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以“綠”為底,繪就秦巴腹地生態畫卷

發布時間:2023-10-19 14:26:00來源: 人民網-陝西頻道

  安康,北依秦嶺,南靠巴山,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古有“萬(wan) 年豐(feng) 樂(le) 、安寧康泰”之意。如今,這座陝南小城青山環抱,綠水依依,漢江穿境而過,百姓安居樂(le) 業(ye) ,是中國十大宜居小城之一。

  綠,看不盡的綠。秦巴地綠、漢江水清已成為(wei) 安康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蘊。安康市嚴(yan) 守生態保護紅線、資源承載底線,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

  守底線,打好碧水保衛戰

  夜晚的漢江沉靜而深邃,江對岸一片璀璨燈火,倒映在明暗相間的江麵,蕩漾出七彩的粼粼波紋。江旁有人在夜跑,夜風卷著水霧迎麵而來,微涼的濕意裹挾著樹葉的清香融入呼吸,甚是舒爽。

  安康水資源豐(feng) 富,漢江提供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63.18%的來水量。近年來,安康堅決(jue) 扛牢水質保護政治責任,統籌推進水汙染防治、水環境保護、水生態修複,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著力鞏固提升水環境質量,全力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2023年1月-7月,安康市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率持續保持在100%,21個(ge) 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漢江出陝斷麵水質穩定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清水汩汩流淌,愛水護水的理念已深深鐫刻在當地群眾(zhong) 的心裏。

  安康旬陽,境內(nei) 溝壑縱橫、河網密布,流域麵積1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有101條,監管治理任務繁重、難度大。38支義(yi) 務護河隊自發成立,左手編織袋,右手垃圾鉗,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巡護,隊伍中先後湧現出全國“巾幗河湖衛士”朱先萍、“十大最美河湖衛士”王孝文等典型黨(dang) 員代表。

  定期在河湖沿線開展巡查、垃圾清理、漂浮物打撈、文明勸導和法治宣傳(chuan) 等活動,旬陽市水利局機關(guan) 黨(dang) 委成立“水利護河總隊”,下屬6個(ge) 黨(dang) 支部成立護河分隊,攜手相關(guan) 組織和屬地社區多次開展大規模護河行動。

  行船於(yu) 瀛湖之上,隻見碧波蕩漾,清可見底。“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已經成為(wei) 瀛湖群眾(zhong) 的自覺行動。”瀛湖生態旅遊區旅遊管理局局長徐譜說。

  為(wei) 保護好一泓清水,安康製定出台了《建立生態檢察與(yu) 行政執法銜接機製促進瀛湖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強化瀛湖生態旅遊區生態環境的檢察監督,確保庫區水質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此外,作為(wei)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安康深入實施汙染防治攻堅提標升級行動,關(guan) 停汙染風險企業(ye) 300餘(yu) 家,走出一條生態建設與(yu) 經濟發展協同推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水稻香,朱鹮在這安了家

  距離安康市石泉縣5公裏處,城關(guan) 鎮絲(si) 銀壩村草池灣坐落於(yu) 此。

  從(cong) 上空俯瞰,條條筆直幹淨的柏油馬路上山入戶,一大片稻田黃綠相間,依偎在青翠群山之下。走進細看,成排的水稻墜著沉甸甸的稻穀站在沒過雙膝的水中,陽光撫過稻尖跳躍出金色的光澤。在這裏,如果時機恰好,還能看到朱鹮在稻田內(nei) 漫步覓食,所以草池灣還有一個(ge) 名字,叫做“朱鹮小村”。

  羽翅輕振,舞姿翩躚,從(cong) 十多年前的兩(liang) 三隻到現在的四五十隻,稻穗晃動間朱鹮輕巧靈動的身姿若影若現,勾勒出一幅歲月靜好的田園畫卷。這裏保留了傳(chuan) 統的有機耕作方式進行種植,禁止使用農(nong) 藥化肥,每塊稻田都特地為(wei) 朱鹮留出了一定的覓食區。

