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拳拳敬老心 暖暖夕陽紅(暖聞熱評)

發布時間:2023-10-23 10:4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事件】00後張亦心到養(yang) 老機構參觀後改變了職業(ye) 規劃,選擇了養(yang) 老服務與(yu) 管理專(zhuan) 業(ye) ;90後護理員邢鴻誌入職社會(hui) 福利院後,主動要求到工作強度更大的失能失智老人護理區工作;80後全國技術能手倪燕,憑著精細的護理服務,在全國養(yang) 老護理職業(ye) 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並已開始“帶徒弟”……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加入,為(wei) 養(yang) 老行業(ye) 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點評】

  “幹我們(men) 這行,要有耐心,有恒心,能吃苦。”這是一位養(yang) 老行業(ye) 年輕人的從(cong) 業(ye) 感受。一個(ge) 個(ge) 故事傳(chuan) 遞動人的溫情,也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一中華傳(chuan) 統美德在當代的生動回響。

  由於(yu) 年齡、健康等因素,老年群體(ti) 的養(yang) 老需求存在較大差異,對養(yang) 老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素質要求。在養(yang) 老行業(ye) ,有的年輕從(cong) 業(ye) 者帶老年人拍短視頻、玩電競,豐(feng) 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的青年護理員日常在把老年人從(cong) 床上扶進輪椅裏時,往往嚐試讓老年人多依靠自身力量站起來,這既幫助老年人訓練身體(ti) 的功能,也能助其獲得精神上的積極鼓勵;有的青年管理人員在實踐中,總結出鼻飼喂食長期臥床老年人的床頭適宜角度。事實證明,建設一支隊伍穩定、素質專(zhuan) 業(ye) 、能夠適應現代化養(yang) 老服務需要的隊伍,對創新養(yang) 老服務形式、提高養(yang) 老服務的專(zhuan) 業(ye) 性具有重要意義(yi) 。

  更多的工作機會(hui) 、更好的薪酬待遇,同時在養(yang) 老服務中實現自我價(jia) 值,也是不少年輕人投身養(yang) 老行業(ye) 的“內(nei) 驅力”。有些養(yang) 老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學生在校時就成立了老年人活動策劃服務工作室,為(wei) 合作的3家養(yang) 老機構提供從(cong) 創意到組織實施活動的一攬子方案,創業(ye) 項目獲得學校創業(ye) 大賽一等獎。還有養(yang) 老從(cong) 業(ye) 者在為(wei) 老年人服務過程中,因被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記住名字,從(cong) 而堅定了自己的職業(ye) 選擇。在幹中學,在事上練,更多年輕人將在養(yang) 老行業(ye) 中獲得提升、成就人生。

  據測算,“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預計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yi) ,在總人口中占比將超過30%。“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動養(yang) 老事業(ye) 和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大力發展普惠型養(yang) 老服務”。養(yang) 老不僅(jin) 是個(ge) 人的家庭義(yi) 務,也是公共服務的一部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健全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成為(wei) 全社會(hui) 的共同目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

  但也要看到,相比龐大的現實需求,養(yang) 老服務人才規模遠遠不足,年輕人才更是稀缺。從(cong) 實際情況看,擴大養(yang) 老服務人才供給,可以在“進得來”“留得住”上多下功夫。一方麵要持續健全養(yang) 老服務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擴大培養(yang) 規模,形成高效的人才輸送渠道;另一方麵要進一步增強從(cong) 業(ye) 人員的職業(ye) 認同感,通過建立健全職業(ye) 技能等級體(ti) 係、晉升通道,激發從(cong) 業(ye) 人員成長成才、幹事創業(ye) 動力。期待有關(guan) 部門、經營主體(ti) 、從(cong) 業(ye) 人員等多方麵各盡所能,推動養(yang) 老服務整體(ti) 水平不斷提升。

  養(yang) 老事關(guan) 千家萬(wan) 戶的切身利益。不斷發展完善養(yang) 老事業(ye) 和產(chan) 業(ye) ,為(wei) 老年群體(ti) 提供多層次、高品質、專(zhuan) 業(ye) 化的養(yang) 老產(chan) 品與(yu) 服務,才能共同守護好老年群體(ti) 的福祉。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23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