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區這個殘疾人之家“有愛有料”
中午時分,“福咖坊”裏飄出陣陣咖啡香,20歲的咖啡師陸聿浩正在認真衝(chong) 調咖啡,不一會(hui) 兒(er) ,一杯拿鐵就送到了顧客手中。
“福咖坊”是杭州市西湖區文新街道殘疾人之家引入的公益助殘就業(ye) 項目,而陸聿浩也通過該項目搭上了就業(ye) “直通車”。
陸聿浩家住文新街道陽光社區,初中就讀於(yu) 杭州市紫荊花學校。2022年6月,陸聿浩從(cong) 杭州市楊綾子學校畢業(ye) ,聽說文新街道的殘疾人之家開出了一家“福咖坊”,就想來試一試。在經過職業(ye) 能力及職業(ye) 意願度測評、興(xing) 趣愛好調查、工作崗位匹配分析等環節,陸聿浩順利通過考評,目前由老師帶教,進行多崗位實訓。在“福咖坊”,陸聿浩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實現在家門口就業(ye) 。
“目前街道殘疾人之家共有在冊(ce) 康複人員31人,平均年齡35歲,今年還有4名杭州市紫荊花學校的學生加入,在這裏學會(hui) 了手衝(chong) 咖啡、烘焙、泥塑、繪畫等技能。”文新街道副主任張莉萍介紹,“殘疾人之家不僅(jin) 很好地解決(jue) 了這一群體(ti) 的就業(ye) 問題,也給了他們(men) 家的溫暖和快樂(le) 。”
據了解,文新街道殘疾人之家依托街道民生綜合體(ti) ,是一家集日間照料、康複訓練、技能培訓、文體(ti) 康樂(le) 、輔助性就業(ye) “五位一體(ti) ”的綜合性服務助殘機構,也是西湖區唯一一家“亞(ya) 殘運會(hui) 殘疾人事業(ye) 展示點”。
近年來,文新街道探索“家+校+企”助殘聯盟模式,引進西湖福援啟智“蝸牛之翼”就業(ye) 服務公益創投項目,聯合杭州市紫荊花學校、民建西湖區基層委,開設“蝸牛之翼”烘焙就業(ye) 孵化基地,重點為(wei) 轄區就業(ye) 年齡段的心智障礙人士開展職業(ye) 技能指導、就業(ye) 支持等幫助,並為(wei) 杭州市紫荊花學校的畢業(ye) 生開設了殘疾人就業(ye) “直通車”。
除此之外,文新街道還按照杭州亞(ya) 殘運會(hui) 殘疾人事業(ye) 展示點建設要求,圍繞無障礙環境提升、建築立麵改造提升、文化內(nei) 涵改造提升、功能布局改造,對殘疾人之家進行了全麵的提升改造。同時,通過數智助殘不斷優(you) 化服務水平,例如在殘疾人之家配備了數字化管理設備,在陽光社區設立了室內(nei) 藍牙標簽及智能語音播報器、語音輔助提示裝置(室外)、信息無障礙數字地圖、智能訪客機器人等。接下來,文新街道還將通過整合多部門資源、購買(mai) 社會(hui) 組織服務等方式,把殘疾人之家建設成集殘疾人聯合體(ti) 、輔助性就業(ye) 運行的實體(ti) ,探索提升殘疾人事業(ye) 展示點新方法。
“作為(wei) 全市18個(ge) 亞(ya) 殘運會(hui) 殘疾人事業(ye) 展示點之一,文新街道殘疾人之家已經準備就緒,在這裏,各國賓朋可以參觀體(ti) 驗近20個(ge) 場景。”張莉萍捧著香醇的咖啡,充滿期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