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市率先挺進“碳市場”
日前,內(nei) 蒙古環境能源交易所碳資產(chan) 交易啟動儀(yi) 式在鄂爾多斯市舉(ju) 行。啟動儀(yi) 式上,簽訂了鄂爾多斯市與(yu)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戰略合作協議、鄂爾多斯市首筆CCER林業(ye) 碳匯遠期交易協議和內(nei) 蒙古環境能源交易所首筆CCER項目意向協議。
這標誌著鄂爾多斯市正式解鎖“碳交易”。
“此次碳資產(chan) 交易啟動儀(yi) 式的舉(ju) 行,是全區全市碳市場發展曆程中的一件大事。未來,鄂爾多斯市將加快構建集‘數據統計、定價(jia) 賦權、統一管理’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專(zhuan) 業(ye) 化交易平台,引導更多資金、技術、人才向碳減排領域集聚,為(wei) 新能源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創造更優(you) 的減碳環境,為(wei) 經濟社會(hui) 綠色低碳轉型打好堅實基礎。”鄂爾多斯市委常委、伊金霍洛旗委書(shu) 記華瑞鋒說。
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技術減排+碳交易”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兩(liang) 個(ge) 解題方向。鄂爾多斯市,作為(wei) 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自治區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盟市,如何雙向發力,同時解答這道時代考題?
2021年,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xie) 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開啟了中國“雙碳”新征程元年。當年8月,鄂爾多斯市成立內(nei) 蒙古首家碳中和研究院。當年9月,以“碳達峰·碳中和 共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為(wei) 主題的第八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鄂爾多斯市召開。
2021年、2022年,鄂爾多斯市連續舉(ju) 辦兩(liang) 屆零碳產(chan) 業(ye) 峰會(hui) ,建成全球首個(ge) 零碳產(chan) 業(ye) 園。
2023年4月,全區首家國家碳計量中心分支機構在鄂爾多斯市揭牌成立。
在這期間,“風光氫儲(chu) 車”5大產(chan) 業(ye) 鏈破題起勢,製定碳達峰碳中和“1+N+X”政策體(ti) 係,零碳產(chan) 業(ye) 園模式出口海外,製定零碳產(chan) 業(ye) 園國際標準,推廣能碳監測,應用“零碳綠碼”,更多“鄂爾多斯製造”的零碳產(chan) 品“上線”全力推進科技創新,與(yu)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共建碳中和研究院;實施煤炭與(yu) 天然氣綠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傳(chuan) 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CCUS(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風光氫儲(chu) 新能源倍增、現代煤化工高質量發展、重點高耗能行業(ye) 節能降耗等5項工程,構建政府部門、企業(ye) 、群眾(zhong) 多維合一的“減碳聯合體(ti) ”。兩(liang) 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國家大型風光基地獲批,全球最大規模的“沙戈荒”風光基地開工建設……鄂爾多斯開足馬力,“碳”路新時代,做好“碳減法”。
鄂爾多斯,地域廣袤,林草碳匯開發潛力巨大,風光資源優(you) 越。為(wei) 落實“雙碳”目標、推進轉型升級,在綠電產(chan) 業(ye) 鏈全麵布局,全市碳資產(chan) 管理體(ti) 係正在加速構建。
讓產(chan) 業(ye) 轉型中的“含綠量”變成“含金量”,鄂爾多斯市馬不停蹄、步步為(wei) 營。製定出台《碳資產(chan) 係統建設方案》,率先布局一批碳捕集利用封存項目,與(yu) 上海環交所合作打造自治區首家碳排放權交易平台,完成自治區首單林業(ye) 碳匯交易和首批電力企業(ye) 減排開戶,加快建設麵向全國的碳交易平台,努力在培育綠色生態產(chan) 業(ye) 、發展碳匯經濟上蹚出一條新路子。
“建設碳交易市場、推動碳資產(chan) 交易,是落實‘雙碳’戰略的重大製度創新,也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引擎。鄂爾多斯幅員遼闊,風光資源富集,生態環境良好,工業(ye) 體(ti) 係完備,在生態係統碳匯、新能源降碳等領域潛力巨大,發展建設碳交易市場前景廣闊。”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劉傑說。(記者 王玉琢 鄂爾多斯市融媒體(ti) 中心記者 張曉豔 金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