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綠增綠 綠富雙贏(美麗中國)
人民日報。截圖
核心閱讀
去年6月,我國如期實現了全麵建立林長製的目標,構建起黨(dang) 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長效機製。日前,2022年林長製激勵結果公布,記者探訪林長製先進典型地區,解碼林長製推行的做法、成效和意義(yi) 。
日前,2022年林長製激勵結果公布,河北省承德市、浙江省長興(xing) 縣等8個(ge) 市縣受國務院激勵表彰,安排中央財政林業(ye) 改革發展資金給予每個(ge) 市2000萬(wan) 元、每個(ge) 縣1000萬(wan) 元的支持獎勵。北京市密雲(yun) 區、天津市薊州區等23個(ge) 市縣獲國家林草局通報表揚。
林長製實施成效如何?給林草工作和百姓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記者對這些林長製先進典型地區進行了探訪。
建章立製,織密林草資源保護網
吃完早飯,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le) 市阿都呼都格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唐湘君背上包,跨上摩托車,開始行使他作為(wei) 村級林長的一項職責——巡林。“林長責任大著呢,不僅(jin) 要巡山護林,宣傳(chuan) 防火、草原森林病蟲害防治、防盜采等都要管,仔細巡查,及時上報,容不得一點馬虎。”唐湘君說。
為(wei) 了更好保護林草資源,博州建立“林長+管護所(站)+管護員”的管理模式,將全州的林地、草原、林果、園林綠地以及濕地、荒漠等資源,逐級細化責任網格,並確定管護員,做到管護區域、管護麵積、管護責任、管護質量“四明確”。目前,全州林長責任網格和管護員的管護網格實現了全覆蓋。
博州林長製工作辦公室工程師蓋偉(wei) 良給出了一組數據:林長製工作啟動以來,博州森林覆蓋率由9.50%提升到9.62%,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由43.03%提升到43.62%,沙化治理麵積由年度完成16.43萬(wan) 畝(mu) 增加到26.65萬(wan) 畝(mu) ,濕地保護率由52%增加到53%,生態保護成效全麵提升。
國家林草局森林資源管理司司長劉克勇介紹,林草係統負責管理的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四大生態係統和國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總麵積超過100億(yi) 畝(mu) ,占陸域國土麵積的70%以上。2022年6月,我國如期實現了全麵建立林長製的目標,構建起黨(dang) 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長效機製,各地均由黨(dang) 委政府主要負責同誌擔任總林長,全國共有各級林長近120萬(wan) 名。各地製定了林長會(hui) 議、信息公開、部門協作、工作督查4項製度,創新實施了總林長令、“林長+”等配套製度,不斷織密林草資源保護網。
前陣子,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天曌山國家森林公園國有林場護林員趙思孔在巡林時,發現林場多處馬尾鬆樹上爬滿鬆毛蟲,便迅速把情況報告給了林長張子錦。鬆毛蟲害對森林資源破壞極大,消息上報後直達區林長製辦公室,技術人員立即趕到現場確認,隨後馬上對病害區域開展無公害“飛防”治理,3000畝(mu) 馬尾鬆病蟲害得到有效控製。
林長製打通“最後一公裏”。國家林草局出台《鄉(xiang) 村護林(草)員管理辦法》,大力開展林業(ye) 工作站標準化建設,強化基層林業(ye) 站和生態護林員培訓管理。衛星遙感影像、“互聯網+”等高新技術賦能,林長製責任體(ti) 係、國土綠化、資源保護等數據全部建檔入網,林草資源實現了精準化、智能化管理。
林長製引領,推動林草重點工作提質量、上水平
三湘大地,萬(wan) 物並秀,草木葳蕤。
今年春天,湖南省合計造林402.17萬(wan) 畝(mu) 。叢(cong) 叢(cong) 新綠,見證湖南林長製的喜人成效。嶽陽縣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森林撫育、生態廊道建設等項目工程4.26萬(wan) 畝(mu) ,完成義(yi) 務植樹140萬(wan) 株,建設嶽陽市森林最美鄉(xiang) 村6個(ge) ,古樹名木掛牌保護率達到100%。
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鳳凰山,這裏是鳳陽縣縣級總林長朱林的聯係點。朱林和5名縣級副總林長、18個(ge) 縣級林長會(hui) 議成員單位共同組成領導小組,大力推進鳳凰山礦山修複工程。截至目前,工程累計完成造林綠化2150畝(mu) ,栽植青桐、烏(wu) 桕、三角楓等鄉(xiang) 土樹種25萬(wan) 餘(yu) 株。
發揮林長製“指揮棒”作用,滁州市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創新“互聯網+義(yi) 務植樹”,一體(ti) 化推進城鄉(xiang) 綠化。2022年,滁州市完成營造林34.2萬(wan) 畝(mu) ,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麵積達19.31平方米,居安徽省首位……
