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看過的麥田又添了新作物
一場大雨過後,氣溫舒適宜人,烏(wu) 梁素海南岸,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區的小麥已經全部收割,地裏隻剩下一條條整齊的麥茬,套種的辣椒長勢喜人,有的甚至達到七八公分長。
“一轉眼,2個(ge) 多月過去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過的小麥喜獲豐(feng) 收。總書(shu) 記指出,示範園區要在推廣現代農(nong) 業(ye) 方麵真正發揮作用,不斷探索,找到適宜這裏的品種、技術和耕種方式,成本要降下去、效益要提上來,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烏(wu) 拉特前旗農(nong) 牧業(ye) 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劉俊說,“小麥套種辣椒是今年新試驗示範的比較科學的種植模式,就是利用兩(liang) 種作物的時間差和空間差,充分發揮邊行優(you) 勢,提高種植效益和土地利用效率,實現‘一地多產(chan) 、一地多收’,和單種小麥相比,畝(mu) 均純收益能增加2000元。”
據介紹,烏(wu) 梁素海南岸的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園區總麵積9800畝(mu) ,其中,核心區麵積4000畝(mu) ,輻射帶動麵積5800畝(mu) ,由內(nei) 蒙古禾興(xing) 農(nong) 牧業(ye) 有限責任公司按照“企業(ye) +基地+科研院校+社會(hui) 化服務”模式經營。通過采用北鬥導航無人農(nong) 機播種、智慧灌溉、無人機植保等現代化農(nong) 業(ye) 技術,實施田間科學精準種植管理,畝(mu) 均化肥、農(nong) 藥使用量減少10%,較對照區增產(chan) 15%以上。
記者看到,套種的辣椒開始大麵積掛果,長勢特別好。“小麥比辣椒早播1至2個(ge) 月,待小麥長高後,苗穗頂端和辣椒苗頂端形成一定的空間差,有利於(yu) 兩(liang) 種作物同時吸收陽光,增強空氣流通。通過這樣的套種模式,我們(men) 將實現6分地的小麥產(chan) 7分地的糧食,4分地的辣椒產(chan) 5分地的產(chan) 量。”內(nei) 蒙古禾興(xing) 農(nong) 牧業(ye) 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白恩澤表示。
據了解,因為(wei) 邊行的光能和土壤養(yang) 分條件優(you) 越,在大田作物中,邊行上的作物生長發育較內(nei) 部各行表現良好,在同樣密度下,邊行單株產(chan) 量大大高於(yu) 內(nei) 部各行單株,故而形成邊行優(you) 勢。
順著泥濘的小路走進麥田俯身觀察,卻發現在麥茬之間有一排排油葵幼苗,這種小麥套辣椒複種油葵模式在全區也是獨家嚐試。
“為(wei) 了縮短油葵在大田的生長期,確保不誤農(nong) 時,我們(men) 提前育好了苗,采用免耕模式種植油葵。如果試驗成功,1畝(mu) 地就比單種小麥增收3000多元。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chan) 出率,又能實現農(nong) 田循環利用。”白恩澤說,油葵具有生長期短、耐寒性強、適應性廣、生產(chan) 投入低、種植效益高等特點,是麥後複種的理想作物之一。為(wei) 了更好地穩糧增產(chan) ,企業(ye) 6月下旬就進行了調查選品,在十幾個(ge) 品種中篩選出了適宜複種的油葵品種進行育苗。
除在小麥套辣椒示範田裏少量試種油葵外,該企業(ye) 在烏(wu) 拉特前旗新安鎮流轉的高標準農(nong) 田裏,還麥後複種油葵700多畝(mu) 。“總書(shu) 記說,要節約水資源,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nong) 業(ye) 和節水產(chan) 業(ye) ,不能搞大水漫灌。我們(men) 在新安鎮共流轉了7000多畝(mu) 地,全部采用黃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體(ti) 化技術,徹底告別了大水漫灌。”白恩澤介紹。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以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項目為(wei) 基礎,建成引黃滴灌蓄水池46處,水肥一體(ti) 化灌溉麵積29.7萬(wan) 畝(mu) ,大力推廣移動式引黃直濾滴灌技術,配置移動式引黃直濾滴灌設備768台,覆蓋麵積56.6萬(wan) 畝(mu) ,引黃滴灌麵積累計達到86.3萬(wan) 畝(mu) 。(記者 薛來 圖古斯畢力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