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國學館讓群眾沉浸式品味國學經典
不知不覺中,數字技術早已浸透我們(men) 生活,越來越多的文化場館主動擁抱數字技術,打造數字平台。
走進烏(wu) 蘭(lan) 察布市卓資縣數字國學館,隻見楓木色的木製桌椅整齊擺放,書(shu) 桌上四五支長短不一的毛筆垂掛於(yu) 筆架,巨型竹簡懸掛於(yu) 穹頂……清雅的氛圍、古樸的陳列,仿佛坐上了時光穿梭機,邁進了古香古色的明清時代。
數字國學館全麵收集和展示了我國從(cong) 古至今綿長厚重的曆史文化,納入傳(chuan) 統國學與(yu) 民間文藝,包含經史子集等100億(yi) 漢字量資源,以及當代優(you) 秀文學作品等,總體(ti) 量比《四庫全書(shu) 》更為(wei) 豐(feng) 富。
為(wei) 賦予傳(chuan) 統文化現代性的特點,數字國學館以數字技術為(wei) 手段,將高科技信息終端、顯示設備與(yu) 國學環境有機結合,打造出一個(ge) 新型育人空間,讓沉睡在古老書(shu) 籍裏的國學經典“活”起來、“動”起來。
“卓資縣數字國學館是全區首家、全國第7家運用數字技術的國學館。數字國學館成立於(yu) 2021年,主要服務的是中小學學生,還有不同年齡段對傳(chuan) 統文化感興(xing) 趣的人群,館內(nei) 共有數字項目和實體(ti) 項目2大部分。”數字國學館館長劉曉東(dong) 望著眼前的國學館滿是喜愛。
從(cong) 門口繼續往裏走,一塊巨大的納米黑板牢牢鑲嵌在牆壁上,觸屏、寫(xie) 毛筆字、觀看國學短視頻等功能一應俱全;黑板旁邊有3D動感單車,騎上單車可以身臨(lin) 其境感受古代的一景一物;不遠處還有孩子們(men) 最喜愛的觸屏數字漫畫“唐詩三百首”、國學數據檢索“國學寶典”……數字化運用在國學館的每一個(ge) 角落,巧妙設計、精心布置的場館使人沉浸其中。
數字國學館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載體(ti) ,以內(nei) 容建設為(wei) 手段,著力提升文化供給質量,充分運用數字技術,全麵收集和展示了我國的曆史文化,有機融合了各類數字文化體(ti) 驗項目,在充分展現我國文化底蘊的同時,提供了較豐(feng) 富的教育途徑。
每個(ge) 走進數字國學館的讀者,不僅(jin) 被古香古色的閱讀環境所吸引,更感歎這裏科技感滿滿的數字化設備。卓資縣北完小學5年級學生劉睿是數字國學館裏的“常客”,他最喜歡這裏的“勇闖國學塔”,“這個(ge) 遊戲很有意思,不僅(jin) 好玩,還可以學到很多國學知識。”
數字國學館還開設了“國學大講堂”“國學公開課”等課程,讓不同年齡、不同行業(ye) 的人都能接觸到、學習(xi) 到中華民族優(you) 秀的傳(chuan) 統文化。截至2022年底,數字國學館共舉(ju) 辦“國學大講堂”20餘(yu) 場,各類活動24次,接待2000餘(yu) 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國學館、圖書(shu) 館等眾(zhong) 多文化場館則是城市重要的文化支點。
“數字國學館的建成是卓資縣推進‘十四五’規劃、實施文化強縣戰略的又一可喜舉(ju) 措,是卓資縣文聯推進大眾(zhong) 化傳(chuan) 統文化教育與(yu) 國學經典傳(chuan) 承相結合的又一載體(ti) 。”采訪最後,劉曉東(dong) 如此展望數字國學館的發展藍圖,“讓全縣機關(guan) 幹部、廣大群眾(zhong) 、學校師生、國學工作者愛好者更好地親(qin) 近經典,感受文明,培養(yang) 禮儀(yi) ,了解民俗,感悟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精髓和國學智慧,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潛移默化中使國學學習(xi) 踐行成為(wei) 一種自覺的生活方式。”(記者 皇甫美鮮 郭奇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