各個(ge) 林長製先進典型地區,以林長製為(wei) 引領,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數量質量並重、增量存量並舉(ju) ,共同鋪展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美麗(li) 中國新畫卷。
漫步在南河邊狹長的濕地公園,成片的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搖曳生姿。“這些水生植物就像‘生物淨化器’,既改善了水質,又美化了環境。”作為(wei) 南河國家濕地公園片區的林長,廣元市利州區萬(wan) 緣街道萬(wan) 緣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李元梁每周都會(hui) 巡查,對這裏的一草一木了如指掌。
為(wei) 改善濕地公園生態係統,廣元市、區兩(liang) 級協同聯動,采取人工修複與(yu) 自然恢複相結合的方式,持續優(you) 化植被環境,還設置了鳥禽核心保育區。“珍稀鳥類對生態環境要求高,我在這裏拍到了瀕危物種——壽帶鳥,長尾飄逸可漂亮啦!”攝影愛好者李現浩興(xing) 奮地告訴記者。目前,南河國家濕地公園有高等維管植物452種,有領雀嘴鵯、小白鷺等高等脊椎動物208種。
為(wei) 了讓林長製引領推動林草重點工作再上新台階,國家林草局組織實施林長製督查考核,聚焦林草資源保護發展重點,分別對森林覆蓋率、濕地保護率等生態保護發展目標和林草重點工作進行任期和年度考核。國家、省、市、縣四級林長製督查考核體(ti) 係的構建,充分調動和激發各地保護發展林草資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用綠活綠,推動生態美百姓富
護綠、增綠,更要用綠、活綠。林長製先進典型地區精準護綠、穩步增綠、有效用綠,帶動產(chan) 業(ye) 發展,釋放生態紅利,走出了一條綠起來、美起來、富起來的生態發展之路。
獲批全國林業(ye) 碳匯試點市,林票、林業(ye) 碳票、基層林業(ye) 執法“一帶三”模式等創新做法得到推廣……福建省三明市把林業(ye)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納入林長製年度工作重點,強化政策、資金、金融、科技、用林等要素保障,加快“青山綠”向“青山富”轉變。
三明市共有9家國家級林業(ye) 龍頭企業(ye) ,24家省級龍頭企業(ye) ,2022年實現規上林產(chan) 加工產(chan) 值958億(yi) 元。大力發展林藥、林菌及沙縣小吃配料等林下經濟,做強花卉苗木、油茶等特色富民產(chan) 業(ye) ,帶動從(cong) 業(ye) 林農(nong) 戶均增收2萬(wan) 元以上。
滁州市、縣兩(liang) 級注資30多億(yi) 元,組建各類林業(ye) 投融資平台11個(ge) ,將136萬(wan) 畝(mu) 國有林資源注入。全市持續推進薄殼山核桃、麻櫟等林特產(chan) 業(ye) 發展,培育林業(ye) 新型經營主體(ti) 2783個(ge) 。“通過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的模式,麻櫟樹成了我們(men) 的‘搖錢樹’。”滁州市昌春木炭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杜昌春介紹,合作社吸納了1.2萬(wan) 戶農(nong) 民,重點經營麻櫟人工林30萬(wan) 畝(mu) ,深耕木炭、食用菌、柞蠶和林產(chan) 化工等產(chan) 業(ye) ,年產(chan) 值超過10億(yi) 元。
林長製全麵推行以來,浙江省長興(xing) 縣鄉(xiang) 、村兩(liang) 級林長,建立3600人的苗木經紀人隊伍,培養(yang) 百餘(yu) 名網紅帶貨達人,2022年花木產(chan) 業(ye) 年銷售額突破19億(yi) 元,全年創造森林旅遊收入近15億(yi) 元。小浦鎮投入4.5億(yi) 元,打造森林休閑體(ti) 驗地,每年可增加村集體(ti) 收入300餘(yu) 萬(wan) 元。
“全麵推行林長製是保障高品質生態產(chan) 品供給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加廣大林農(nong) 收入的迫切需要,要實現綠富雙贏,推動生態美、百姓富相統一。”劉克勇說,全麵推動林長製改革向縱深發展,堅持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生態惠民相統一,大力推進生態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生態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優(you) 美生態環境、優(you) 良生態產(chan) 品、優(you) 質生態服務的需求。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9日 第 1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