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智博會重慶機電集團展示智能製造新成果
9月4日-6日,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在重慶舉(ju) 行。重慶機電集團現場展示的絡釘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絡釘複合機器人係統、新能源全數字化冷藏車等格外引人注目。
據了解,絡釘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由重慶機電集團下屬企業(ye) 重慶機電智能製造有限公司開發,通過提供SaaS化工業(ye) 軟件、行業(ye) 知識圖譜、診斷谘詢、製造資源共享等產(chan) 品和服務助力企業(ye) 實現數字化轉型。平台內(nei) 置電子、汽車零部件、裝備製造三大行業(ye) 功能包,係統可靈活配置以滿足不同企業(ye) 的業(ye) 務流程需要,最快一周即可上線運行,具有成本低、上線快、易操作、可拓展、高可靠等特點。
目前,絡釘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成功應用於(yu) 重慶長江軸承股份有限公司、重慶盟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ye) 。
重慶長江軸承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絡釘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應用,充分利用現有係統和數據資源,消除信息孤島,實現各流程的集成運作,包括人力、成本、采購、工藝、生產(chan) 計劃、生產(chan) 執行、質量閉環、設備互聯互通等。對人員、工資、績效、崗位級別、獎懲情況等進行規範化管理,以優(you) 化配置生產(chan) 要素,提高整體(ti) 運作效率。對產(chan) 品質量和生產(chan) 過程全程監控和可追溯化管理,提高產(chan) 品質量,降低不良率。實現生產(chan) 過程的數字化管理,減少紙質文檔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為(wei) 錯誤,確保生產(chan) 過程的高效運轉。
重慶盟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成功應用絡釘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車間智能化水平、自動化程度均得到較大提升。實現了對數據、流程和業(ye) 務的統一化和標準化管理,有效降低了企業(ye) 運營成本。通過集成電子貨架、智能倉(cang) 儲(chu) 櫃、智能錫膏機等硬件設備,實時采集生產(chan) 現場信息,為(wei) 管理決(jue) 策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通過全麵實現物料的精準管控,該公司成功將生產(chan) 產(chan) 品的不良率降低2%,並提高交付及時率5%。借助高效的自動化物流運輸,縮減了工單備料時間,提高了倉(cang) 庫數據的準確性,同時降低了原材料損耗5%。
重慶機電智能製造有限公司絡釘複合機器人係統由六軸多功能機器人與(yu) 自主研發AGV移動底盤係統為(wei) 基礎,結合機器人離線編程、3D視覺技術和AGV路徑規劃功能,實現機器人動作和底盤運動路徑的仿真模擬和自主規劃。硬件平台可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搭載相應的末端執行工具,實現物料搬運、焊接、打磨、切割、裝配等工作。
重慶機電智能製造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開發拓展機器人功能,如為(wei) 戈壁上的光伏設備進行表麵清掃等。
重慶工業(ye) 賦能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整合標識解析、大數據、AI等技術,構建智能化企業(ye) 監管、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運維體(ti) 係。通過標識技術實現原料、產(chan) 品、設備、倉(cang) 儲(chu) 的數字化,結合海量設備和產(chan) 品數據,用AI算法實現健康評估、故障檢測、故障預測等智能決(jue) 策。標識解析提高倉(cang) 儲(chu) 管理精細化程度,為(wei) 生產(chan) 設備建立數字身份,實現全周期精準運營。數字孿生技術打造協同生態,驅動製造業(ye) 智能化轉型升級,大幅提升效率、質量和柔性,助力企業(ye) 實現智能製造目標。
重慶工業(ye) 賦能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研發的重慶機電設備大數據服務平台,利用高性能計算、先進的理論模型及大數據分析技術,針對多專(zhuan) 業(ye) 、全係統特征進行實時工況分析,實現設備狀態感知,重點解決(jue) “在役機電設備安全監控水平提升”,並基於(yu) 此平台開展設備安全運行、故障與(yu) 預警、運行優(you) 化等服務能力構建。通過設備係統間的數據、模型的流動,構建可持續改善的閉環管理,提升設備運行相關(guan) 健康管理能力,提高運維效率、降低設備運維成本。
重慶軍(jun) 通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新能源全數字化冷藏車,具備高續航、輕量化、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等優(you) 勢。具有提供完善的信息記錄與(yu) 信息回溯能力,可應用於(yu) 各級冷鏈物流運輸,實現人、車、設備、貨物等智慧冷鏈物流車的資產(chan) 綜合管理。
目前車型采用油、電混動,還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CNG改裝。在駕駛室,車輛駕駛員即可調整車廂溫度,滿足運載不同物品對溫度的要求,還可實現分區溫控,該款車上市以來,已簽訂了190餘(yu) 台訂單。(孫啟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