛好者打卡夜梁溪,用新潮、輕鬆的玩法讓參賽者免費夜遊梁溪地標、景點。

  “大爺,您和老伴在家生活有沒有什麽(me) 困難啊,有什麽(me) 問題和需要,您可以告訴我,我們(men) 全力替你們(men) 解決(jue) 。”句容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織開展“聽民意、察民情、解民憂”主題活動,黨(dang) 員幹部、誌願者、網格員等利用夜晚時間走進居民家中,在門前院落、田間地頭“話家常”,收集居民對文明城市創建的意見、建議,同時還了解民生需求,讓更多居民感受到“煙火氣”裏的“文明味”。(顧星欣 吳雨陽)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