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內蒙古:服務群眾“零距離” 用心用情解民憂

發布時間:2023-09-12 10:23:00來源: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拖欠的工資到賬了!”“家門口這條路終於(yu) 亮起來了,以後出行更安全了。”“我很滿意現在的工作,能發揮我們(men) ‘4050’人員的價(jia) 值!”……

  民生實事項目是體(ti) 現群眾(zhong) 生活質量的風向標。伴隨著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地,群眾(zhong) 感謝的話語裏傳(chuan) 遞出幸福感、獲得感。

  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內(nei) 蒙古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持續把辦好民生實事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聚焦重點領域,示範帶動第一批參學單位立足職能職責,聚焦民生關(guan) 切解難題,讓群眾(zhong) 切實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成效新變化。

  運用好“浦江經驗” 幹部下訪解民憂

  信訪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重要領域。

  內(nei) 蒙古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孫紹騁先後多次深入基層調研,實地了解基層治理、矛盾化解等情況,分析信訪形勢,研究規律特點,2022年9月提出在全區範圍試點推行信訪代辦製,把源頭治理作為(wei) 化解信訪矛盾的治本之策,樹立有解思維,由黨(dang) 員、幹部定期對群眾(zhong) 信訪訴求進行摸排,一對一或一對二包聯信訪群眾(zhong) ,代替群眾(zhong) 反映和辦理信訪事項,真心實意地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

  在主題教育中,內(nei) 蒙古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與(yu) 學習(xi) 踐行“浦江經驗”有機結合,在縣鄉(xiang) 村基層常態化代辦幫辦群眾(zhong) 信訪事項,變群眾(zhong) 上訪為(wei) 幹部下訪,主動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讓信訪代辦成為(wei) 密切幹群關(guan) 係、加強基層治理的具體(ti) 實踐。

  “盼了這麽(me) 久,終於(yu) 拿到房本了!”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華僑(qiao) 新村小區拿到“紅本本”的居民雲(yun) 先生激動地說,“終於(yu) 有了屬於(yu) 自己的不動產(chan) 權證書(shu) ,心裏的石頭總算落地了!”

  一直以來,新城區華僑(qiao) 新村小區因土地查封問題,居民始終無法正常辦理不動產(chan) 權證書(shu) 。“多年的積蓄買(mai) 了這套房子,產(chan) 權卻遲遲辦不下來。”“沒房本,房子想要進行產(chan) 權變更、交易,以及孩子上學、入托,都會(hui) 受影響。”辦房本這件事,曾令居民們(men) 一籌莫展。

  找到問題根源,才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問題。為(wei) 此,新城區成立華僑(qiao) 新村項目專(zhuan) 班專(zhuan) 項研究解決(jue) 該信訪問題。今年5月,新城區信聯辦舉(ju) 行華僑(qiao) 新村小區房地產(chan) 信訪事項代辦會(hui) ,新城區委副書(shu) 記、政法委書(shu) 記劉鵬作為(wei) 該信訪事項代辦員,與(yu) 信訪群眾(zhong) 代表現場研究化解辦法與(yu) 解決(jue) 路徑。

  在多方努力之下,曆時兩(liang) 個(ge) 月,華僑(qiao) 新村小區房屋產(chan) 權問題經過信訪代辦方式得以有效化解。新城區東(dong) 風路街道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政法委員張喜龍介紹,涉及產(chan) 權分戶的1387戶居民,截至8月8日,已有931戶成功辦理產(chan) 權分戶,對於(yu) 剩餘(yu) 未辦理產(chan) 權分戶的房屋,工作專(zhuan) 班也將持續做好跟蹤推進工作,盡早將問題解決(jue) 。

  內(nei) 蒙古全區大力推行信訪代辦製這種新的信訪疏導方式,變“被動化解矛盾”為(wei) “主動解決(jue) 問題”,著力打通信訪便民服務“最後一米”。

  自治區信訪局積極構建“領導接訪、幹部家訪、社區代辦、基層化解”工作體(ti) 係,對群眾(zhong) 網上訴求轉送交辦“日清日結”。截至今年6月底,全區103個(ge) 旗縣(市、區)及所屬蘇木鄉(xiang) 鎮(街道)、嘎查村(社區)均已推行信訪代辦製,工作成效不斷凸顯。

