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安徽省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係建設方案發布

發布時間:2023-10-19 11:34:00來源: 合肥晚報

  到2027年,全省建成換電站不少於(yu) 500座,充電樁不少於(yu) 50萬(wan) 個(ge) ,滿足1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主要城區力爭(zheng) 形成半徑不大於(yu) 2公裏的充電服務圈,高速公路服務區充換電基礎設施覆蓋率達到100%……10月17日,記者從(cong) 安徽省發改委了解到,《安徽省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ti) 係建設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於(yu) 今年10月正式印發,將助推安徽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

  探索臨(lin) 近車位共享、

  多車一樁等新模式

  此次方案主要明確了城區、產(chan) 業(ye) 園區、旅遊景區和公路沿線等場景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如要求新建居住區固定車位按規定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預留安裝條件時需將管線和橋架等供電設施建設到車位,滿足直接裝表接電要求。存量小區具備條件的固定車位,按照“應裝盡裝”的原則加快補齊短板。鼓勵充電運營企業(ye) 統一提供居住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等服務,探索“臨(lin) 近車位共享”“多車一樁”等新模式。

  在公共區,方案要求建設以快充為(wei) 主的公共充電設施和換電設施。新建公共建築按照不低於(yu) 配建停車位35%的比例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探索在路側(ce) 停車位建設智能有序、快慢結合的充電基礎設施;積極推進建設集加油(氣)、充換電、加氫、儲(chu) 能、光伏、微風發電、汽車服務等於(yu) 一體(ti) 的綜合能源服務站,加快在停車場站等建設專(zhuan) 用充電站。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還提出,鼓勵政府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等辦公區內(nei) 部停車場加快配建快慢結合的充電基礎設施,並對公眾(zhong) 開放。

  在農(nong) 村地區,安徽將因地製宜布局快慢結合的充換電基礎設施,加快實現在適宜使用新能源汽車的農(nong) 村地區有效覆蓋。在農(nong) 貿市場、鄉(xiang) 鎮衛生院等人流量較大的周邊合理布局快充基礎設施,同時創建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示範鄉(xiang) 鎮。對農(nong) 村居民在個(ge) 人宅基地範圍內(nei) 建設自用充電樁的,村委會(hui) 、供電公司將給予支持保障。

  在公路沿線,安徽要求新建高速公路服務區同步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按照不低於(yu) 停車位總數50%的比例配建快速充電樁或預留充電設施接口。同時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推廣智能移動充電樁,滿足節假日等特殊時間節點充電需求等。

  在產(chan) 業(ye) 園區、旅遊景區等場所,安徽支持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提供光伏發電、儲(chu) 能、充電一體(ti) 化的充電基礎設施,並鼓勵將產(chan) 業(ye) 園區規劃配建充電基礎設施作為(wei) 申報國家級和省級產(chan) 業(ye) 園區的優(you) 選條件。

  建設充換電設施將給予

  電價(jia) 、租金、運維等補貼

  麵向打造“新能源汽車出行最友好省份”這一目標,未來五年,安徽將按照平等準入、互利互惠、共享開放等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鼓勵國有企業(ye) 、民營企業(ye) 等各類經營主體(ti) 參與(yu) 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形成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充換電服務市場。

  為(wei) 此,對積極參與(yu) 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主體(ti) ,安徽將加大政策支持。如對達到建設標準、建成投用並接入省級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台的公共充換電設施,省級按照交流充電樁最高80元/千瓦,直流充電樁最高120元/千瓦、換電站最高300元/千瓦予以補貼,農(nong) 村地區上浮20%。

  其他政策優(you) 待還包括支持各級政府對租賃國有土地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的租金減免至2027年;到2030年前,對實行兩(liang) 部製電價(jia) 的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用電免收需量(容量)電費;推動居住區內(nei) 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優(you) 化布局並執行居民電價(jia) 等。

  方案表示,安徽還將鼓勵地方建立與(yu) 服務質量掛鉤的運營補貼標準,加大對大功率充電、車網互動等示範類項目的補貼力度;支持充分利用現有金融支持政策,推廣股權、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方式,通過綠色債(zhai) 券等拓寬充換電基礎設施投資運營企業(ye) 和設備廠商融資渠道;各地有關(guan) 部門要簡化充換電基礎設施及配套電網建設審批流程,實現“一口受理、並聯審批、限時辦結”。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ti) 記者

  劉小容 實習(xi) 生 張璨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