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大柵欄街道:立體化“黨建四合院”讓基層治理從“獨角戲”變“大合唱”
人民網北京10月17日電 (鮑聰穎 安格)10月17日,西城區大柵欄街道前門西河沿社區的和前門西大街10號樓立體(ti) 化“黨(dang) 建四合院”正式揭牌亮相。這是前門西大街8號樓、和外東(dong) 街5號樓立體(ti) 化“黨(dang) 建四合院”落成後,大柵欄街道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探索老舊小區樓門院長效治理和區域化黨(dang) 建陣地建設的再一次深入實踐。
亮相儀(yi) 式上,街道領導為(wei) 社區居民頒發惠民設施啟動鑰匙。居民劉平代表10號樓全體(ti) 居民對社區、物業(ye) 公司、街道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上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謝。
據介紹,10號樓立體(ti) 化“黨(dang) 建四合院”的打造結合社區今年推出的“圓桌工作法4.0”舉(ju) 措,更加注重突出居民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ti) 地位,在10號樓打造居民議事廳和休憩長廊,為(wei) 業(ye) 委會(hui) 工作和居民議事提供場地支持,實現“家門下移、家事共議、家園共享”;通過主題宣傳(chuan) 欄和文化牆的打造,將社區近年來“接訴即辦”成果呈現出來,營造“開放共享、協同共治、平等共商”的基層治理氛圍,打造“接訴即辦改革”創新示範陣地;結合大柵欄地區文保區的地域特色,結合新時代主流思想輿論,緊抓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打造文化宣傳(chuan) 欄和社區生活宣傳(chuan) 欄,發揮文化教育潤物無聲的特點,將文化設施深度融入環境改造中。
據了解,立體(ti) 化“黨(dang) 建四合院”不僅(jin) 是大柵欄街道黨(dang) 服品牌項目,也是首開集團“社物一體(ti) 示範小區”,真正通過讓地區黨(dang) 建資源動起來,實現相互服務,互促共贏。“立體(ti) 化黨(dang) 建四合院”的理念就是“共建共治共享”,作為(wei) 社區黨(dang) 建工作協調委員會(hui) 的成員單位,首開天嶽恒物業(ye) 管理有限公司始終積極主動參與(yu) 社區治理。打造10號樓的出資達到黨(dang) 服經費投入的1.6倍,除了樓麵粉刷、地麵鋪設外,還負責為(wei) 70歲以上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殘疾人等34戶家庭代換煤氣,真正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另外,10號樓“立體(ti) 化黨(dang) 建四合院”的落成實現了推動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轉變、彰顯地區文化特點、重塑城市新型鄰裏關(guan) 係、黨(dang) 組織凝聚群眾(zhong) 能力更加突顯、基層治理模式從(cong) “獨角戲”變成“大合唱”的五個(ge) 成功實踐。
大柵欄街道前門西河沿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晨茜表示,“黨(dang) 建四合院”是聚焦居民訴求、維係鄰裏關(guan) 係的社會(hui) 治理有效模式。作為(wei) 優(you) 秀基層黨(dang) 建案例,已入選《西城區基層工作優(you) 秀案例選編》。同時也已成為(wei) 了前門西河沿社區的一張“金名片”。未來將努力讓“黨(dang) 建四合院”發揮更多作用,推動形成資源共享、發展共商、事務共治、成果共贏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新格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