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科技小院培訓班在長春舉辦
人民網長春10月14日電 (記者關(guan) 思聰)10月13—14日,由吉林省科協、吉林農(nong) 業(ye) 大學共同主辦的2023年吉林省科技小院培訓班在吉林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學院舉(ju) 辦。培訓活動通過現場觀摩、科技小院授牌儀(yi) 式、交流培訓等方式,對吉林省科技小院的長遠發展進行深度交流學習(xi) 。
13日,參會(hui) 人員前往公主嶺市南崴子村的公主嶺稻漁科技小院現場觀摩學習(xi) 。稻漁科技小院以稻漁共生為(wei) 核心,以生態循環、資源節約、增收致富為(wei) 目標,建立了具有吉林特色的“雙邊溝+分箱式插秧”稻田養(yang) 殖蝦蟹模式,該模式節省了水稻種植麵積,提高了蝦蟹動物對飼料的利用率,便於(yu) 機械化操作,已在吉林省推廣近10萬(wan) 畝(mu) 。為(wei) 當地農(nong) 民提供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團隊還成功研製出適應北方寒地環境的小龍蝦苗,為(wei) 吉林省養(yang) 蝦業(ye) 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
14日,在培訓活動現場,吉林農(nong) 業(ye) 大學校長、中國農(nong) 技協(吉林)科技小院聯盟理事長杜銳在致辭中表示,吉林農(nong) 業(ye) 大學高度重視科技小院工作,堅持把論文寫(xie) 在大地上,堅持科技賦能農(nong) 業(ye)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希望以此次活動為(wei) 契機,持續提升吉林省科技小院建設工作成效,使其成為(wei) 吉林省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活動中還傳(chuan) 達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科技小院學生回信精神,宣讀了第三批中國農(nong) 技協科技小院批複,並為(wei) 吉林省第三批經中國農(nong) 技協批複的42家科技小院授牌。第三批科技小院涵蓋了吉林省多個(ge) 領域和地區,進一步覆蓋了更為(wei) 豐(feng) 富的產(chan) 業(ye) 類別,展示了吉林省科技小院的多樣性和活力。
培訓環節,吉林農(nong) 業(ye) 大學資源與(yu) 環境學院和研究生學院院長高強以視頻方式作題為(wei) 《吉林科技小院的發展及作用》專(zhuan) 題講座。全麵講解了吉林省“科技小院”發展概況和“科技小院”在農(nong) 業(ye) 發展中發揮的作用,並對“科技小院”今後的發展提出了若幹對策和建議。
隨後,延邊州科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樸成哲,靖宇縣科協主席劉衛國,和龍桑黃科技小院依托單位負責人劉傑,梨樹玉米科技小院專(zhuan) 家王貴滿,舒蘭(lan) 白鵝科技小院首席專(zhuan) 家孫永峰,靖宇藍莓科技小院畢業(ye) 生張秋瑩,東(dong) 遼蚯蚓科技小院依托單位負責人於(yu) 華從(cong) 不同的角度和層麵,介紹了各自科技小院的建設背景、運行模式、創新項目、社會(hui) 效益等方麵情況,並分享了工作經驗和心得體(ti) 會(hui) 。
最後,吉林省科協黨(dang) 組成員、副主席穆曉東(dong) 表示,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科技小院學生回信精神,牢牢把握科技小院的定位和方向,不斷提升科技小院的質量和水平,為(wei) 吉林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貢獻更多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資源。
截至目前,吉林省已建成“中國農(nong) 技協科技小院”50家,涵蓋了玉米、水稻、肉牛、梅花鹿、人參等33個(ge) 產(chan) 業(ye) 類別,市(州)覆蓋率100%,縣(市、區)域覆蓋率55%,惠及了數萬(wan) 戶農(nong) 民,為(wei) 賦能吉林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揮了積極而重要作用。
通過本次活動,增強了吉林省高校、各市州縣區科協對科技小院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激發了吉林省各小院對工作的熱情和信心,促進了小院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全省各市州科協分管領導、基層科協負責人、科技小院首席專(zhuan) 家、依托單位負責人、常駐研究生代表等130餘(yu) 人參加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