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的“新”與“常”(新語)
深挖“新”與(yu) “常”,於(yu) 新處見常,於(yu) 常處出新,以守正創新呈現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近日,6集紀錄片《大運河之歌》(海報見圖)播出,講述了中國大運河的前世今生。大運河奔流南北,聯通古今,是活態的世界文化遺產(chan) 。突破慣性思維、創新講述方式、深挖故事內(nei) 涵,是《大運河之歌》的突出亮點。
不從(cong) 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起筆,而是將故事開端置於(yu) 更早的起點,《大運河之歌》從(cong) 跨湖橋遺址中一艘8000多年前的獨木舟講起。中國人與(yu) 水的關(guan) 係,是《大運河之歌》的立足點。水在東(dong) 方哲學中內(nei) 涵豐(feng) 富,大運河不僅(jin) 是一項水利工程,更折射出中國人的天地觀、自然觀。大運河也因此成為(wei) 理解中華文明的活水。中國人在西高東(dong) 低的土地上,構建出南北奔流的大河,又以世世代代的努力,通過繁榮的運河航運連接九州,還以大運河聯結大洋,通過海上絲(si) 綢之路,讓各式商貨通達天下。大運河是展現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鮮活例證。
作為(wei) 一部曆史人文紀錄片,《大運河之歌》通過實地走訪,將實拍的現場與(yu) 白描的動畫疊加,使現實與(yu) 曆史在故事發生地“相遇”。“現場實景+白描動畫”的手法,不僅(jin) 僅(jin) 是視聽語言的創新,更是基於(yu) 對大運河活態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深層認識,體(ti) 現了創作內(nei) 容與(yu) 形式的統一。欣欣向榮的今日運河,是活的曆史,更是不斷發展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生動寫(xie) 照。
作為(wei) “國家相冊(ce) ”,紀錄片有傳(chuan) 承文化、傳(chuan) 播文明的重要使命。近年來,《“字”從(cong) 遇見你》《如果國寶會(hui) 說話》《書(shu) 簡閱中國》《鮮生史》等一大批題材各異、形態不同的優(you) 秀紀錄片,生動深入地講述著中華文明故事,深受廣大觀眾(zhong) 好評。
這些優(you) 秀紀錄片雖千姿百態,卻擁有一個(ge) 顯著的共性,即深挖“新”與(yu) “常”,於(yu) 新處見常,於(yu) 常處出新,以守正創新呈現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字”從(cong) 遇見你》單集5分鍾,每集聚焦一個(ge) 漢字,節奏明快,以說唱、動畫等方式講述漢字的獨特性、延續性;《如果國寶會(hui) 說話》基於(yu) 對一件件文物細致獨到的觀察,讓文物“自我表達”,講述中華文明故事;《書(shu) 簡閱中國》通過30封古人書(shu) 信,聯通古人與(yu) 現代人的共同情感,紙短情長;《鮮生史》通過魯迅、蘇軾、曹雪芹、白居易與(yu) 美食的淵源,展示美食裏的中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是紀錄片創作的無窮寶藏。堅持守正創新,紀錄片在講好中華文明故事方麵,擁有無限可能,令人期待。
(作者為(wei) 浙江大學傳(chuan) 媒與(yu) 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16日 1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