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南京:以創新硬實力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發布時間:2023-10-09 15:41:00來源: 新華日報

  西街越城遺址的文明探源有了新發現,南京的建城史有望前推600年以上;紫金山實驗室裏持續輸出新成果,未來網絡、6G通信技術將改變未來生活;近期舉(ju) 行的金秋經貿洽談會(hui) ,76個(ge) 重大項目簽訂合作協議,總投資達1545億(yi) 元……在曆史和未來的交匯中,南京這座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和潛力被持續挖掘激活,高質量發展不斷攀上新的高度。

  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江蘇考察並在南京調研,這是南京發展曆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大事、盛事。日前,省委全會(hui) 對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作出全麵部署,深刻闡述事關(guan) 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牽引性重大問題。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shu) 記韓立明表示,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決(jue) 策部署,要更加自覺把南京發展放在國家區域重大戰略中謀劃,放在全省大局中推進,錨定國際一流、國內(nei) 領先,與(yu) 最強者比、向最高處攀,鞏固提升在全國大中城市中的位次和水平,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挑更重的擔子,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實踐中走在前列。

  聚力創新突破,激活發展“變量”

  8月24日,南京舉(ju) 辦第七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hui) ,紫金山實驗室發布4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其中的“智驅安全網絡”一體(ti) 化架構,在行業(ye) 內(nei) 首次成功驗證了對5Tb級DDoS攻擊的高效智能防禦能力。兩(liang) 年前,這一係統的防禦能力還隻是1Tb級。

  “走求實紮實的創新路子,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立下功勳。”踐行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聚力“從(cong) 0到1”的創新突破,推動“從(cong) 1到N”的成果轉化,激活科技創新這一關(guan) 鍵變量,正為(wei) 這座科教名城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省委、省政府明確支持南京建設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要求南京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南京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有了更加明晰的“航標”。

  行棋落子,把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勝勢。南京市統籌整合全域創新載體(ti) 、產(chan) 業(ye) 集群、人才平台資源,推進科教產(chan) 才一體(ti) 化布局——“一院兩(liang) 帶五園”綱舉(ju) 目張。“一院”就是省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重點是聯合打造一批全新機製的市場化研究所和企業(ye) 聯合創新中心;“兩(liang) 帶”就是環紫金山科創帶、江北新區產(chan) 業(ye) 創新帶;“五園”,即分布在“兩(liang) 帶”上的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大學科技園等平台,目標是打造一批區域性產(chan) 業(ye) 創新節點,大力提升創新策源和成果轉化能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

  以科創力量聚合,賦能產(chan) 業(ye) 崛起,正讓一批企業(ye) 站上新一輪技術變革的風口。鴻程大數據研究院開發了人工智能建模與(yu) 數智工廠產(chan) 品,大經中醫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岐黃問道·大模型”,北鬥農(nong) 機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無人機農(nong) 機作業(ye) 係統……

  他們(men) 背後都有一個(ge) 共同的“硬核支撐”——南京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提供的算力服務。“中心二期將完成建設並上線服務,上線後中心的算力總規模將達到140P。”南京江北新區科技投資集團負責人介紹,作為(wei) 華東(dong) 地區首個(ge) 國產(chan) 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去年5月份一期項目上線以來,已經有150多家客戶先後在中心進行算法和模型的遷移適配,算力使用率峰值達90%。

  從(cong) 攀登科技創新的紫金之巔,到打造群峰簇擁的科創矩陣,南京提出,要體(ti) 係化強化重大科技任務攻關(guan) 。積極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今年已新增8家實驗室通過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累計18家、占全省75%。與(yu) 此同時,推進信息高鐵、開源軟件、原子極限微製造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預研,建好集成電路EDA、第三代半導體(ti) 等國創中心,形成體(ti) 係化攻關(guan) 矩陣。

  重塑產(chan) 業(ye) 版圖,發動強勁“引擎”

  五年連續跨越五個(ge) 千億(yi) 級台階,去年南京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到1.69萬(wan) 億(yi) 元,位居全國城市十強。地均GDP達57萬(wan) 元/畝(mu) ,居14個(ge) 特大城市之首;人均GDP達17.88萬(wan) 元,居15個(ge) 副省級城市第二……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長5.6%,位列全國經濟總量十強城市第五。

  “南京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產(chan) 業(ye) 強市建設必須率先突破。”南京市委鮮明提出,通過高質量的產(chan) 業(ye) 、高水平的企業(ye) 和高能級的項目,加快建設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以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的發展壯大推動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

  與(yu) 創新體(ti) 係布局同步“刷新”的是城市的產(chan) 業(ye) 版圖。6月15日,南京召開全市產(chan) 業(ye) 強市建設推進會(hui) ,發布產(chan) 業(ye) 強市三年行動計劃,構築4個(ge) 傳(chuan) 統支柱產(chan) 業(ye) 和“2+6+6”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

