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探訪武清區楊村第四中學安置點

發布時間:2023-08-10 14:35:00來源: 天津日報

 

  “身上疼,頭也疼,不知咋了。”

  “您這是出點兒(er) 汗,水一激,受涼了,不發燒,沒大礙,多喝點兒(er) 熱水……”

  武清區楊村第四中學(以下簡稱楊村四中)群眾(zhong) 安置點醫務室,醫務人員查看對方遞來的溫度計後耐心叮囑,並在醫療保障登記表上仔細記下患者姓名、醫療處置等信息。

  永定河行洪過程仍在持續,永定河泛區涉及黃莊街道4個(ge) 村莊群眾(zhong) 臨(lin) 時轉移,楊村四中成為(wei) 集中安置點之一。8月9日,記者前往此地探訪,實地了解群眾(zhong) 生活狀況。

  進學校北門,兩(liang) 側(ce) 各一棟宿舍樓。“東(dong) 邊住的老米店村、六合莊村的,西邊住的馬家口村、城上村的。”楊村四中辦公室主任謝亮介紹,從(cong) 7月31日開始,大部分村民投靠親(qin) 友自行轉移,還有來自4個(ge) 村的500多人在這裏臨(lin) 時居住。

  左轉,進樓,迎門大字十分顯眼:團結向上。樓內(nei) ,安置點“標配”之一醫務室就設在入口處,24小時開放。這裏除了來自武清區中醫院、黃莊街衛生院的醫務工作者醫“身病”外,還有心理谘詢師專(zhuan) 門去“心病”。

  一樓,裏走,一個(ge) 個(ge) 房間分布兩(liang) 側(ce) ,每間屋3張上下床。見記者來采訪,幾名村民上前嘮開了——

  “我家4畝(mu) 多地,不幸淹了;不過,有了人,才有一切。”69歲的老米店村村民周寶海說,這些日子,各級幹部奔波忙碌,村幹部帶人天天護著村子,黑天白夜盯著睡不了覺,“不都是為(wei) 讓我們(men) 心安嘛。”

  “大清早,我上廁所,工作人員見著,說‘您慢點兒(er) ,我攙著您,您出來我再攙您回去’。咱也不知道人家姓什麽(me) 叫什麽(me) 。”同村66歲的楊承蒼腿腳不便,他接過話頭,“這兒(er) 能洗澡,飯挺好,很多細處讓人感動。”……

  在這個(ge) 安置點,老米店村人占多半,樓外又遇上這村人,52歲的王仲懷皮膚黝黑,短發打綹,“能洗澡不?”

  “能,一天男的用,一天女的用。”謝亮告訴他,浴室每天下午3時開放,當日正好男士可用。

  “自離開家,就沒心思幹啥。”王仲懷在武清開發區上班,心髒剛搭了支架的母親(qin) 搬去妹妹家,他一直很擔心,“單位、村裏、安置點很多人關(guan) 心幫襯,心情好多了,這才想起洗澡。”

  宿舍樓前方,食堂敞亮涼爽。剛吃完午飯,老米店村的樊大爺正和馬家口村的老張、老龐坐裏頭聊天歇涼,“很多新朋友,也有老朋友,大家在一塊兒(er) ,啥困難也不叫事。”……

  食堂外,辦公樓裏,安置點負責人黃莊街道幹部陳廣江正組織相關(guan) 人員開會(hui) ,研究下午物資發放事項,桌上的盒飯吃到一半,“這裏物資充足,幾天來,還有好幾家單位來慰問,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沒有翻不過的山。”(記者 劉雅麗(l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