  當前,內(nei) 蒙古各級各部門將信訪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統籌推進工作落實,形成了區市縣鄉(xiang) 村“五級書(shu) 記抓信訪”機製。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主要領導示範帶動,省級領導帶頭接訪下訪協調督辦,每人包案化解疑難複雜信訪事項5件,直奔基層、直麵群眾(zhong) 、直擊矛盾,訪民情、聽民意,推動問題解決(jue) 。

  信訪代辦製時刻關(guan) 注群眾(zhong) 所思所想所盼,把群眾(zhong) 的合理訴求解決(jue) 在“家門口”,有效發揮了黨(dang) 和政府聯係服務群眾(zhong) 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走好網上群眾(zhong) 路線 把實事辦到群眾(zhong) 心坎上

  “非常有效率”“溝通態度良好,解決(jue) 速度很快”“問題解決(jue) 了,謝謝你們(men) ”……

  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不少網友得到了內(nei) 蒙古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相關(guan) 部門的幫助,解決(jue) 了“心頭事”,發來感謝信。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之所願、政之所行。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內(nei) 蒙古自治區黨(dang) 委督查室堅持把網民留言辦理作為(wei) 服務自治區黨(dang) 委辦好民生實事、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zhong) 路線的重要抓手,有力有效發揮督查督辦職能,及時開題作答、解釋疑惑、回應訴求。

  烏(wu) 蘭(lan) 察布市察右前旗網友反映“懷遠路路麵有坑及裂縫,影響出行,且易造成交通事故”,該旗住建局第一時間維修補強,完成施工;包頭市網友反映“包頭樂(le) 園東(dong) 側(ce) 停車樁大量破損,導致釘子裸露,存在安全隱患”,包頭市昆都侖(lun) 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第一時間聯係停車場整改……自治區黨(dang) 委督查室從(cong) 建章立製入手,修訂完善了網民留言辦理工作規程,對留言辦理的範圍、原則、程序等進行了優(you) 化完善,確保每條留言都及時交辦、時刻盯辦、逐條回複。

  隨著“互聯網+政務”的發展,自治區黨(dang) 委督查室把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作為(wei) 傾(qing) 聽群眾(zhong) 呼聲的重要渠道,還定期對留言進行歸納整理、分析研判,並以此為(wei) 線索發現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及堵點,對一般性問題及時交辦相關(guan) 地區和部門解決(jue) ,持續抓好跟蹤問效;對具有代表性和傾(qing) 向性的問題進行專(zhuan) 題梳理,報自治區黨(dang) 委提供決(jue) 策參考,讓每一位網民的聲音、每一條網上建議、每一項網絡訴求都能被聽見、被看見、被感知。

  在辦好群眾(zhong) 給內(nei) 蒙古自治區主席留言方麵,內(nei) 蒙古自治區研究室緊密結合主題教育,以推動“事要解決(jue) ”為(wei) 重點,加大督辦力度,對重點民生領域留言辦理情況在回訪的基礎上開展“回頭看”工作,收到良好成效,一批群眾(zhong) 關(guan) 切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及時解決(jue) 。

  “公司麵臨(lin) 經營壓力,這筆回款對我們(men) 今後的發展至關(guan) 重要,在此十分感謝王莉霞主席,關(guan) 注到我們(men) 小企業(ye) 的急難愁盼問題,並且幫助落實解決(jue) ,這讓我們(men) 深深感動。”今年6月,一位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解決(jue) 了企業(ye) 工程欠款問題。

  2015年,這名網友的公司在興(xing) 安盟科右前旗負責某項工程,竣工後135萬(wan) 工程款未得到及時支付。網友發出留言求助,在有關(guan) 部門的推動下,分批收到了全部欠款。

  其間,興(xing) 安盟行政公署辦公室為(wei) 有效解決(jue) 網友反映的問題,克服諸多困難,積極籌措資金,始終與(yu) 網友保持溝通並告知還款進度,盡一切辦法支付企業(ye) 尾欠款。