  數字賦能、技術迭代讓“老產(chan) 業(ye) ”煥發新活力。四大傳(chuan) 統支柱產(chan) 業(ye) ——鋼鐵、石化、汽車、電子產(chan) 業(ye) 占全市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60%、製造業(ye) 納稅額的47%。總投資107億(yi) 元的揚子—揚巴輕烴綜合利用及新材料、總投資110億(yi) 元的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等重大項目相繼取得突破,推動南京石化產(chan) 業(ye) 向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

  聚力“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wei) ”,南京不僅(jin) 要通過轉型升級,築牢傳(chuan) 統行業(ye) “壓艙石”,更要瞄準發展前沿,加快打造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集聚優(you) 勢、主峰優(you) 勢。南京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陳之常介紹,南京正聚焦軟件和信息服務、新型電力(智能電網)兩(liang) 大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集群,增強產(chan) 業(ye) 全球競爭(zheng) 力,拚奪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裝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型材料、航空航天六大產(chan) 業(ye) 集群國內(nei) 製高點,搶占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ti) 、基因與(yu) 細胞、元宇宙、未來網絡與(yu) 先進通信、儲(chu) 能與(yu) 氫能六個(ge) 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培育發展新動能。

  軟件和信息服務產(chan) 業(ye) 規模已超過7400億(yi) 元,智能電網市場份額占全國70%以上……7月7日—9日,華為(wei) 開發者大會(hui) 2023隆重舉(ju) 辦,潤和軟件、誠邁科技等企業(ye) 榮獲“華為(wei) 開發者生態發展貢獻獎”,再次見證了南京軟件產(chan) 業(ye) 的實力。

  由相關(guan) 市領導分別掛帥,市級部門牽頭成立17個(ge) 集群強鏈工作專(zhuan) 班。每個(ge) 產(chan) 業(ye) 集群梳理20家左右龍頭企業(ye) ,支持鏈主企業(ye) 發揮“火車頭”作用,帶動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開展協同創新,培育更多的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集群強鏈正推動產(chan) 業(ye) 鏈攀高向新,今年上半年,南京市“2+6+6”創新型產(chan) 業(ye) 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超10%以上,6個(ge) 未來產(chan) 業(ye) 整體(ti) 增速近30%,新增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07家、總數達213家。

  打開“流量入口”,放大“流量價(jia) 值”

  疊翠流金、豐(feng) 收在望。南京迎來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時節。9月20日,南京金秋經貿洽談會(hui) 開幕,海內(nei) 外4000多名嘉賓齊聚南京。

  從(cong) 炙手可熱的旅遊打卡目的地,到項目紛至遝來的投資熱土,“總要來一趟南京吧”,不僅(jin) 是一句網絡流行語,也是更多人“用腳投票”的實際行動。今年1—8月,全市接待遊客1.28億(yi) 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44%。“極美南京”的城市IP深入人心。

  在近悅遠來的“雙向奔赴”中,這座城市打開了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入口”。在日前出爐的一份《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中,南京排名全國第六,而早在今年1月份,南京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yu) 額已突破10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

  城市發展的“熱力值”如何實現升溫?從(cong) 年初啟動的一場“賽事”可窺一斑。12個(ge) 板塊、10個(ge) 省級以上開發區、15個(ge) 高新園區和市屬國企、市級部門單位間開展“五拚五比曬五榜”競賽活動,以“月度曬、季度評、年度考”激發幹部敢為(wei) 善為(wei) ,掀起了全力拚經濟、促發展的熱潮。

  年初定調“百億(yi) 項目招引突破年”,年中盤點再啟新征程。8月29日的全市招商引資推進大會(hui) 提出,要以隻爭(zheng) 朝夕的拚勁、百折不撓的韌勁、敢為(wei) 人先的闖勁,把握每個(ge) 項目機遇,拚搶每次投資可能。

  9月4日,南京市發布“全力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幹政策措施”,組建市級產(chan) 業(ye) 發展基金群、實施全球數字服務商計劃、建立“拿地即開工”等製造業(ye) 項目“5+1”工作機製、進一步降低落戶門檻……23條措施“幹貨滿滿”,進一步增強發展內(nei) 生動力,激發經營主體(ti) 活力。

  9月19日,南京市“人才強市25條”和“重點產(chan) 業(ye) 人才7策”兩(liang) 項人才新政出爐。到2025年,南京全市人才資源總量將達450萬(wan) 人,高層次人才占比超10%,累計新增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5000人,培養(yang) 引進博士、博士後1.5萬(wan) 人。

  ……

  “我們(men) 要深刻感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江蘇工作的期望之重,對南京科技創新的囑托之重,努力幹出‘走在前、做示範’的過硬業(ye) 績。”韓立明表示,下一步,要深度融入國家戰略,奮力打造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顯著增強對全省協調發展的帶動力、都市圈中心城市輻射力、國際資源要素鏈接力,建設更有創新高度的活力南京、更有生活溫度的幸福南京、更有文化厚度的魅力南京和更有風景氣度的生態南京,努力成為(wei) 特大城市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樣板,充分展現現代化建設的探索性、創新性和引領性。(仇惠棟 許雯斐 董翔)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