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紮賚特旗刷新內蒙古地區大豆單產紀錄

發布時間:2023-10-12 11:20: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10月7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農(nong) 牧業(ye) 技術推廣中心在興(xing) 安盟紮賚特旗組織開展“大壟密植淺埋滴灌栽培技術暨大豆提質固氮減損增產(chan) ARC耦合技術應用測產(chan) 鑒評”活動,對紮賚特旗好力保鎮五家子村大豆大壟密植淺埋滴灌技術集成示範區項目大豆進行現場驗收測產(chan) ,實收畝(mu) 產(chan) 大豆316.8公斤,相比於(yu) 內(nei) 蒙古曆年最高產(chan) 310.5公斤,增產(chan) 6.3公斤,再次刷新內(nei) 蒙古地區大豆單產(chan) 紀錄。

  大豆大壟密植淺埋滴灌技術是紮賚特旗不斷刷新單產(chan) 紀錄的“密碼”。自2016年開始應用該技術試種至今,紮賚特旗目前應用該技術種植大豆麵積已達10萬(wan) 餘(yu) 畝(mu) ,不僅(jin) 保證苗全、苗勻,且比常規灌溉種植節水、節肥,能大大降低農(nong) 戶的種植成本。同時,2023年在此項技術基礎上運用ARC菌劑也對增產(chan) 起到了作用。

  紮賚特旗是全區主要大豆生產(chan) 基地之一,2023年,紮賚特旗大豆播種麵積達56萬(wan) 畝(mu) ,大豆已經成為(wei) 該旗第二大主栽作物。近年來,紮賚特旗積極響應國家“穩糧擴豆”的號召,在穩麵積的基礎上,科學布局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結構,擴大大豆種植麵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同時,大力推動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轉化,用規範化、標準化的方式,科學調優(you) 種植結構、科學推進田間管理,將用地和養(yang) 地相結合,實現土地合理輪作,大幅度提升土地產(chan) 能,為(wei) 大豆種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記者 高敏娜)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