  “作為(wei) 一家民營小企業(ye) ,追要欠款十分困難,多虧(kui) 了‘領導留言板’這個(ge) 渠道,讓我們(men) 不再求助無門。還要感謝為(wei) 這件事辛苦付出的各級相關(guan) 工作人員,心係我們(men) 的焦慮,盡一切努力幫我們(men) 推動解決(jue) 問題,工作真正做到了我們(men) 群眾(zhong) 的心坎上,讓我們(men) 更加有底氣發展企業(ye) 。”欠款全部到賬,解了企業(ye) 發展的燃眉之急。

  從(cong) 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cong) 最現實的利益出發,把身邊的“小事情”辦成民生實事。依托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內(nei) 蒙古自治區各級黨(dang) 委、政府不斷完善製度、強化工作,暢通訴求反映渠道,著力解決(jue) 網民反映的熱點難點,推動網上群眾(zhong) 路線走深走實。

  惠民生暖民心 托住群眾(zhong) 穩穩的幸福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草原上的牧民們(men) 逐水草而居,始終保持著傳(chuan) 統的遊牧方式;茫茫草原上,社保工作人員騎馬沿牧民遷徙路線,將社保惠民政策和貼心暖心服務送到蒙古包內(nei) 、牧民手中。

  這是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創新推出的“馬背社保服務”專(zhuan) 項行動,針對高齡、空巢、患病、腿腳不便等特殊牧民群體(ti) ,采取上門、幫辦、代辦等多種服務模式,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暖心貼心社保經辦服務。

  人社公共服務點多線長麵廣,是黨(dang) 和政府聯係群眾(zhong) 的重要紐帶。內(nei) 蒙古深入實施人社政務服務創優(you) 提質工程,推進更多人社服務“網上辦”“掌上辦”“一窗辦”和“全區通辦”。創新開展人社幹部“手拉手結對聯係基層”“走基層送政策”活動,工作隊員帶著政策清單、服務清單到每一個(ge) 旗縣。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工作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經濟發展。內(nei) 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聚焦主題教育總要求和根本任務,緊密結合其所承擔的就業(ye) 創業(ye) 、社會(hui) 保障、人才人事、勞動關(guan) 係等工作,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

  針對就業(ye) 領域突出問題,自治區人社廳深化“創業(ye) 內(nei) 蒙古”“技能內(nei) 蒙古”“提升就業(ye) 服務質量”“促進重點群體(ti) 就業(ye) ”“重點項目助推就業(ye) ”5項行動,牢牢穩住就業(ye) “基本盤”。

  “剛畢業(ye) 的前兩(liang) 年選擇去了大城市打工,後來覺得還是家鄉(xiang) 更適合自己,可又因為(wei) 錯過了應屆的紅利,不得已在家待業(ye) 了一年。還好在網上看到有招募公益性崗位的考試並成功上岸,比在家待著心情好多了。” 2019年畢業(ye) 的高校畢業(ye) 生王悅已經入職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機關(guan) 單位,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公務員考試。

  針對一些特殊困難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難的問題,“建檔立策+政策扶持”給出了答案。今年以來,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人社局全力織密織牢就業(ye) 保障網,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就業(ye) 的特殊困難高校畢業(ye) 生,如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ye) 家庭以及殘疾高校畢業(ye) 生等進行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依托公共就業(ye) 服務平台,建立未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幫扶台賬和困難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結對幫扶台賬,及時進行對接服務,根據學曆條件、個(ge) 人意願精準匹配崗位。“實施離校未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實名製幫扶行動,確保年末就業(ye) 率達到90%以上”也列入了自治區政府為(wei) 民辦實事清單。

  下一步,自治區人社廳將根據2023屆離校未就業(ye) 有就業(ye) 意願高校畢業(ye) 生數據,指導各地主動與(yu) 畢業(ye) 生對接聯係,了解就業(ye) 意願和培訓需求,落實1次職業(ye) 介紹、3次崗位信息推薦、1次就業(ye) 培訓或就業(ye) 見習(xi) 機會(hui) 的“131”幫扶舉(ju) 措,特別是強化就業(ye) 困難畢業(ye) 生“一對一”幫扶工作,保障年末離校未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

  辦好民生實事“永遠在路上”。當前,內(nei) 蒙古各級各部門用心用情用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全力推動民生實事落地落實。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