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薊州區老曲莊鄉村振興譜“新曲”
原標題:老曲莊鄉(xiang) 村振興(xing) 譜“新曲”
“為(wei) 了助力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咱村結合實際、創新方式,設立了職業(ye) 經理人製度……”“我們(men) 公司打造了20人電商直播團隊,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可以利用咱村高綠化率這一生態優(you) 勢,在打造‘綠色氧吧’上下功夫……”
這是天津市薊州區下窩頭鎮老曲莊村“五星書(shu) 記工作室”日前舉(ju) 辦的首場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主題的書(shu) 記沙龍活動,大家各抒己見,共話產(chan) 業(ye) 發展,共繪振興(xing) 藍圖,屋外似火驕陽的炙烤也不及屋內(nei) 研討氛圍的熱烈。
今年7月以來,薊州區深入探索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充分發揮五星村(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領頭雁”和“傳(chuan) 幫帶”作用,在全區推行“五星書(shu) 記工作室”試點工作。各鄉(xiang) 鎮街黨(dang) (工)委推薦17個(ge) 村(社區)候選點位,首批確定6個(ge) “五星書(shu) 記工作室”,下窩頭鎮老曲莊村就是其中之一。
老曲莊村通過掛牌“五星書(shu) 記工作室”,切實提高黨(dang) 群服務中心利用率,拓展優(you) 化商務議事功能,打造黨(dang) 建引領的紅磁場,畫好黨(dang) 員群眾(zhong) 的同心圓。
“放假了,家裏環境雜,孩子沒辦法靜下心來學習(xi) 。”“我年紀大了,孩子有不會(hui) 的題,咱也不會(hui) 輔導,隻能幹著急。”“對啊,孩子放假我還得出去幹活兒(er) ,他一個(ge) 人在家我還不放心。”在暑假,吃罷晚飯,大夥(huo) 兒(er) 在樹下乘涼時你一言我一語。
“群眾(zhong) 訴求收到,我們(men) 必須安排。”老曲莊村“一肩挑”劉美嬌立即召開村“兩(liang) 委”會(hui) 商議成立“假期課堂”,平均每天接待學生20餘(yu) 人次。
有了“五星書(shu) 記工作室”,如何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以產(chan) 業(ye) 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村民有活幹、有錢賺?麵對村民大量外流,留守婦女越來越多的情況,劉美嬌挺犯難。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第一步是先要把已有人員和現有資源利用起來。劉美嬌的身影每天穿梭在各個(ge) 企業(ye) 和鎮村之間,手裏的記事本上不僅(jin) 羅列著本地現有的農(nong) 產(chan) 品資源,也記錄著每天的調研成果。
一天,一鍋剛出爐的粘豆包讓劉美嬌靈感閃現,口中直呼:“對,就這麽(me) 辦!”她趕緊組織召開村“兩(liang) 委”會(hui) ,對大夥(huo) 兒(er) 說:“粘豆包口感主要靠食材,咱們(men) 鎮農(nong) 業(ye) 資源豐(feng) 富,不管是大黃米、江米、紅豆、花生、芝麻,還是和麵用的礦泉水,都可以就地取材。而且,粘豆包製作流程簡單,待業(ye) 在家的婦女經專(zhuan) 業(ye) 人員培訓很快就能‘上崗’。”
這個(ge) 點子得到村“兩(liang) 委”和鎮黨(dang) 委的一致支持,路子找準了,步子該邁開了。經過一個(ge) 月的試運營,一籠籠米香四溢、口感甜糯、營養(yang) 豐(feng) 富的粘豆包很快吸引了眾(zhong) 多企業(ye) 關(guan) 注。目前,粘豆包已經注冊(ce) 了老曲莊商標,並借助“五星書(shu) 記工作室”書(shu) 記沙龍平台與(yu) 天津食品集團利民調料有限公司簽署了框架協議,目前正在洽談搭建銷售平台和生產(chan) 線建設事宜。
劉美嬌說:“我們(men) 村計劃在粘豆包產(chan) 業(ye) 基礎上繼續大膽創新實踐,拓展生產(chan) 品類,深挖產(chan) 業(ye) 鏈條,帶動農(nong) 產(chan) 品進商超進市場,既為(wei) 村集體(ti) 帶來收入,又滿足村民家門口就業(ye) 的需求。(記者 徐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