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便門文化美食節”啟動漢服主題公益攝影活動
北京西便門立交橋東(dong) 側(ce) 的三角地——西便門小公園內(nei) ,藏著一處古趣橫生的幽靜之處:明北京城城牆遺跡西便門段。在西便門城樓建立470周年之際,“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2023文化西城美食節之‘西便門文化美食節’”於(yu) 金秋九月開幕。
9月10日,西便門文化美食節之特色版塊“城影新夢——漢服主題公益攝影活動”,在西便門城牆遺址公園啟動。活動為(wei) 遊客免費提供漢服、京劇戲服及化妝造型,並由活動組委會(hui) 官方攝影師為(wei) 遊客免費拍照、贈送照片。
漢服攝影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其中不少是家長帶著孩子前來,主辦方還特邀了動作指導,為(wei) 遊客示範穿上漢服、戲服之後的一招一式。在老師的指導下,在470年曆史的西便門明城牆旁,人們(men) 身著漢服、戲服,舉(ju) 手投足之間盡顯古韻之美。直到夜幕降臨(lin) ,等待體(ti) 驗的隊伍仍然排成長龍。
據介紹,此次漢服主題攝影活動是“西便門文化美食節”的一部分,旨在以服章之美彰顯禮儀(yi) 文化。此外,“西便門文化美食節”還在城牆下方設計了戶外露營區、文創市集區、兒(er) 童遊樂(le) 區、古樂(le) 演奏區、美食就餐區等,為(wei) 遊客帶來沉浸式文化體(ti) 驗。
始建於(yu)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西便門位於(yu) 北京外城西北隅,其城樓、箭樓、甕城於(yu) 1952年拆除。1988年,北京市政府將緊靠城樓東(dong) 側(ce) 殘存的195米內(nei) 城牆予以整修,在外城相接原址複建了“八登眼”箭樓,共用新製城磚13萬(wan) 塊,同時保留了7處斷麵遺跡,即“明北京城城牆遺跡”。1990年,依托城牆遺址建成一處街心公園,即“西便門城牆遺址公園”,又稱“西便門小公園”。
此次活動,主辦方在保持西便門城牆遺跡原有格局風貌的同時,精心設計周邊綠地分區,融合文化傳(chuan) 承和美食休閑,彰顯西城曆史文脈價(jia) 值,讓古城牆“活”起來。這是立足於(yu) 西城區“城之源、都之始、河之端”的區域特色,對中軸線文化進行“活化保護”的一次嚐試。據介紹,本次“西便門文化美食節”將持續至十一黃金周,期間還將舉(ju) 辦趣味投壺、中秋賞月等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主題活動,吸引群眾(zhong) 打卡西城文化“老地標”、感受城牆遺址“新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