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南苑街道:黨建引領“向前一步”了卻居民一“樁”心事
為(wei) 有效解決(jue) 京糧悅穀小區充電難題,使其有地放、有地充,豐(feng) 台南苑街道京糧悅穀社區黨(dang) 建引領“向前一步”,騰空間、巧利用,再添一處電動自行車充電車棚,讓居民的電動自行車順利“安家”,了卻居民一“樁”心事。
在南苑街道京糧悅穀南區小區1號樓南側(ce) 可以看到,新建的充電車棚中車輛停放整齊、充電有序。住在1號樓的居民李先生下班後將電動自行車推進車棚停放,掃碼、充電,方便又安全,“社區工作人員一直為(wei) 我們(men) 普及消防安全知識,規範電動自行車充電,現在又有了一個(ge) 新的充電車棚,極大的方便了居民,消除了電動自行車在樓道停放、拿電池回家充電等安全隱患。”
此前,京糧悅穀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點數量較少,位置分布不均,造成車輛停放混亂(luan) 、埋下安全隱患、居民充電距離較遠等一係列問題,居民對此常有不滿。京糧悅穀社區工作人員經常對居民樓道進行巡查,對進樓充電的電動自行車及時清理,對車主進行勸阻教育。同時,配合安全警示教育和宣傳(chuan) ,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專(zhuan) 項整治行動等。但是,由於(yu) 居民就近充電的根本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電動車違規充電問題屢禁不止。
為(wei) 徹底解決(jue) 電動自行車停車充電難題,南苑街道京糧悅穀社區黨(dang) 委充分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以多元力量參與(yu) 社區治理為(wei) 抓手,通過現場勘察,及時吹哨街道相關(guan) 科室、物業(ye) 、居民代表等進行議事協商,在充分征集民意的基礎上,充電車棚最終選址在京糧悅穀南區小區1號樓南側(ce) 空地。
經過一周的施工,充電車棚順利建成。車棚內(nei) 部設置了10組20個(ge) 充電樁接口,並按標準配備了滅火器。此外,車棚還安裝了監控設備,用於(yu) 實時查看設備運行情況。新建車棚不僅(jin) 緩解了電動自行車無處停放的問題,也滿足了居民電動自行車充電的需求,還保障了電動自行車的安全,可謂一舉(ju) 多得。
“這個(ge) 車棚就在我們(men) 樓旁邊,停車充電非常方便。”“這個(ge) 車棚建在了我們(men) 心坎裏,街道、社區給我們(men) 辦了一件大實事、大好事。”“車子有地停放充電,小區環境更加規範有序,消除隱患,安全多了。”電動自行車充電車棚啟用後,受到居民的廣泛好評。
“目前,已在京糧悅穀東(dong) 區小區3號樓北側(ce) 、6號樓西側(ce) ,京糧悅穀西區小區1號樓南側(ce) 、京糧悅穀南區小區1號樓南側(ce) ,共建設充電點位4處、106個(ge) 充電樁接口。接下來我們(men) 會(hui) 根據需求逐步進行完善。”南苑街道京糧悅穀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梁耿表示,車棚建成後,社區工作人員聯合小區物業(ye) 、發動社區“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紅袖標勸導隊”,多方合力積極做好後續工作,對小區內(nei) 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占用堵塞疏散通道等不當行為(wei) 及時提醒勸阻。
電動自行車規範化管理是社區精細化治理的“必考題”。街道和社區從(cong) 居民群眾(zhong) 生活的堵點難點入手,直麵問題、綜合施策,通過黨(dang) 建引領“向前一步”,騰空間、巧利用新建自行車充電車棚,從(cong) 根本上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有效緩解了小區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難問題,也讓居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
此外,南苑街道京糧悅穀社區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做實電動車綜合治理工作,推動轄區電動三四輪車過渡期結束處置工作,確保政策順利落地、違規車輛有序退出。社區黨(dang) 委加大社區“僵屍車”清理力度的同時,積極開展三四輪電動車回收宣傳(chuan) 主題活動,就居民關(guan) 心的自家電動三四輪車是否違規、怎樣回收、如何處置等問題現場答疑解惑,發放“致電動三四輪車駕駛人的一封信”,引導大家積極主動參與(yu) 車輛回收,提早完成違規車輛的淘汰處置,為(wei) 道路安全和消防安全做出貢獻。同時,社區還通過宣傳(chuan) 欄、居民微信群等平台,線上線下齊發力,不斷深化宣傳(chuan) 模式,拓展普及方式,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辦好民生實事,擦亮幸福底色。南苑街道始終堅持黨(dang) 建引領,以“接訴即辦”為(wei) 導向,聚焦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將“接訴即辦”與(yu) 為(wei) 民辦實事相結合,充分發揮黨(dang) 組織服務群眾(zhong) 經費使用效能,加大群眾(zhong) 意願強烈、生活所需服務項目供給,以一係列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解難題,持續提升基層黨(dang) 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號召力,全麵助力南苑高質量發展。(史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