  “借助朱鹮的影響力,我們(men) 請來西農(nong) 大的專(zhuan) 家調研指導,通過對土壤、水質、肥料進行檢測、改善,種出的稻穀已經通過了歐盟有機認證。”絲(si) 銀壩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劉輝介紹說。

  2023年3月,“朱鹮小村”推出“我和朱鹮共有一塊田”社區支持農(nong) 業(ye) 計劃,目前已經有13家企業(ye) 和單位對這裏的稻田進行了認領。

  草池灣田園綜合體(ti) 總占地928.5畝(mu) ,一期項目建設基本完成,主要建設鄉(xiang) 村會(hui) 客廳、電商培育中心、田間課堂、青旅、家庭工坊及農(nong) 家餐廳等,配套建設田間步道、汙水管網、道路提升、農(nong) 田改造等附屬設施,實施村莊人居環境整治、水電路改造提升等工程。

  步入初秋時節,朱鹮的羽色由灰白轉變為(wei) 白裏透紅,振翅劃過天邊時,一抹亮眼的橙紅色為(wei) 安康市漢陰縣妝點了別樣的色彩。

  為(wei) 了讓朱鹮安心安家,漢陰縣充分發揮林長製作用,組建擴充朱鹮保護站點監測巡護隊伍,利用無人機監測、視頻監控、北鬥衛星係統等先進技術,加強朱鹮棲息地巡護和朱鹮活動監測,為(wei) 朱鹮構建了一個(ge) 適宜生存繁育的生態環境。

  截至目前,漢陰縣已發現朱鹮110餘(yu) 隻。素有“東(dong) 方寶石”之稱的朱鹮,成為(wei) “秦巴明珠”最耀眼靚麗(li) 的一道風景線。

  新標簽,綠水青山價(jia) 更高

  如何給“無形”的綠水青山打上“有價(jia) ”的新標簽?

  陝西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陝南三市開展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為(wei) 安康“生態優(you) 先、綠色升級”創造了曆史契機。

  安康堅持把構建綠色循環產(chan) 業(ye) 體(ti) 係作為(wei) 實現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的首要任務,摸清生態資源家底,量化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以生態係統生產(chan) 總值(GEP)核算為(wei) 切入點,聯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國際工程谘詢公司,搭建了陝西省首個(ge) GEP核算製度體(ti) 係和GEP自動化核算平台,動態繪製出全域生態價(jia) 值“一張圖”,推動實現了全市任一區域GEP一鍵核算、一鍵報告。

  安康市寧陝縣林地麵積530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96.24%,居全國第一,是國家重點林業(ye) 縣和生態功能區。經測算,寧陝森林生態係統服務功能年總價(jia) 值達130.54億(yi) 元。

  2023年5月23日,繼2022年完成秦嶺區域首宗林業(ye) 碳匯交易後,寧陝縣再次在深圳舉(ju) 行林業(ye) 碳匯交易簽約儀(yi) 式,現場簽約交易林業(ye) 碳匯項目2個(ge) ,交易額600萬(wan) 元。

  圍繞生態產(chan) 品“物質供給、調節服務、文化服務”三個(ge) 方麵,安康聚焦生物質供給、水源涵養(yang) 等13項核心指標,核算出全市生態係統生產(chan) 總值,搭建起生態資源向資產(chan) 資本轉化平台,實現10縣(市、區)“生態資源公司”全覆蓋和“以市帶縣”實體(ti) 化運營,初步構建起政府引導、各方參與(yu) 、市場化運作的生態資源資產(chan) 運營開發體(ti) 係。

  點綠成金、生態變現,實現GDP與(yu) GEP雙增長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內(nei) 在要求。如今,安康以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為(wei) 統領,高水平生態建設和高質量綠色發展齊頭並進,實現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產(chan) 業(ye) 發展特色鮮明、發展質量有力提升的多贏效果,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